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高压团注中的优势论文_谭清华刘国庆邓先余

谭清华刘国庆邓先余

重庆万州三峡中心医院CT、MR科重庆404000

作者简介:谭清华(197111-),女,重庆万州,大专,毕业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从事护理工作21年,现任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刘国庆(1969-),女,学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高压团注中的优势。方法:将行CT增强扫描的50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67例)和B组(235例),A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B组患者使用蝶形头皮针。比较两组间对比剂外渗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间对比剂外渗率(22%与157%)、一次穿刺成功率(959%与877%)及一次增强成功率(974%与8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蝶形头皮针,能降低对比剂外渗率,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增强效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The advantage of 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in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Tan QinghuaLiu GuoqingDeng Xianyu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dvantage of 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in CT enhancement scanning.Methods A total of 502 patients underwent spiral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267 cases)and B group(235 cases).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was applied in the A group,while butterfly scalp needle applied in the B group.Exosmotic ratio,achievement ratio of first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and achievement ratio of first time punct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Exosmotic ratio(22%与157%),achievement ratio of first time puncture(959%与877%)and achievement ratio of first CT enhancement scanning(974%与902%)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01Conclusion In CT enhancement scanning,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was superior to butterfly scalp needle with decreasing the exosmotic ratios of contrast medium,increasing puncture achievement ratio and ensuring enhancement effects.

【Key words】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contrast medium exosmosis

【中图分类号】R18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12-02

CT增强扫描对于发现平扫易漏诊病变及确定病变性质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均使用多排螺旋CT及配套高压注射器,由于高压注射器注药压力高流速快,对比剂外渗率不仅较高,而且与图像质量相关,因此对穿刺针的要求较高。本研究旨在研究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高压团注中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50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B组患者使用蝶形头皮针。A组267例,其中男128例,女139例,年龄15~78岁,平均336±83岁。B组235例,其中男109例,女126例,年龄12~88岁,平均401±97岁。所有病例检查前碘过敏实验阴性。

12检查设备及对比剂:采用德国西门子DefinitionAS+128层螺旋CT机,Medrad 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

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370注射液,碘海醇300注射液,碘佛醇注射液。对比剂剂量15~2ml/kg体重,注射速率根据患者年龄、血管状况而定,一般3~5ml/s。

13检查方法:选择上下肢较粗、直、弹性好的浅静脉进行穿刺。

A组在治疗室按留置针穿刺法要求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连接吸有生理盐水5ml的注射器固定留用,轮到病人检查时,摆好体位,将留置针外连接管连接高压注射器连接管。

B组患者在扫描床摆好体位后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充分固定,然后连接至高压注射器连接管。

扫描前两组患者均注射生理盐水20ml观察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排尽高压注射筒及螺旋管内的空气,注射局部有无肿胀、疼痛等。观察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

14评价标准:对比剂外渗:穿刺成功,推注生理盐水无渗漏,增强扫描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对比剂渗漏到血管外,引起注射局部疼痛及肿胀。

一次穿刺成功:进针后未见回血,在未退出皮下的情况下,稍改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方向,在2次之内试穿成功者,或一次穿刺见回血后推注药液无渗漏。

一次增强成功:参照《医学影像学质量控制与管理》[1]标准,只经过一次扫描即可进行影像学评价。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见表1。

3讨论

可靠的静脉穿刺工具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防止对比剂外渗、保证CT增强效果的关键。穿刺成功是CT增强检查最基本条件,只有穿刺成功,对比剂的注入才成为可能。对比剂皮下外渗是高压注射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其高浓度、高渗透压可使局部组织发生毒性作用,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肿胀,重则可使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对比剂外渗达一定量,不仅影响图像质量,而且影响疾病的诊断。

本研究B组患者均在扫描床上进行穿刺(防止摆位时穿破血管),通常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体位欠佳及心理紧张等给护士穿刺带来不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从而增加对比剂外渗率,进而影响增强效果[2]。其次,蝶形头皮针针头为不锈钢材质,质地坚硬,针头为标准斜面,相对较大,穿刺时极易刺破血管壁引起渗漏。另外,蝶形头皮针针头短而坚硬,稳定性及顺应性差,故在高压团注时,射入血管的快速高压对比剂冲击血管壁引起血管痉挛,同时引起针尖摆动,这种情况下,摆动的针尖极易刺破血管壁,特别是弹性差、血管脆、特殊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对比剂外渗[3,4]。本研究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7%,一次增强成功率为902%均低于静脉留置针组,对比剂外渗率为157%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均为上述原因所致。

静脉留置针具有以下优势:①静脉留置针具有针尖锋利、针管较软、针坐与留置针的起端成一“Y型”结构等特点,容易穿刺。②静脉留置针的钢质针芯直径小,针头斜面小而短,大大降低刺破血管的风险,其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管壁光滑平稳,在血管内有良好的柔软性及独特的弹性功能,与穿刺点血管壁衔接紧密,不易损伤血管壁引起渗漏。③静脉留置针套管长度为30mm,穿刺入皮肤及血管的有效距离长,稳定性强,针管不易滑动引起对比剂外渗。④静脉留置针套具有良好顺应性,能随血管形状和关节的屈伸而弯曲,不易穿破血管引起渗漏。⑤静脉留置针套管管壁薄,管腔大,具有一定弹性,可减少团注阻力,且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故不会因注射速度快、压力大而发生套管脱出血管外,造成对比剂外渗,故操作师可根据检查部位、器官及穿刺部位血管的情况,适当提高注药速度[4,5]。研究报道[6],在CT高压团注时,对比剂的速率决定血管内的密度峰值强度和到达峰值的时间长短。速率越快峰值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短,图像质量就越好。另外,静脉留置针组患者均于检查前30min在治疗室进行穿刺,护士和病人均拥有最佳体位、最佳心情,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造影剂外渗的机率,保证增强效果。本研究中,A组对比剂外渗率为22%,一次穿刺成功率959%、一次增强成功率974%,两组间对比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成功增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蝶形头皮针。

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①尽量由CT室护士为患者穿刺静脉留置针,病房留置针在静脉内用各种刺激性药物潜在静脉炎,高压团注易渗漏,同时病房留置针一般置入静脉不够长。②静脉穿刺时,尽量选择血管粗、直、弹性好、暴露明显,不受关节活动影响的血管进行穿刺。③根据不同穿刺部位选择不同的穿刺角度,一般15~30°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针尾稍压低角度。④力求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及在刚穿刺过的静脉下方穿刺。⑤穿刺成功后退针芯少许再送套管,避免送套管时针头穿破血管,套管要全部送入血管内,拔出针芯,针芯一旦拔出不可再送回。⑥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进入检查室,连接螺旋管,用手指固定在穿刺血管走形位置,感觉血管能否承受该高流速,并观察有无渗漏。⑦扫描完毕,嘱患者在候诊室休息30min,无不适,方可拔针离开。⑧对神志不清、昏迷、肿瘤多次放化疗等特殊患者,要密切观察[5]。

4小结

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中,静脉留置针较蝶形头皮针存在明显优势,能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防止对比剂外渗,保证高流速团注,获得清晰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常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怀军,刘建新.医学影像学质量控制与管理[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428

[2]张秀英,谭奕.静脉留置针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008,13(1):113114

[3]董金芳,孙雪东.深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患者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适宜技术,2011,14(9):30523053

[4]李华菊,李文珍.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高压增强注射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8):4344

[5]董颖.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6,26(6):4748

[6]盘洁英,黄媚君.造影剂注射速度对CT增强扫描效果的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2,9(2):1516

论文作者:谭清华刘国庆邓先余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高压团注中的优势论文_谭清华刘国庆邓先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