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愫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1例房颤华法林治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1)和干预组(3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即通过一对一电话、QQ、微信、短信等形式的随访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后三个月采用华法林依从性调查表及测评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出院半年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心房纤颤;华法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137-0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对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中,仅有1/4的患者能达到有效抗凝,影响抗凝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患者依从性差[2]。停止服药的患者中4.1%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坚持服药的患者中1.4%发生脑卒中[1],说明依从性差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目前我科在该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贯穿信息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12月我科住院房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2)知情同意,愿意配合,即将出院;(3)有手机、微信、QQ等任何一种通讯工具或软件。其中男23例,女38例;年龄40~75岁。大专以上学历12例,高中或中专23例,初中及以下26例。按照患者入院奇偶顺序分别分入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出院时行华法林治疗护理常规;干预组由课题组成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进行登记,加患者手机及电子联络方式入对照组管理群。课题组成员通过我院网络采取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出院后第1、2、4、8、12、16、20、24周分别由课题组成员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电话随访,每两周进行短信指导,每日在群指定网页上发布相关健康知识,所涉及内容包括: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饮食控制依从性、定期复查的依从性以及不良症状的自我观察要点,在电话回访过程中询问并记录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1.2.2评价方法
出院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访问调查,内容为是否坚持长期口服华法林、控制饮食种类、定期复查INR。然后进行依从性的评定,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个等级。
2.结果
两组患者患者依从性的比较见表1,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9.2%,对照组为90.1%。
3.讨论
3.1 华法林属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代谢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华法林钠极易受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和药物的影响,从而引起INR值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患者不了解华法林钠抗凝治疗的目的以及食物对华法林钠的拮抗作用或者不能坚持控制饮食种类是影响患者抗凝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规范的华法林钠抗凝治疗使INR值维持在2.0~3.0,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因此需频繁抽血监测调整INR 值。正是由于大多数房颤患者服药过程中不能坚持到医院定期复查抽血监测INR值,间接影响了其对华法林钠抗凝的依从性。因此,人选的房颤患者经过抗凝治疗后,出院后仍要长期口服华法林,且要每月监测INR,并根据INR值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在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
3.2 结果显示干预组完全依从率和总依从率均较对照组高,干预组不依从率较对照组低;可见,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信息健康管理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及时解决患者和家属的知识缺乏问题,通过网页、微信、QQ形式,患者了解了华法林服用的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要点。第二,激发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通过言语劝说帮助患者正确分析服药依从性与INR值的关系,请依从性好的患者提供间接经验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3]。第三,建立抗凝管理体系,定期监测INR值,通过半年内8次INR复查电话提醒,使患者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使他们懂得每月都要监测INR,并认识到不监测INR可导致出血或栓塞的严重后果,增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信息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房颤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和每月监测INR的依从性,使患者及家属从心理上认识到治疗、饮食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体现了无缝隙护理的新概念,扩大了医院的品牌,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澍.t}J同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 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5-6.
[2] 左惠娟,苏江莲,林运等.住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管理需求分忻[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46-2249.
论文作者:高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患者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房颤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论文; 信息论文; 缺血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