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疗效体会论文_林雯

自拟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疗效体会论文_林雯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后使用自拟宫糜散宫颈喷涂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率56.7%、显效率16.7%、有效率15%、无效率11.7%,总有效率88.3%。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疗效越好。结论:通过使用自拟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中药外治;宫糜散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357-02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本病常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宫颈腺囊肿等。“宫颈糜烂”属中医学“带下病”范畴,多由脾虚生湿,肾虚失固,或外感湿热浊邪,致带下量多,浸渍宫颈而致肉腐生脓,形成糜烂。笔者运用自拟宫糜散对60例慢性宫颈炎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4年我院门诊就诊病人。年龄20~49岁,病程3~10个月,有尾丝者居多或采用避孕套的方式避孕。其中年龄30岁以下者18例,31~40岁者30例,40岁以上者12例。有接触性出血者22例;白带增多者46例;下腹坠胀者35例;腰骶部酸痛者42例。

1.2 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下病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湿困证、肾阴亏虚证、肾阳亏虚证、湿热下注证4型。

1.2.2西医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中的标准[1]确诊。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不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颈呈现糜烂样改变,或有黄色分泌物覆盖子宫颈口流出,也可表现为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肥大。

1.2.3宫颈糜烂分度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中的标准制定。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分为3度,轻度(Ⅰ度):指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Ⅱ度):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Ⅲ度):指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1.3 治疗方法

宫糜散组成:紫草20g、黄柏20g、金银花30g、苦参30g、白矾30g、冰片20g、儿茶30g、青黛30g、硼砂30g。将上述药物高温干燥后共研成细粉末,装入无菌玻璃容器内备用。患者于月经干净3~7天开始上药。取膀胱截石位,医生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窥阴器暴露宫颈,消毒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宫颈及阴道穹窿的分泌物,然后用消毒干棉球蘸干,将“宫糜散”1g左右(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稍增减),均匀地喷涂在糜烂的宫颈上,并覆盖带线消毒干棉球一枚。医者使用窥器动作要轻柔,避免碰撞糜烂面。每3日上药1次,5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并保持外阴清洁。用药期间偶有少量褐色或黄色水样分泌物排出,不影响继续治疗。

1.4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子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恢复弹性。显效:自觉症状减轻,轻度宫颈糜烂面积缩小≥50%,中度糜烂转为轻度糜烂;重度糜烂转为中度或轻度;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轻度宫颈糜烂面积缩小<50%,中度、重度糜烂面积缩小不足轻度,或糜烂面积无变化。无效:自觉症状未消失,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 使用自拟宫糜散治疗带下病各证型患者的疗效比较,其中治疗湿热下注证的带下病患者总有效率最高,见表1。

2.2 通过上述治疗1~3个疗程后,白带增多、性交出血、腰骶酸痛、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使用自拟宫糜散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轻度宫颈糜烂者14例,痊愈10例,占71.5%;显效2例,占14.2%;有效2例,占14.2%;无效0例,占0%。中度宫颈糜烂者32例,痊愈21例,占65.5%;显效4例,占12.5%;有效4例,占12.5%;无效3例,占9.3%。重度宫颈糜烂者14例,痊愈3例,占21.4%;显效4例,占28.6%;有效3例,占21.4%;无效4例,占28.6%。总有效率88.3%。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带下病”范畴[2]。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湿邪流注下焦,导致带脉失约、任脉失司所引起,而水湿内停多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其中外湿则多由湿毒相感所致。治宜燥湿固肾,清热解毒,化腐生肌[3]。本方由紫草、黄柏、金银花、苦参、白矾、冰片、儿茶等药物组成。其中紫草为君,《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善治痈肿疮疡糜烂等症。黄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女子漏下赤白”。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佳品,善解血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热毒血痢、阴疮湿痒等功效佳。白矾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止血等作用,外用有消炎、收敛、防腐等功效。冰片可消肿止痛,防腐止痒,为疮疡之要药。儿茶外用可收湿敛疮生肌。全方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祛腐生肌、消肿之功效。笔者将本方药物碾细均匀喷涂于宫颈表面,使药物协同作用于子宫颈局部,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贯经络,祛腐生肌,从而促进局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辛,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5-257.

[2]熊青.中医药治疗宫颈糜烂近况[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06):351-353.

[3]陈碧川,戴卫波,王小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141-144.

论文作者:林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自拟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临床疗效体会论文_林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