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虹

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医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与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住院期间经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60岁)250例,依据老年患者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NSAIDs组老年患者70例,非NSAIDs组老年患者180例,依据年龄、消化道症状及内镜下溃疡的部位、个数、大小指标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后,非NSAIDs组老年患者止血的总有效率达到94.4%,NSAIDs组老年患者止血有效率为71.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平均年龄和Hp感染史显著多于对照组老年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出血程度,以及性别、吸烟史、酗酒史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组老年患者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Hb较低,胃溃疡较常见、糜烂少见。NSAIDs服用时间越长,形成溃疡出血的几率越高。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临床应用较普遍的解热消炎镇痛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等[1]。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典型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目前使用NsAIDs的老年人明显增多,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也日益突出,且因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糜烂及多发性的胃部病变[2]。为降低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于住院期间经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60岁)250例,依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250例老年患者分为NSAIDs组(观察组)和非NSAIDs组(对照组),NsAIDs组老年患者70例,非NSAIDs组老年患者180例,依据年龄、消化道症状及内镜下溃疡的部位、个数、大小指标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因呕血和(或)黑便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并于住院期间经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60岁)250例。其中,男性患者140例,女性患者110例。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NSAIDs,将其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观察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B超、cT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老年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检查确诊。在NSAIDs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2.13±6.35)岁,发病前10d内服用过NSAIDs类药物(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去痛片、吲哚美辛等)。非NsAIDs组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5.13±4.25)岁,发病前10d内均未服用NSAIDs类药物,其中,有2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两组老年患者均行内镜检查,排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综合征、食管癌、胃癌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1.2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两组老年患者均不再服用NSAIDs类药物,同时,由医护人员为老年患者补充水、电解质、热量等。对250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在黏膜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对症治疗的措施,对于失血过多或休克的老年患者进行抗休克、纠正休克治疗。注意饮食卫生,禁止使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老年患者,不仅要采取内科治疗,必要时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无呕血及黑便发生;血压90/60 mm Hg以上(1mmHg:0.133kPa),心率60-100次/min;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降;胃液潜血阴性。好转:用药36-72 h内呕血、黑便停止;心率、血压稳定。无效:用药后72 h呕血、黑便持续存在;心率、血压出现波动,或需外科或介入治疗。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实施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NSAIDs组老年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黑便和呕血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NSAIDs组中胃溃疡所占比最高,糜烂最少,在非NSAIDs组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比最高,复合型溃疡最少。NSAIDS组老年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NS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NSAIDS组老年患者HP感染史、吸烟史、酗酒史例数,显著多于。NSAIDS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阿司匹林于1898年作为第一个NSAIDs问世以来,多年的历史。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来阻断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起到抗炎、镇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肿瘤及脑损伤等作用[4]。作为非类固醇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NSAIDs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老年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止痛的功效。NSAIDs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大约有10%-25%的病人容易出现消化性溃疡,小于1%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弱视、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病症,长期口服NSAIDs的患者肾脏疾病发生的风险率是普通人群的2.1倍;血液疾病,部分NSAIDs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上述不良反应,患者大多都能耐受,且停药后就可消失。但是,根据临床发现,与NSAIDs相关性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逐渐增多,这也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5]。

本研究根据老年患者发病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250例老年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结果表明,在经过对症治疗后,非NSAIDs组(痊愈125例、好转45例、无效10例)的老年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达94.4%,NSAIDs组(止血痊愈39例、好转11例、无效20例)的老年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仅为71.4%,两组患者情况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NSAIDs组老年患者HP感染史、吸烟史、酗酒史例数,显著多于NSAIDS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的老年患者,其本身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且通常无典型的消化道症状,而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因此,对服用NSAIDs老年患者要高度警惕,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必要时适当加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本研究结果表明,未服用过NSAIDs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要

优于服用过NSAIDs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因NSAIDs导致的老年人上消化道感染的认识,控制对该药物的用量。

参考文献:

[1]卢东红,唐星火,林莉,赵春菱.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04:590-591.

[2]杨勇辉,陈国兴,朱文通.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外医疗,2014,15:65-66

[3]莫洁庭.田峰.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55-156

[4]陆兴俊.李静.赵太云.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5.36(7):869-870

[5]何艳杰.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180-181

论文作者:张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