印度经济发展中的农业贡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贡献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拉奥改革(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1991年上台的 印度总理拉奥,发起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经过几年的调整 ,使得印度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以来,印度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 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在软件业、制药业等诸多领域小有名气,印度也因此被 看作是继“亚洲四小龙”、中国之后,亚洲崛起中的又一亮点。然而,从独立到拉奥改 革这段时期,印度经济却常常和“印度教徒的增长速度”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形容印度 经济增长速度的缓慢。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近30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仅3.5%( 注: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 2001-2002,http://indiabudget.nic.in/es2 001-02/welcome.html.)。并且,同当时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比起来,印度的经济增 长率也显得相对缓慢。
同是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却判若两国,原因何在?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印度教文 化影响,还是经济制度的影响,学者们对此的评价莫衷一是。我们在观察有关印度国民 经济、工业和农业增长率的数据时,可以发现在1991年以前,只要印度农业增长缓慢, 那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也会相应放慢。如在1955—1956年度,由于农业减产0.8% ,虽然该年度工业生产增长了11.2%,但国民净产值仅增长2.6%;1965—1966年度、197 —1973年度、1979—1980年度,印度农业因自然灾害而减产较为严重,结果这几年经济 增长就比较缓慢,且物价上涨幅度加大。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发现“印度教徒的增长速 度”在很大程度上和印度农业的贡献情况有关。本文参考发展经济学中的“农业四大贡 献”理论(注:关于“农业四大贡献”理论,我国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曾在20世纪40年 代就提及过,他从粮食、原料、劳动力、市场、资金(包括外汇)等方面阐明了农业对经 济的贡献。随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 ts)在1961年提出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 以及国内农业通过出口农产品而获取收入的贡献。1984年,印度经济学家苏布拉塔·加 塔克(Subrata Ghatak)和肯·英格森特(Ken Ingersent)承袭了库兹涅茨的说法,并把 他没有明确说出的最后一条定名为“外汇贡献”。至此,“农业四大贡献”理论正式形 成,并逐渐得到认可。),把农业贡献细分为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 献,分别从四方面来考察印度农业对经济的影响情况。
一 印度农业的产品贡献
农业的产品贡献又可具体分为食品贡献和原料贡献。就食品贡献而言,只要人类仍以 动植物为主要食物,农业提供食物的功能就不会丧失。农业同时也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 要供给来源,这种作用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 人口大国,要解决众多人口的吃、穿问题和提供工业发展所必需的供给,对农业提供粮 食原料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
(一)印度粮食自给前农业的食品贡献(注:农业食品贡献中的“食品”固然是一个广义 的概念,除了包括各种粮食,也包括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但对于印度而言,一方 面由于它的人均国民收入较低,一方面由于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印度人民的主食 仍是各种粮食,其它的食品在印度的消费量相对不是很大,其对经济的影响也较粮食小 。因此,本节所考虑的“食品”主要为各种粮食。)
印度独立初期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印巴分治后,印度拥有原来英属印度总人口的82%, 但只拥有原来稻田总面积的69%和原来小麦总面积的65%,其它谷物也只占原来总面积的 75%(注:转引自陈继东:“印度粮食生产的发展”,载《南亚研究季刊》,1992年第1 期。)。一方面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了,另一方面需供养的人口增多了,这更加重了印度 的粮食问题。
1.粮食危机的频繁发生,影响了整个经济的正常发展。
独立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尽管印度政府努力增加粮食生产,粮食产量也逐渐有所增加 ,但是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加还没有大幅度地超过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印度社会依 然粮荒不断。除独立初期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而造成的严重粮荒之外,独立后, 印度曾经发生的全国性粮荒就有4次之多(注:文富德著:《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 》,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78-79页。)。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内食品生产者所生产的超过他们自身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剩余,要 足以保证正在增长着的非食品生产者的需要(注:[印度]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 森特著:《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而 在这期间,印度粮荒不断,连维持人民起码的温饱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足以保证”工 业部门等非粮食生产者的需要。因此,印度在实现粮食自给前,农业对经济发展所做出 的食品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
2.印度实行的农产品价格管制政策,促成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不利于支持经济的 发展。
印度的粮食管制制度建立于二战时期,独立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政府同意逐步取 消粮食管制。但放松管制计划非但没能制止反而加剧了粮食囤积和粮价上涨现象。因此 ,印度政府重拾粮食管制制度。并自1964年起,实行了农产品购买价格和支持价格政策 ,专门成立农业价格委员会、印度粮食公司等机构,负责向政府提出合理的农产品价格 建议,农业部再参照其建议,制定最低支持价格。
政府制定此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起到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 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等积极作用。但多年来,在农业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印度政府制 定的最低支持价格一直比自由市场的粮价高。而农业利益集团反映的仅是少数大农的利 益,对于大多数无地或少地农民来说,粮价上涨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他们不得 不支付更多的钱来买粮(注:Kirit S·Parikh & R·Radhakrishna,India Development Report,Oxford University,2002,p.9.)。
而在印度,粮价上涨以后,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找到更便宜的替代食物,粮食的需求弹 性就很低,价格上涨并不会使粮食的需求数量受到大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将不得不花 费更多的钱来购买粮食。在消费者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购买食物的开支增加了,用在工 业品等其它方面的开支必然减少。可以说,食品抢夺了工业品的市场。这样一来,食品 非但未能为工业做出贡献,还牵制了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3.由于粮食不能自给,印度不得不进口粮食,而进口粮食的开销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 农业的食品贡献。
独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印度为了解决国内的粮食问题,进口了大量粮食。其中1951 —1952年度进口粮食480万吨。“一五计划”顺利执行后,粮食问题稍微有所缓解,195 2—1953年度、1953—1954年度和1954—1955年度分别进口粮食390万吨、200万吨和80 万吨。但在随后的“二五计划”和“三五计划”中,由于放松了对农业的重视,导致粮 食减产,进口大幅度增加,在1966年粮食进口创1030万吨的历史新高(注:India Gover nment,Economic Survey 2002-03,http://indiabudget.nic.in/es 1999-00/welcome.h tml.)。印度随后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了“绿色革命”,一直到20世 纪70年代末期,才基本停止了粮食进口。
与进口资本品不同,进口的食品被消费掉而不增加资本存量,所以食品进口的机会成 本是很高的。印度国内的资金本来就非常有限,农业不仅未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食 品,反而还与进口资本品争夺资金。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技术 和资本品,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将放慢。
(二)印度粮食自给后农业的食品贡献
印度于20世纪60年代就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了“绿色革命”,希望早日解决困 扰多时的粮食问题。但由于诸多的原因,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印度才基本实现了 粮食自给。
然而,从印度粮食供给的实际情况和世界各国粮食自给的具体情况来看,印度的粮食 自给水平仍是比较低的。独立以来,尽管印度的粮食总产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人口增长 较快,印度每人每天平均可以获得的粮食并没有太大的增加,仅从1951年的394.9克增 加到1961年的468.7克和1971年的468.8克,到1981年还下降到454.8克,1991年又增加 到510.1克。就是说,从理论上讲,印度每人每天平均可以获得的粮食仅有500克左右。 实际上,由于印度的两极分化严重等原因,有的人消费的粮食多,有的人消费的粮食少 。从世界各国的人均粮食拥有量来看,印度的粮食自给水平还是十分低的(注:文富德 著:《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87页。)。
低水平的粮食自给意味着:粮食基本上是被消费掉,而不能或很少转化为资本,用于 投资;很少或基本没有剩余粮食用于出口换取外汇,购买技术和资本品,支持经济发展 ;多数小农少有剩余粮食用于市场交换,换回工业品,为工业提供广阔的农村市场。因 此,印度在70年代末期,粮食虽然自给了,但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农业对经济的食 品贡献仍是不足的。
(三)印度农业的原料贡献
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对于一个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来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 部门的发展对其早期的工业化尤为重要。独立初期的印度也一样,印度直接依靠农业提 供原材料的工业在印度全部工业产值中约占50%。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这些工业的发展 (注:司马军,周圣葵,焦福军编著:《印度农业》,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因此,农业的原料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独立初期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
就原料来说,农业的作用是供给的来源,而工业的作用则是需求的力量(注:张培刚著 :《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农业与工 业通过原料联系在一起。在印度众多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中,又以棉纺织业、制糖业、 食品加工业、造纸业、麻纺织业最具代表性。从印度政府对各种工业品赋予的权重也可 以看出这些工业的重要程度,详见表1。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工业的发展状况来考察农业 的原料贡献。
附图
资料来源: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 2002-2003,http://indiabudget.nic .in/es2002-03/welcome.html
1.棉纺织业。有组织的棉纺织工业是印度历史最悠久、基础最扎实的重要工业之一, 并在世界出口市场占有独特的地位,其出口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纺织品 出口总量的16%(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下),雷启淮等译,四川 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292页。)。
棉纺织工业取得的成就不可忽略,但棉纺织工业仍然面临建立稳定的原料即棉花的供 应等问题。一方面,棉花供应不足。市场上棉花的供应不但不稳定,而且价格在不断上 扬。从1982年到1990年,棉花的价格指数就上涨了93%(注:殷永林著:《独立以来的印 度经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虽然印度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约 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26%,但却只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0%;另一方面,印度棉花的品种 单一,所产棉花的大部分为短纤维棉花。因此尽管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大,但仍需进口长 纤维棉花作为国内纺织工业的原料(注:文富德著:《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 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89页。)。
因此,透过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农业对它做出了很大的原料贡献, 同时也不能回避原料贡献中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2.食品(注:在这里,我们取“食品”的广义范畴,即一切能够食用的物品。食品加工 业就包括粮食加工业、制茶业、畜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加工 业。由于印度是产茶大国,茶叶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制茶业也成为是印度的重要产 业之一,尤其在创造外汇方面,发挥的作用甚为突出。由于资源以及宗教等因素,印度 的畜牧业不很发达,但其提供的畜产品还是较多,如经过“白色革命”后,印度的牛奶 产量居世界前列。在“蓝色革命”后,印度的渔业也迅速崛起,使得印度的鱼产品不仅 供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用于出口。但食品加工业中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是粮食加工业, 如前所述,印度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受此影响,印度的粮 食加工业发展滞后。
作为一个整体,印度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好,尤其是在经过“绿色革命”、“白色革 命”、“蓝色革命”三次革命以后,食品在作为原料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三次 革命以前,食品作为原料的贡献仍然不够。
3.黄麻加工业。印度的黄麻工业始于1885年。当时,黄麻的产量就约占世界黄麻产量的30%。但独立以后,黄麻纺织品产量有所下降,自1980—1981年度以来,黄麻制品出口也有所下降,出口价值从1979—1980年度的33.6亿卢比下降为1983—1984年度的17亿卢比和1987—1988年度的24亿卢比(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下),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306页。)。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原麻的短缺。自印巴分治后,70%的黄麻种植地分给了巴基斯坦及现 在的孟加拉国。1951年,原麻产量为330万包,而当时全国黄麻加工能力是720万包。为 填补生产与需求的差额,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展了各种加强和扩大黄麻种植的计划, 使原麻产量在1960—1961年度上升为410万包,1970—1971年度为490万包,到1985—19 86年度时达到1090万包。虽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然而国内原麻生产仍不 能充分地满足国家的需要,部分依赖进口(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 》(下),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303页。)。
4.其它相关工业。印度是世界第4大食糖生产国,制糖工业在印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印 度制糖业的发展也极不稳定,糖产量随变化莫测的季风而波动,因为制糖业的主要原料 甘蔗的产量随季风的变化而很不稳定(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下 ),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此外,如造纸工业,在独 立初期由于森林资源充足,造纸厂纷纷使用木材造纸而不思植树育林,中央政府和邦政 府都同大型造纸厂一起滥伐森林。这样的结果是森林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造纸工业 的需要。印度的皮革业、毛制品工业等也不很发达,其中,原料供给不足都是最直接的 原因。
二 印度农业的市场贡献
农业部门在与非农业部门的市场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部门要向非农 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另一方面,农业部门需要从工业部门 购买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印度长期有着70%以上的农业人口,庞大的农业市场的开发 情况,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从农民作为卖方看印度农业的市场贡献
农民作为卖方和买方同时存在。作为卖方,农民要尽可能多地为其它部门提供农产品 ,丰富供给市场。同时,市场机制要健全,使剩余产品能够抵达需要它的人手中,市场 才能繁荣。而印度农村的特点却未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首要条件。
1.独立以来,印度农业所占比重虽然大,但很大部分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提供 的剩余产品非常有限。
印度农业的产出和其所拥有的人口很不相称。印度在独立后,虽然经过了几次土地改 革,但保守的土地政策成效并不大,详见表2。在1971年,印度有63%的边际农,他们仅 拥有10%的土地,人均拥有的土地量不到1公顷。并且其中的许多边际农根本没有土地, 他们靠给中农和大农打工生存,打工所得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这部分人基本没有 剩余产品出售。更为严峻的是,边际农的数量到了1981年,还有所增加,占到全部农户 的67%。此外,印度农村大约有25%左右的中小农,人均仅拥有1—4公顷的土地,这部分 人的粮食基本能自给,但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十分有限。印度农村真正能够大量提供剩 余产品只有10%左右的中农和大农,而这部分人生产的产品除了自身所用以外,还得提 供给为他们打工的小农和边际农。这样一来,农村中剩下用来供工业、服务业使用的农 产品就较为有限。这也是印度长期以来,靠进口粮食和部分工业原料弥补市场缺口的重 要原因。
表2:印度土地所有权分布的变化
户数占总户数的百分比
土地数占总土地数百分比
印度土地所有者类型
1971年
1981年1971年 1981年
边际农(1公顷以下)63 67
10
12
小农(1-2公顷)
15 15
15
16
下中农(2-4公顷) 12 11
22
23
中农(4-10公顷)和大
10 8
54
48
农(10公顷以上)
资料来源:根据印度《农业经济》1987年7-9号T·哈克文章附表改制。转引自林承节 :《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9页。
2.印度农民的销售渠道不完善
印度农民的销售渠道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方式,农民把剩余的农产品直接卖给农村的 高利贷者和商人;第二种方式是,农民将自己的剩余产品拿到每周一次或两次的农村集 市上出售;第三种方式是,农民将产品运到各类城镇市场上出售(注:司马军,周圣葵 ,焦福军编著:《印度农业》,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表面上看来,印度农民的销售渠道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背后却存在不少隐患:①农民 被迫低价出售产品;②中间环节过多;③缺乏贮藏设施;④运输困难;⑤缺乏组织和可 靠信息;⑥市场管理不严。(注:司马军,周圣葵,焦福军编著:《印度农业》,农业 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126页。)前两点显示,由于农产品的部分利润被农民和消费 者以外的第三方分去,这部分利润既不能用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增加其消费能力;又 不能用于降低农产品消费者的成本,使其提高制成品的竞争力,却养活了一大批食利者 。③、④两点会使部分农产品不能抵达消费者,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剩余农产品。最后 两点则是体制上的问题,也是造成前几个问题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在拉奥改革前的绝大部分时期,农民作为卖方,并未能很好地起到丰富市场的 作用,农业的市场贡献不充分。
(二)农民作为买方时农业的市场贡献
印度有着70%以上的农村人口,庞大的农村市场开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进行 的质量。在印度,同农民作为卖方,未能提供足够的农业剩余产品一样,农民作为买方 ,也未能很好的消化工业产品和服务,提供足够的买方市场贡献。
1.印度农民普遍较为贫穷,购买力十分有限
世界银行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贫困人口,其中有4.2亿在 印度,其中80%为农村贫困人口(注:C·Steven Lakue,The India Handbook,Fitzroy D earborn,1997,p.87.)。许多农民长期负债累累,正如印度国内有一首著名民谣反映的 ,“印度农民生于债,活于债,死于债”(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 》(下),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页。)。绝大多数印度农民穷 得甚至连良种、化肥和农药这类基本投入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去购买收割机、拖拉机、 播种机等更昂贵的生产资料(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上),雷启 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印度政府为扩大农村商品市场,也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但效果仍然不明显 ,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人均GDP的差距从1950—1951年度的1∶2扩大到1990—1991年 度的1∶4(注:C·Steven Lakue,The India Handbook,Fitzroy Dearborn,1997,p.127.)。农村和城市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更不利于工业品和服务在农村销售。
2.印度实行的工业保护政策,使得农业的市场贡献进一步缩小
在所有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对国内制造业提供保护的结果是减少农业的市场贡献 。因为保护幼小工业使得贸易条件向不利于农业的方向变化,农业的收入、储蓄以及投 资都要下降(注:Nicholls于1963提出,转引自[印度]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 特著:《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印度在“一五计划”后减少了对农业的支持,实行一系列的工业保护政策,并通过价 格“剪刀差”等途径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这在积累工业发展资金方面是 必要的,但却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市场贡献。压低农产品价格,农民的收入减少,所能购 买的工业品也减少;抬高工业品价格,更使得农民有限的收入缩水。农民的购买能力下 降,农业的市场贡献也随之下降。
虽然印度政府也对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补贴,但是这些补贴的大部分落到富裕的地区和 中农、富农手中,而真正需要救济的穷人却所得甚少。补贴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工农业 之间的不平衡,也未能抵消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所带来的弊端。绝大部分的农民仍然 贫穷,印度农业的市场贡献依然很低。
3.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农业市场贡献的发挥
亚洲乡村著名的消费品经销商尤尼莱佛公司的印度子公司—Hindustan Lever经调查认 为,印度乡村的销售渠道可能在很长时期内仍然是支离破碎、相当原始的。向超级市场 时代甚至迈出一步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①至少要有一个交通干线系统,使顾客能来到 商店,并能运送所购货物回家;②一旦货物运回家,要有放置它们的储存设备;③还要 有足够高的收入水平,支持一种一买就多买的购物方式,以取代那种间隔频繁、少买的 购物方式。到目前为止,这三个要素印度还没有一个具备(注:[美]吉姆·罗沃著:《 亚洲的崛起》,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
除第三个要素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考察印度的农村市场外,前两个要素都与印度农村落 后的基础设施相关。除此以外,印度水、电、气等的供应也极为紧张,长期是工业发展 的瓶颈。在农村,这些物资的供应更为紧缺。因此,这也将极大地影响那些有能力购买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和其它工业品的农民的热情。这样,工业品在农村的市 场进一步受阻,农业的市场贡献深受影响。
三 印度农业的要素贡献
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的市场贡献来源于农业和其它部门的交易,而 农业的要素贡献则来源于农业资源向其它部门的转移(注:西蒙·库兹涅茨于1961年提 出,转引自[印度]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特著:《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 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农业向其它部门转移的要素资源是资本与 劳动。印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自然是国内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印 度农村长期有70%以上的人口,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农业人口的顺利转移。
(一)印度农业的资本要素贡献
独立后,印度为了加大农业的资本贡献,充分发挥农业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政府一 方面采用土地改革、绿色革命等方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再通过市场调节使农民自愿增 加储蓄;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制定农产品价格,在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强制转移资 本。理论上,这些政策应该起到一定作用,但事实上,这些政策执行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
1.通过市场调节转移农业资本收效甚微
印度独立以来接连采取“土地改革”、“绿色革命”等措施来发展农业,增加农业收 入。这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这些措施真正的受益者是农村中的中农、富农阶层。他们 充分利用政府补贴和公共资源,迅速发展起来。而广大贫下中农,由于没有或仅有很少 的土地,根本就没有机会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他们依然贫困。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 世纪80年代末,农村贫困人口一直占印度全部贫困人口的80%左右(注:India Governme nt ,Economic Survey 2002-03,http://indiabudget.nic.in/es 1999-00/welcome.htm l.)。
广大的农村居民收入未能得到提高,贫困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尤其是这80%左右的贫困 人口,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更谈不上通过储蓄转移资本。按照经济学家格里芬 在1979年概括的支配自由市场上农业资本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3个必要条件(注:即农业 必须存在农产品市场剩余、农民必须是净储蓄者、农民的储蓄必须超过他们在农业上的 投资。Griffin于1979年提出,转引自[印度]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特著:《 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印度农村基本 上不具备。因此,通过市场调节,让农民自愿把钱存入银行,收效自然微弱。
此外,印度中央银行调查委员会认为,股份制银行在向农业提供信贷方面发挥的直接 作用甚微,帝国银行更小。这些银行看不起农业金融,根本不把其当作自己业务的一部 分(注:Nand Kishore Jha,Bank Finance and Green Revolution in India,Amar Prak ashan,1985,p.25.)。这使得农村本来就不多的剩余资本也处于沉睡状态。
因此,从1969年6月到1988年12月,虽然印度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信用社的 存款仅从14.5亿卢比增加到2090.7亿卢比,农村存款占全部银行存款的比重也仅从1969 年6月的3.1%上升到1988年12月的14.7%(注:[印度]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 上),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57页。)。这与有着70%以上人口的 印度农村是极不相称的。可以说,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吸收和转移的农业剩余资本是很 微弱的。
2.农业税收贡献微弱
印度的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相比,负担的税收相当少,如表3所示,在1950—1951年 度,农业直接税为5.2亿卢比,占国家总税收的18.6%;到了1970—1971年度,农业直接 税虽然增加到12.3亿卢比,但在国家税收中的比例却下降到5.4%;到1989—1990年度, 农业直接税占国家税收的比例更是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9%。
表3:印度农业税收的数量及其占国家总税收的比重(单位:亿卢比;百分比)
年度/项目 土地税 农业所得税 农业直接税总额 农业税占国家税收的比重
1950-1951 4.8
0.4 5.2 18.6
1970-1971 11.3
1.0 12.3 5.4
1989-1990 63.0
8.0 71.0 1.9
资料来源:印度储备银行:货币金融报告。转引自鲁达尔·达特,K·P·M·桑达拉姆 著,《印度经济》(下册),雷启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印度农业税收如此低,一方面是出于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原 因,哪一个政党都不愿因为征收农业税而失去丰富的乡村选民(注:Alyssa Ayres & Ph ilip Oldenburg(ed.),India Briefing:Quickening the Pace of Change,M·E·Sharp e,2002,p.79.)。因此,对农业税的征收成为印度极为敏感的话题。
3.强制转移的农业资本比较有限
强制转移主要是运用行政、价格等手段强行将农业的利润转移到其它部门。其中,最 常用的是价格“剪刀差”,核心是在流通领域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农产品,再将其分配给 城镇居民或工业企业,从而降低企业原料成本,产生超额利润,再通过利、税的形式将这笔超额利润纳入财政,使之成为基金,成为积累的重要源泉。
就这种方法本身而言,它在短期内虽然可以加速资本积累,动员各方的力量支持工业 建设,但从长远看来,往往得不偿失。这在印度已得到了证明。印度在“二五计划”、 “三五计划”中利用此方法支持重工业的发展,但几年下来,印度却粮荒不断,严重影 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并且,由于在独立初期,印度农业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可以用来转移的资本不多。 蛋糕只有那么大,不管用什么方法分,人们得到的部分都是有限的。
4.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抵消了部分农业转移资本
独立以来,印度一方面利用各种手段转移农村剩余资本,一方面又通过减免税收,发 放各种补贴支持农业的发展。这种战略在大方向上正确,但政府在具体的实施中,却未 能收到预期效果。
就农业补贴而言,政府本希望能通过补贴收到农业更多的回报。但事实的结果是补贴 抵消了很大一部分从农业转移过来的资本,有时农业补贴的收益甚至为负数。1970—19 71年度印度的所有农业补贴合计约5.9亿卢比,到了1980—1981年度,已经上升到154.1 亿卢比,短短10年间,补贴增加了26倍。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业补贴的急剧增加 ,补贴的数量在很多年份都大大超过从农业征得的税收(注:Economy Times,May 2,198 4.转引自司马军等编著:《印度农业》,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政府增 加农业补贴的良好初衷却削弱了印度农业的资本贡献。
由于这些原因,独立以来,印度农业资本的形成率一直不高。1970—1971年度仅有119 .8亿卢比,占当年GDP的3.22%;1980—1981年度为476.5亿卢比,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 历史最高水平4.52%;随后的年份中,农业中的资本形成量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在GDP中 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4%(注:Himmat Singh,Green Revolutions Reconsidered,Oxford University,2001,p174.)。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农业这样的资本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
(二)印度农业的劳动力要素贡献(注:对劳动力和人口的几点说明:劳动力数量固然不 等于人口数量,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国的劳动力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在一定的时期 内是大致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印度的人口多,劳动力自然也多。)
印度国内劳动力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可以说,印度最不缺的 就是人。印度农村有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在城市,失业问题 也日益严重,非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不断增加。表面上看来,印度城镇似乎不需要再从农 村转移人口,就已经饱和了。但有着更多人口的中国,虽然几经挫折,终于载着庞大的 人口“起飞”了,并且在20世纪后期的大多数时间里取得了远比印度辉煌的成绩。鉴于 此,我们不应该以人口过于庞大作为印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理由。
1.印度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推力和拉力
印度农业的根本问题是过多的人依赖农业。人口过剩及由此给土地造成的压力导致土 地占有不断分散,每人占有土地面积下降,农业中的潜在失业和劳动边际生产力几乎等 于零甚至是负数。1901至1981年间土地面积虽然有了扩大,但每个耕种者耕种土地的面 积,却从0.43公顷下降到0.23公顷(注: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下),雷启 淮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土地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农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等因素,都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强 大推力。而印度真正缺乏的是非农业部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拉力。
印度工业发展不好,众多企业亏损,不但不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还产生了大量的工 业剩余劳动力,加重了劳动力过剩。这在印度的产业结构中得到了体现,印度农业在GD P中的份额在1960年为51%,到1980年下降到38%,到1990年仍为31%;印度的工业发展水 平则一直较低,到1990年时,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才仅占30%;印度发展最快的是服务业 ,在1960年为29%,到1990年达到了39%(注:Chris Dixon&David Drakakis Smith,Econ 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Pacific Asia,Routledge,1993,p.6.)。印度农业占 的份额一直较大,而工业部门则由于比重太低,一直未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源泉。虽 然服务业能够吸纳一定的劳动力,但印度的服务业也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发展起来 ,并且规模也不大。没有非农业部门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就无法形成对农业劳动力的强 大需求拉力。纵使农业产生出再多的剩余劳动力,他们也无法或仅有有限的数量转移到 非农业部门。
2.印度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阻力
印度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除了缺乏非农业部门发展产生的需求拉力外,还受到诸如劳动 力素质、劳动力转移成本以及种姓制度等因素的阻碍。
第一,印度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增加了转移的难度。
独立后,印度民族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文盲在印度农业人口中仍占很大比 重。直到1991年,印度仍有约52%的人口不识字,48%的人口既不会读也不会写,而其中 的大部分为农业人口(注:鲁达尔·达特等著:《印度经济》(上),雷启淮等译,四川 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同时,印度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生活在贫困 线以下。贫困与文盲结合在一起,使许多农民保守,甚至迷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 高,而工业、服务业却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劳动力,这无疑是挡在农业劳动力面前 的一块绊脚石。
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可能连离开土地,到城镇去 的想法都不曾有过,又谈何转移到城市去呢?并且印度邦与邦之间差别较大,尤其是语 言方面。虽然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在全国通用,但每个邦的绝大部分人,仍只会讲本邦语 言。到另外一个邦就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国家,这使得跨邦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更少。
第二,较高的劳动力转移成本使贫穷的印度农民望而却步。
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包括迁移费用、离开农村如果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成本等。就迁 移费用而言,农民至少要有能够到达目的地,并保证在未找到工作期间维持基本生活所 需要的费用。这些开支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对于农村那些无地的,经常是乡村社会最 穷的印度农民来说,他们可能连起码的迁移费用也不能承担。
由于印度农业的生产率不高,农民在这方面损失的机会成本也不多。但农村许多无地 或少地农民,他们靠地主提供土地,供其耕种、建房,如果农民擅自离开,土地就会被 收回,农民不但没有了耕地,连唯一的落脚点也没有了。印度的许多地主和大农正是靠 这种方法维持着一大批固定的佃农。这样一来,一旦农民进城后没有找到工作或工作不满意,再想回到农村时,他的机会成本则是很大的。
第三,印度独特的种性制度也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
印度有8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的显著特征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 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世代相传,不得改变。不同的种姓 所从事的职业也有严格的限制。
种姓制度本身就严重地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印度可以放弃一切,但不能放 弃种姓”(注:J·R·Siwach,Dynamics of Indi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Sterling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1990,p.704.),工作分配也必须迁就对劳动力的歧视(注:[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亚洲的戏剧》,谭力文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页。)。因此,在印度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人具有较高地区流动能力时,他们的职业流动性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注:[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亚洲的戏剧》,谭力文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212页。)。而对于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来说,种姓制度对他们的束缚就更大。
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受到这些阻力以外,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较差的基础设施等,也 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本来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不足,并且存在着如 此多的阻力,使得印度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的数量较为有限,印度农业的劳 动力贡献也不足。
四 印度农业的外汇贡献(注:关于农业的外汇贡献和要素贡献的几点说明: 1.外汇贡献和资本贡献:外汇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本,农业的外汇贡献和资本贡献联系紧 密,但也存在区别。农业的资本贡献主要强调农民通过在国内出售农产品或劳动以获取 资本,再把这部分资本用于投资所做的贡献;而农业的外汇贡献则强调在开放经济下, 通过向国外出口农产品或输出劳动力以换取外汇,再用这些外汇来购买资本品、技术等 所作的贡献。2.外汇贡献和劳动力贡献:理论上讲,农业向国外输出劳动力,即农业劳 动力出国务工以赚取外汇,也应当看作是农业的外汇贡献。农业劳动力输出和农产品出 口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能够获取外汇。但所不同的是,农业劳动力输出成本较高 。劳动者赚取的外汇首先要能够养活自己,才能有剩余汇回国;汇回国的外汇往往还得 养活留在家中的亲人。而农业劳动力自身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一般从事技术含量较低 的体力劳动,赚取的外汇较为有限。这样,除开自身和亲属的开销外,出国务工的农民 所剩的外汇就非常有限,农业劳动力所作的外汇贡献可以忽略。这在库兹涅茨等人的理 论阐述中也被忽略。鉴于此,本文对此问题未作深入分析。)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农产品出口是换取外汇的主要来源。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 国,农产品的出口给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 ,印度农产品的出口也存在自身劣势,影响了其外汇贡献的进一步发挥。
(一)农业外汇贡献与其它贡献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如前所述,农业的外汇贡献由 农业的其它贡献派生而来。国家把农产品用来出口创汇,农业的产品贡献就转化为外汇 贡献,这部分产品就不能用来满足国内需求。如果该国有足够的剩余农产品,那么剩余 农产品的出口激活了过剩资源,用其来创汇支持经济建设将是极为有利的措施;但如果 该国的农产品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又迫于外汇紧缺,不得不出口部分农产品以缓解外 汇压力,这无异于牺牲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换取外汇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的外汇 贡献与产品贡献存在着矛盾。
当农业作为卖方,它向市场提供农产品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如果将农产品用于出 口换取外汇,这部分农产品将不能用于丰富国内市场,相当于牺牲了农业的市场贡献来 换取外汇贡献。
如果一个国家把农村有限的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用于生产出口产品,那么,用于生产 国内消费的农产品的要素必然减少,这时农业的外汇贡献则是通过剥夺要素贡献产生的 。
因此,农业的外汇贡献与其它贡献存在着矛盾的一面。获取外汇对发展中国家固然重 要,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几者的关系,不惜代价地出口农产品以创取外汇,结果将 得不偿失。
(二)印度农业显著的外汇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前,印度农业出口虽然不是农业发展的重点,但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 易仍占很大的比重,农业在印度国际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印度农产品的出口额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长期占出口总额的40%左右,若加上以农产品 为原料的相关制成品,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0%左右。在出口的农产品中,茶叶的出口量 最大。在1960—1961年度,茶叶出口量占出口农产品的44.28%,即使到了20世纪70、80 年代,茶叶的出口额仍占出口农产品的20%以上。另外,棉花、香料、黄麻等的出口量 也占有较大比重。海产品的出口比重在印度开展“蓝色革命”后,也上升很快,到1990 —1991年度,出口额达到5.35亿美元,占全部出口农产品的15.19%。一直到了20世纪80 年代末期,印度才勉强摆脱了严重依靠农产品创取外汇的尴尬局面。因此,独立以来, 印度农业的外汇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注: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 2001-200 2,http://indiabudget.nic.in/es2001-02/welcome.html.)。
(三)印度农业外汇贡献中的不足
单从农产品出口量在出口总量中的比例来看,印度农业的外汇贡献非常显著;但从另 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因为印度工业竞争力不强或生产能力不够,无法生产出足够多有 比较优势的工业品用于出口,才使得农产品出口占到如此大的比例。
此外,印度农产品的出口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困扰,影响了印度农业外汇贡献的发挥。
1.粮食自给前,印度进口粮食花费的外汇抵消了很大部分外汇贡献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印度几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在1966—1967年度, 进口粮食一度达到了1060万吨(注: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 2001-2002,ht tp://indiabudget.nic.in/es2001-02/welcome.html.)。农业作为一个整体,虽然除粮 食以外的其它农产品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但与进口粮食的外汇抵消,就所剩不多了。如 表4所示,1960—1961年度,农产品出口创汇5.96亿美元,但该年进口粮食就花费了3.8 亿美元,抵消了一半多的农产品出口额。到1970—1971年度,粮食进口额占农产品出口 额的比例也高达43.79%。直到粮食自给后,这一现象才有所好转。因此,粮食自给前, 印度农业的外汇贡献实际并不大。
表4:印度粮食进程额与农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百分比)
项目/年度 1960-1961 1970-1971 1980-1981 1990-1991
农产品出口额5.966.44
26.01
35.21
粮食进口额 3.8 2.82
1.27
1.02
粮食进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比例63.76
43.79
4.88
2.90
资料来源:根据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2001-2002相关资料整理。http:/ /indiabudget.nic.in/
2.独立初期印度出口农产品的品种过于单一
在印度出口的农产品中,茶叶、黄麻及其制品、棉花及其制品的比重一直较大,详见 表5-1。在1960—1961年度,茶叶出口量几乎占到出口农产品的一半,黄麻制品、棉织 品也占出口总额的42%,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重仍然很高。直到20世纪80年代, 印度经历了农业的“三大革命”后,这些农产品的比重才略有下降。在独立初期,农产 品出口创汇对印度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而过于单一的出口产品结构则十分脆弱。 一旦某种用于出口的农产品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减产,或者其它国家使用了针对该 产品的替代品,其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很可能是致命的。
3.印度农产品出口的市场过于集中
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印度独立初期出口的主要市场集中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1 960—1961年度,英国在印度出口贸易中占有26.9%的比重,美国则占有16.0%的比重。 到1970—1971年度,英美在印度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仍分别占11.1%和13.5%,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则占到50.1%。到了20世纪80年代,印度向石油输出国的出口比 例有所上升,但仍十分有限(注:India Government,Economic Survey 2001-2002,http ://indiabudget.nic.in/es2001-02/welcome.html.)。出口市场的过于集中,使得出口 量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20世纪7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交战期间,由于美国 不支持印度,使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额一路下滑。
另外,印度政府为了维持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长期对农产品实行出口管制政 策,也抑制了农产品的出口。此外,印度的宗教文化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 的外汇贡献。
因此,印度农业在创取外汇方面的表现虽然相对较好,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印度农业的外汇贡献远未发挥到它应有的水平。
虽然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这四方面贡献在概念上有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依赖的,而且 也需要相互协调。印度农业在各个方面的贡献有得也有所失,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印度 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略显不足,这也是造成印度在拉奥改革以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 原因。
今天的印度,已经载着庞大的人口起飞了:粮食自给,高科技农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等等,这些正是农业贡献得以发挥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尤其是当其处于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时,农业贡献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印度的这段历史正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广大仍在探索经 济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农业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其发挥应有的贡献,是 少走弯路的必要举措。
标签:农业论文; 印度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棉花论文; 农民论文; 印度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