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丰台医院药剂科;天津301503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123225,2012-07-26,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治疗疗效的影响,探究不同给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9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研究对象,A组予以静脉注射,B组予以口服,C组予以雾化吸收,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症状消失时间、肺部X片改变等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研究,C组研究对象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速度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当进行小儿肺炎药物治疗时,通过雾化吸收的方式可以显著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给药方式;疗效;小儿肺炎;盐酸氨溴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医护人员逐渐明白同一种药物给药方式的不同,对于药物临床疗效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因此,根据疾病的不同,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就成为当今医学合理用药方面的重点内容。在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给药方式由注射、口服、涂抹和雾化吸收等之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还可以将其细分为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空位注射、肌肉注射、舌下口服和直肠滴入给药等多种。相关研究表明,采取合理有效的给药方式对促进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我院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小儿肺炎患者展开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比静脉注射、口服与雾化吸收三种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治疗过临床疗效的影响,并进行如下报道[1]。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患儿,并排除药物过敏患儿和有心肺肝肾功能疾病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肺炎,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研究对象。A组30例研究对象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为0.5~2岁;B研究对象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0.8~2.2岁;C组研究对象中,男22例,女8例,年龄为0.3~1.8岁。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感染控制、吸氧补液等常规支持治疗方式。
A组:予以A组30例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静脉注射给药的治疗方式。使用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123225,2012-07-26,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每日三次。
B组:予以B组30例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给药的治疗方式。盐酸氨溴索溶剂(国药准字H20123225,2012-07-26,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三次。
C组:予以C组30例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雾化吸收的治疗方式。使用超声波雾化技术辅助患者吸入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123225,2012-07-26,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每日三次。
所有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均停止使用其他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肺部X片变化情况,并根据治愈、显效、无效三种标准进行判断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不同给药方式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较,C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治疗方面,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口服、注射、涂抹和雾化吸收等几种,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疾病种类、病情程度和身体素质等因素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治疗效果[2]。不同给药方式的优缺点如下。
3.1口服
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具有简单方便、范围广的特点,并且药品的剂量和性状准确,适宜患者在进行简单疾病的自行治疗时使用。但是,这种给药方式也有着明显的缺点,首先,口服给药起效慢,药物必须经过肠胃的消化才能被人体所吸收,延缓了治疗速度;其次,部分药品疗效不明显,药品在进行口服吸收的过程中因为胃酸的破坏,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有很大一部分药力排出体外,无法被吸收;最后,药物在吸收过程中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严重时损害内脏器官。为解决上述问题,医学工作者研制了可以通过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两种给药方式,解决了吸收速度慢、效率低和损害内脏等问题,但这类药物使用方式复杂,且药物稀少,无法大规模推广[3]。
3.2注射
注射也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多见于门诊治疗。常见的注射方式有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空位注射三种,都具有起效快、吸收率高等优点,但长期使用注射给药方式有可能造成副作用或并发炎症,造成患者出现神经损伤、静脉炎等问题,且注射时会产生一定的疼痛[4]。
3.3涂抹
涂抹给药多见于外伤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于过敏患者使用涂抹给药有很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治疗效果,影响临床疗效。
3.4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其通过特定的仪器将药液以气雾装喷出,患者由呼吸道吸入。这种治疗方式在进行呼吸道疾病、口腔和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时,疗效最为显著,不仅吸收速度快,利用率高,而且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但是,这种给药方式略显繁琐[5]。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小儿肺炎患者使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并进行对比,使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C组,其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三组间的对比可知,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在进行治疗时,能够充分发挥药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琼,唐梅,王俐.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1211:1.(2016-09-19)[2017-08-04].
[2]李海岳,李建汉,廖颖文,熊啟泰,岑成灿.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肺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35-36.[2017-08-04].
[3]严建佳.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4:547-548.[2017-08-04].
[4]雷延莲.不同剂型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影响的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2,4008:60.[2017-08-04].
[5]左银金.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临床合理使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3):177-178.
论文作者:刘俊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给药论文; 方式论文; 疗效论文; 研究对象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