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论文_陆海妮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论文_陆海妮

陆海妮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波塘镇荔村小学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每个阶段的计算都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我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重视估算、重视错题分析等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24-02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本文从加强计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估算,重视错题分析,引导学生克服马虎的毛病等几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阐述。

一、感知不准确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8”,将“24”写成“42”;把“+”写成“×””。

2.习惯不好,粗心大意

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将“736”误写成“763”等。 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3.口算不强,基础较弱

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有的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4.算理模糊,张冠李戴

如:857-298=857-300-2=557-2=555,已经从 857 中多减2了,应该加上2。

5.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

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

6.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思维定势既有着积极的作用,又有着消极的影响。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则主要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受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则会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与独立性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见到不同的“8-6”之类的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得到“14”。

二、 注意力不集中

1.以偏概全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造成计算中不少的错误。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重点注意新学的方法,往往造成口算的错误,或者注意新学的知识点,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原来的知识点。比如:初学竖式除法,试商的时候往往出现忽略余数比除数小的知识点。

2.丢三落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计算出发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移下来。

三、学生缺少将计算技巧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农村小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在计算时只是单纯地进行计算,并没有留心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更没有想方设法将计算技巧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其融进生活中,学以致用。

当然,牵制着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的原因还有很多。总之,这些原因不仅困扰着广大的小学生,也令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也颇感困惑。为此,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训练,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在教学中渗入游戏

如:在“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中,我以游戏《机灵的小数点》出示,让学生玩乐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教学中,适时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计算时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看:即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抄错题目,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二想:确定运算步骤。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一拿到题就做,根本不去想它的运算步骤。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四则运算中:75+25×4和128-28×4这两道题往往小学生是先做加法和减法,后做乘法。在计算四则运算前应先想一想四则运算的法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看清每一个步骤,这是正确计算的关键。

三算:低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3.引导学生克服马虎的毛病

本来不该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目却看错了,本来不该丢题却少答了一道题。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这时我们该怎样克服马虎的毛病呢?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如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拉四,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即形成马虎的毛病。因此,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就要集中起全部精神,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当做完作业或答完卷子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地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再发生错误,眼睛要仔仔细细地看,精神要全部集中,一定把作业做对,把卷子答好,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毛病。

(3)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天,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克服自己遇事急躁、慌张的毛病,而最终取得良好效果。

(三)重视估算,培养能力

估算能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形成,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可以采用“估算——计算——验算”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让估算最终也能指导后面的计算。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这些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能靠一朝一夕,它是一个漫长,麻烦,细致,长期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论文作者:陆海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论文_陆海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