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愁文化重构研究论文_张恪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愁文化重构研究论文_张恪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611800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0 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每天消失 80 到 100 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在物质文化大发展的同时,村落却如行将就木的老者,无声无息,渐渐湮没...... 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于是乡愁一词带着社会、人文概念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一时间,关于怎样重构乡愁、承载乡愁的乡村如何开发等内容的不计其数。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故土、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心理诉求,一种情感寄托的符号;也可表述为情景、生活片段或是行为习惯。文化重构即为文化的重新构建。即对于已有某个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于已有的文化现象再次认知。乡村振兴,关键要实现文明再生产,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对乡村文化资源有再认识再发展,从而实现振兴。

乡愁文化发展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家的重视,使不少远离家乡的漂泊游子写出思念、牵挂故乡的悲歌,从中产生的羁旅思乡诗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近代以来,过去灿烂的的农耕文明被贬抑为落后的生产力,二元体制下城乡的巨大差异和强烈对比,导致了乡村原住民不愿保存乡村记忆。当今,文化断裂、乡愁缺失已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留住乡愁,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市修补”,对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加强规划调控,留住城市特色“基因”的重要内容,也是2013年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任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需要找寻并建立存留乡愁记忆的场所,重新认识与评价乡愁文化,缓解城乡乡愁文化缺失危机,对地段、城镇、区域等不同尺度的空间规划思路进一步完善。

新时期乡愁文化的特性

乡愁是一种存在于原住民之间的集体记忆,通过一系列文献研究得出,乡愁文化的特性包括社会选择性。乡村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历史的不断演变,单个原住民的记忆可能千差万别,但就记忆的整个群体而言则会表现出一种统一,也就是其独一无二的社会性。乡愁文化具备动态演变性,它根据回忆中的难以忘却的某些场景,进行自我意识的重组重构,并不是简单的回忆与复现。这也是乡愁文化动态演变的具体原因。乡愁文化同样具备媒介依赖性。一方面是地域性集体性活动为原住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另一方面是非制度化的日常生活过程中点滴积累的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愁文化重构的关系

当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7年末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再次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了“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等战略部署,并进一步确定了实施乡村振笋战略的具体目标任务。会议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更要注重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我们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而乡愁的文化重构是文化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大力发展乡愁文化才能构建幸福美丽和谐乡村,为乡村振兴,村民脱贫致富助力。

新时期乡愁文化的演绎和重构

在全球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人重视“安土重迁”的历史成为过去,经历不断的迁徙与流动乡愁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体验和文化体验。现代人的生活流动不仅指地理空间角度上的移动,也使现代人形成了一种在抽象观念与具体实践上的特质。现代人一方面成为精神层面上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另一方面,许多人也开始通过创造性的方式,重构乡愁,试图重建身份认同和精神家园。

在消费社会,通过印刷术和媒介的力量,乡愁往往被转换成文本、形象、符号和景观等符号语言,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具备形式化、商品化、泛化的特点。另一方面传统村落记忆承载着文化传统和乡愁情感,具有文化规约、社会认同、心理安慰与心灵净化的功能。城镇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对中国乡村记忆带来不可小觑的巨变。电子科技、互联网技术等为人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乡愁构建已不再局限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感受,而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更是在当代发展为一种具备社会性、集体性的事件。

小结

目前乡愁在传承过程中古村开发与村民利益之间存在突出矛盾,一方面,村民传承乡愁的意识弱,且村民对生活水平的期望远远超过保持家乡原本风貌的自身觉悟;另一方面,乡愁载体发展方向的不明确、政府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乡愁载体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乡愁载体的发展方式忽视了村民的合理需求和感受等状况,亟需改进。

在乡愁文化的重构过程中,应更新和建立一种积极的乡愁观,跨越个人的情感维度,达到更高维度,将乡愁最为全人类群体的文化、传统、身份认同作为共有的记忆,它可以返照社会现实,而为个人意识所映照。

留住乡愁并不代表着拒绝发展,在延续乡愁的同时,注重保持古村原本风貌的重要任务。承载古村乡愁首先要充分考虑民意、体察民情,尊重和保留村民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正视村民合理需求,才能更好地带动村民自觉维护古村乡愁,防止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这也要求,政府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对现行保障制度进行细化和强化,在文脉延续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创新乡愁载体的发展模式,利用地方文化,发掘地域特色,通过健康产业带动乡愁活态化发展,最终实现古村乡愁的合理安放。

论文作者:张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愁文化重构研究论文_张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