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贸易论文,条件下论文,金融危机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1-0105-06
一、引言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国。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到2030年中国的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为此,中国正面对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目标。该目标规定: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而2006年和2007年,中国的能源消耗系数只分别下降了1.3%和3.3%。接下来的几年,指标完成难度似乎极大。但是,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蔓延,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费迅速下滑,2008全年单位GDP能耗比2007年下降了4.59%,减排目标似乎自然实现。然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并没有减弱,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由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全球经济的疲软、金融形势的持续恶化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很大的冲击。从长远看,出口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节能减排也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研究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出口的碳排放问题对我国在国际气候和贸易谈判中争取有利的地位,出口向低碳贸易转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上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就试图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贸易的环境效应。Copeland和Taylor(1994,1995)最早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的关系。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样发达国家通过贸易就会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1-2]Chichilnisky(1994)假设国际间的比较优势是由环境标准和资源管理水平的不同所决定的,这些差异反过来与人均收入相联系。贸易自由化会改善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加剧发展中国家环境的恶化,就全球环境而言同样是趋于恶化。然而,这只是理论假设,结论的正确性还需要实证的检验。[3]为了进一步分析贸易的环境效应,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影响时将其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Antweiler等人(2001)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利用4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与CO[2,]浓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从全球来看,国际贸易的结构效应正负难以确定,但技术的正效应要超过规模的负效应,总体来说自由贸易有益于环境的改善。[4]Frankel和Rose(2002)利用工具变量估计双边贸易引力模型,发现环境和贸易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他们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5]也有不少学者关注贸易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Wyckoff和Roop (1994)的研究了OECD国家1984-1986年间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结果发现最大的六个OECD国家进口制成品中隐含碳占到其排放量的13%。[6]Ahmad和Wyckoff(2003)测算了24个国家货物贸易中的排放量,证实了产业地理转移对全球排放的影响。[7]Peters和Hertwich(2008)的测算结果表明2001年全球国际贸易的隐含量达到53亿吨。[8]Nakano等(2009)用OECD41个国家和地区17个产业的可比贸易数据计算发现21个OECD国家的排放存在逆差。[9]另外还有很多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单个国家的相关研究,如Machado等(2001)对巴西,Mongelli等(2006)对意大利,Peters和Hertwich(2006)对挪威,Kandera和Lindmarkb(2006)对瑞士,Weber和Matthews(2007)对美国的研究。
随着中国排放和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的能耗效应和环境效应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Shui和Harriss(2006)计算得出中国排放量中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造成的。[10] Wang和Watson(2007)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净出口商品隐含排放11.09亿吨,占中国当年总排放的23%。[11]You Li和Hewitt(2008)也发现,通过中英贸易,2004年英国减少了其11%的排放量,中英贸易使得全球的排放量增加了1.17亿吨。[12]Weber等(2008)研究发现2005年中国三分之一的排放(大约17亿吨)是由出口产品排放的。[13]陈迎等(2008)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隐含能源问题。他们的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中国内涵能源净出口达2.4亿吨标煤,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6%,净出口隐含碳1.5亿吨。[14]刘强等(2008)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中的46种重点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4.4%。[15]齐晔等(2008)以日本产品的碳耗系数为所有进口产品的碳耗系数,以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和出口数据为基础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16]孙小羽等(2009)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完全排放总量由2002年的3.4亿吨增加至2006年的8.4亿吨,增长了147.6%。[17]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贸易的能耗和排放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以期对中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对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和数据处理
(一)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任何一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碳排放,为了得到某种产品,在其整个生产链中所排放的,称之为“隐含碳”。计算商品中隐含碳的基本方法是用生产国某类商品的排放系数乘以该商品的价值。但是排放不仅产生于商品的最终制造过程,而且产生于制造和运输这些商品投入品的过程中。因此,需要用投入产出法来计算生产每种商品所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因为投入产出分析体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生产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联系。
投入产出法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所提出的一类经济数量分析方法。1970年里昂惕夫又提出了使用投入产出法将环境反馈与经济结构相联系,他指出“污染是经济的副产品”,并将投入指标加入污染物产出指标,在产出指标中加入污染物治理指标,以劳动力投入为污染物治理的货币价值标准,从而刻画出污染物与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此以后,投入产出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分析研究。
这样,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变化可分解为:完全排放系数的变化(技术效应)、出口结构F的变化(结构效应)和出口量的变化(规模效应)。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投入产出分析法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是各部门的完全排放系数,本文中的完全排放系数来源于OECD的研究报告(见表1)。该报告根据OECD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排放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得出了2000年中国13个部门的完全排放系数。之所以采用这个数据,一是因为该数据来源权威、可靠性强,二是因为它与中国海关统计的HS码的22个大类的分类标准比较相近,便于归类和计算。
中国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月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时间比较短,所以采用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共17个月的月度数据。本文的完全排放系数是建立在中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础上,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所以用CPI将所有出口数据转化为2000年的可比价格。由于缺少中国CPI的月度数据,而且本文采用的数据都是以美元计价,所以CPI数据采用美国劳工部的月度统计。这样按照部门对应的原则,中国的出口数据也归类成13个部门。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6),以上一年的同一月份为基期,我们可以计算出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情况(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8月我国出口碳增长率开始放缓,到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2.21%。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影响逐渐加深,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同比下降了30.73%。这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是非常吻合的,但是出口隐含碳的变化并非只是因为出口量的下降引起的。对其进行结构分解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减排的内在原因。由于本文研究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假设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投入产出关系不变,即完全排放系数不变(技术效应为零)。结构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增长从2008年1月的26.58%降到2009年5月的-26.34%,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1月的21.33%降到2008年11月的-3.29%,到2009年5月规模效应对出口碳排放降幅的影响高达-24.47%。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使得国外经济活动规模萎缩,商品需求大幅下降,必然促使生产及其碳排放也随之下降。但是,结构效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从2009年1月开始,我国出口隐含碳的结构效应明显得到改善。2009年1月结构效应使得出口碳同比下降2.43%,2009年5月这一数据扩大到6.25%,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有利于促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向低碳结构转型。
图1 我国出口隐含碳的结构分解
金融危机正在促使我国出口向低碳贸易转变还可以从图2分析中得到证实。在图2中横坐标表示2008年5月HS两位码产品的出口,纵坐标表示2009年5月HS两位码产品的出口。如果两个时期的出口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有产品的出口都是同比例变化,则所有点应该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有一些产品偏离了趋势线,则说明这些产品的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趋势线以上,说明该产品出口比例扩大;在趋势线以下,说明出口比例缩小。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偏离直线的数据点来考察两个时期出口结构的变化。
图2 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亿美元)
图2的结果显示,在HS两位码共98章产品中,偏离趋势线比较大且在趋势线以上的产品主要有61章、62章、63章、64章的纺织鞋帽、94章的家具、寝具、灯具、活动房和89章的船舶及浮动结构体,这说明这些产品的出口比例扩大了。89章产品出口比例的扩大主要是因为船舶及浮动结构体一般是长期合同,危机影响的滞后期比较长。而衣着类产品出口比例的扩大是因为金融危机对居民这类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趋势线以下且偏离比较大的产品有:27章的矿物燃料、3l章的肥料、72章的钢铁、76章铝及其制品、86章和87章的运输设备。与表1各类产品的完全排放系数对比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大多是资源和排放密集型的产品。总之,图2反映了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一个变化趋势,即“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污染排放、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减弱。所以,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隐含碳总量下降并且出现清洁化趋势,出口结构正向低碳贸易发展。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在使中国出口受到打击的同时,节能减排压力也在减小。出口隐含碳排放相应减少,出口产品结构向更加清洁的方向发展,这对我国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发展低碳贸易也是一次机遇。如今,气候变化谈判已成为世界各国间最复杂、最高级别的综合较量。如果我国不加速向低碳贸易转型,披上“绿色”外衣的国际碳关税将成为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手段。金融危机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应充分认识此次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合国内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速向低碳贸易转型。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1)依靠财政政策刺激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应该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己的长远战略目标,促进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内部变革,变成更高效的、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据统计,中国4万亿刺激经济的投资中,只有2100亿(5%多一点)属于低碳经济生态环保的投资,投放比例较小。在未来的财政资金支出中,应该增加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对于低碳经济企业和节能环保项目,财政政策应适当减免税收或加计免税抵扣额,或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专门引导基金。
(2)对国内企业征收碳税,同时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支付劳保的费率。为了寻求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并正四处兜售“低碳经济”,将全球多边和双边谈判的焦点由金融危机引向气候变暖及减排问题。由于减排需更换设备,目前美国、日本、欧洲都将其当作新的增长点。2009年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盟从2011年开始,拟对未采取减排措施的盟外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碳关税,相当数量商品的成本将增加10%左右。我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美国征收了碳关税,我国的出口会受到严重打击;如果美国将其税收用来补贴国内企业的减排,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我国应该征收国内碳税,使美国的碳关税失去合理性。对国内企业征收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碳成本的提高可能导致国内产品价格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会造成损失。但是,这有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体增长、就业增长不一定受很大损失。同时,我国还可以借鉴欧洲很多国家的做法,一方面征收碳税;另一方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支付劳保的费率。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综合成本并没有提高。
(3)把低碳贸易作为新的出口增长点,培育和建立碳交易市场。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味追求商品高出口的褐色经济已经过时,中国应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建立进口制成品替代战略,减少高能耗、高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代之以进口这些商品,在减少贸易顺差的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有节能效益,有益于产业整体技术进步。还应调节贸易和投资制度,建立低碳贸易和投资制度来避免污染外包和碳泄露,提高外商投资的准入门槛,并鼓励外商投资在生产中采取清洁技术。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资金的一个双赢机制。通过CDM发展中国家可获得资金和清洁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可获得低成本的碳排放权。中国是目前全球CDM市场的主要供给方,CDM可以有力促进低碳技术向中国转让。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碳交易、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市场都非常有开拓前景。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按照交易量计算,市场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40%。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应充分利用低碳商机,提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以低成本的清洁增长方式和现实的低碳技术实现阶段跨越,减少潜在碳排放锁定效应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