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协调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大体都表现为S型,即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是典型的“否定之否定”三阶段(见图1)。这一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图1 城市化发展S模型

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的观点,城市化发展进程s曲线的形成,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当一国经济处在起步阶段,一方面,农业生产率低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耕作,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缓慢,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这使得该国的城市化处在初期阶段,城市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10%左右时,这时的城市化进程是相当缓慢的。以美国为例,1790一1840年的半个世纪中,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5%。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农业剩余的涌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推动效应”。与此同时,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城市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吸引大量劳动力的流入,从而形成城市化的“拉动效应”,正是由于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将使城市化步入一个高速度发展时期。例如,美国从1840-1970年城市人口在130年间上升到73%。到第三个阶段,即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日趋缩小,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停滞甚至是下降的趋势。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后,年均城市化速度不到0.5%,有的年份还出现负增长。

城市由于存在特有的集聚效益,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推动经济增长。从供给方面说,由于资源分布状况、交通位置和良好的劳动力供给,形成一定地区的比较成本利益,它推动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发展。从需求方面说,一个聚居区人口和收入的增长能推动地方生产的增长,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表现出一种乘数效应,推动城市与全国经济的增长。我国应充分利用这种城市化机制,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的扩大等,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及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是长期的历史原因形成的,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城市化是理想选择。

哈里斯-托达罗的收入预期理论为我们分析这一现象,并充分认识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主要取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比较,用公式表现为:

式中:

代表在t时间内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数量,f代表是反应函数,

代表城市工资收入,

代表农村的工资收入。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表明,当预期的城市工资收入超过农村的工资收入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下去,从而促进一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只有当农村移民数量多到迫使城市失业规模增大、工资收入下降,足以使城市的预期工资收入与农村工资收入相等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才会停止;当城市预期工资收入小于农村工资收入时,会诱使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二、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转变及制度安排上的创新,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是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主导因素。建国初期,我国的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经济发展中偏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只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不重视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20年,我国已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瓶颈”的问题,钢、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布、糖和电视机等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

在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使国民经济中产业的结构和从业人员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分别为28.1%、48.2%和23.7%,到1998年这一比例分别成为18.4%、48.7%和32.9%,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到1.87亿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9.8%(见表2)超过第二产业1.6亿人(占从业人员的23.5%)。尽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72.28%、62.7%和59.4%。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表明中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日趋强大的工业国。而第三产业具有经营范围广、就业机会多的特点,不仅给城里的下岗职工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为农民进城敞开了致富的门路。一些城里人看不起眼的环卫工、小时工、修理工及理发、剪裁、运输等服务行业,都成了农民进城的跳板,给劳动“边际效益为零”的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表1: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及从业人员结构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从业人员产业结构

年份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产业

1953

45.9

23.4

30.8

1978

28.1

48.2

23.7

70.5

17.4

12.1

1990

27.1

41.6

31.3

60.1

21.4

18.5

1995

20.5

48.8

30.7

52.2

23

 24.8

1998

18.4

48.7

32.9

26.7

23.5

4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城市化进程摆脱了长期起伏、徘徊不前的局面,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在1978-1998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68个,城市人口从1.7亿人上升至3.7亿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上比率也从17.92%上升为30.4%(见表2)。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1970年至1980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3%,大大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6%;但是,从1980年至1995年,我国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4.2%,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步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见表3)。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把城市化建立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按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实现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应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实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列为首位,加大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其次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环境,把教育的投入和改革与以法治市统一起来。实现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表2: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城市

全国总

城市

所占

 农村

所占

数量

人口

 人口

比重

 人口

比重

1978

193

96259

17245

17.92%

79014

82.08%

1980

223

98705

19140

19.37%

79565

80.61%

1985

324

105851

25094

23.71%

80757

76.29%

1986

353

107507

26366

24.52%

81141

75.48%

1987

381

109300

27674

25.32%

81626

74.68%

1988

434

111026

28661

25.81%

82365

74.19%

1989

467

112704

29540

26.21%

83164

73.79%

1990

467

114333

30191

26.41%

84142

73.59%

1991

479

115823

30543

26.37%

85280

73.63%

1992

517

117171

32372

27.63%

84799

72.37%

1993

570

118517

33351

28.14%

85166

71.86%

1994

622

119850

34301

28.62%

85549

71.38%

1995

640

121121

35174

29.04%

85947

70.96%

1996

666

122389

35950

29.37%

86439

70.63%

1997

668

123626

36989

29.92%

86637

70.08%

1998

668

124810

37942

30.40%

86868

69.6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3:世界各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比较

低收入

下中等

中等收

上中等

 高收入

中国

国家

收入国家

入国家

收入国家

国家

1983年

 $260

$750

$1310

$2050

$11060  $290

人均GNP

1995年

 $430

$1670

$2390

$4260

$24930  $620

人均GNP

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比率%

1970184246 55 74

 17

1980214852 64 75

 19

1995295660 73 75

 30

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1970-1980 3.6%

 3.0%

 3.3%3.7%1.1%

3.0%

1980-1995

4%

 2.80%

2.80%

  2.80%

  0.70%  4.2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各期。

第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在明显发生变化。根据恩格尔定理,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中,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强度也逐渐递减。当前,大多数居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进入以追求消费品质量、更多地选择新兴耐用消费品和高营养食品方面。与食品消费结构多元化、高级化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必须由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

从农业发展演变的趋势看,由于可以获得聚集经济效益或规模经济效益,农工商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是以发达的小城镇为据点。这就要求必须突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一体化铺平道路。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农业产业化,通过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可以形成“龙头”在城镇、“龙身”在农村的“龙形”经济,这无疑又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已有相当水平的工业化,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4%,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0%,就社会结构而言,仍然是以农民为主的社会。这种结构性失衡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扩大上。1997-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经历连续4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已扩大为3.5倍。在目前进行的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相当多的地方已经注意到农产品品种质量的调整,发展市场需要的名特优新产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农产品总量过剩仍是当前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阶段,要使农民收入继续有较快的增长,就必须由“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收入增长方式转向“农产品供给平衡增长与农民人数持续减少相结合”的收入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及农业经营规模,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与推进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提升第二产业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自工业革命以后。而我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始终滞后于工业化。导致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因素很多:如工业发展战略偏差、政府长期重城镇轻农村的政策导向致使农业基础弱、城乡二元结构分离、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等,但导致我国城市化滞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向及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城市化的推进可以从“城市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两方面同时推进:在“城市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遵循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表现为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阶段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占优势的阶段演进,以产值高度化、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结构高度化为特征。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转变形式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横向高级化,即各产业趋向高增值化目标;二是纵向高级化,即产业结构总体升迁发生质变。“城市城市化”的重点在于城市第二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要从传统的工业领域中退出,转向发展附加值高,以资金技术密集为主的新型行业和部门。

在城市经济走完工业高级化过程,城市原来产业层面即传统工业市场自然可以让给农村市场,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将大部分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产量大的工业产品转给农村,使城市工业自然转移到农村市场,但这必须以“农村城市化”的紧步跟上为前提,“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核心是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乡镇工业的崛起与发展改变了我国农村过去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开辟了由农村农业的单一农业经济向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工业化之路。乡镇企业以大力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部分电子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增加了农村工业的份额,相应提高了农村工业在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抑制资金对劳动的过早过度替代,从而使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得到缓解。目前,全国农村有27%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浙江省则有5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浙江省的城市化率因此比全国高出12.7%,达到48.7%。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发达程度的标志。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城市服务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城市服务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产业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这表现为城市服务业由自发发展状态走向第三产业的自觉发展状态,最直接地体现在城市服务业内容的演变和深化过程之中。从简单的衣、食、住、行等的商业流通活动,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活动,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以及一些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也成为第三产业的内容。第三产业服务活动专业化的特性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旺盛时期。

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发,应把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上,但服务业的发展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第一产业近乎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必须大规模地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看,第三产业却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据统计,1980-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相对速度是第二产业的2.45倍。如果再考虑到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伴随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那么,第三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其次,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客观上要求各次产业的增长要遵循一定数量的比例关系。就第二产业来说,其增长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得到服务业的支持。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的增长以及专业化和迂回生产的扩大,是工业迅速增长的源泉。但要注入这些因素,必须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分布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教育、工程咨询、运输、统计与会计、金融、广告等,都是工业生产过程所必须的中间投入要素,它对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36.09%,比1990年提高9.9个百分点,与国际社会比较,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1995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5%,发展中国家为38%,最不发达国家为22%,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20%以后,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的趋势。从世界迄今的经验看,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5%时趋于稳定下来。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及城市化的全面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据2000年统计数字: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33.2%,就业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只有27.5%,虽然比以往有所增加,还远远不够。这充分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城市化的全面推进必将全面促进和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从另一方面说,第三产业又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因为,随着第三产业逐渐取代工业而渐渐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由第二产业传到了第三产业,并由其继续推动。这种后续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及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主要是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那么,第三产业促进的则是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因为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能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还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