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例研究中捕捉“视角”的六种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六种论文,视角论文,策略论文,数学论文,课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在教育中、通过教育并为了教育”的研究,因为它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它使一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首先以“课例”为载体,但要将它提升到“研究”的高度,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如何捕捉研究的“视角”是开展课例研究的第一步。下面结合数学学科谈几种捕捉“视角”的有效策略。
一、“放大镜”策略——以小见大,深度挖掘
作为一线教师,虽然天天从事着课堂教学实践,但如果没有研究的意识,就会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题材“视而不见”,上课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别小看课堂,它有一千个问题可研究,有一千篇文章可写。”只要我们用“放大镜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就能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优点与不足,就能将课堂中鲜活的“研究资源”加以挖掘放大,从而捕捉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课例]一位教师出题让学生口算,因疏忽,将“40+(18-9)”写成“40+(8-9)”。教师正向学生表示歉意时,一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这样出也可以做,8-9不够减,少1,只要在40里面去掉1就行了。”紧接着又有学生说:“我想老师是在考我们退位减法,8-9不够减,从40里借1个10,18减9等于9,30加9等于39。”“40+(8-9)其实就是48-9。”……教学中一个不经意的失误,多么小的一个切口,却能挖掘出一篇大文章。我们可以从这个小小的课例片段中展开深入研究:为了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给学生提供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不多也不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吗?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去另辟蹊径解决问题吗?等等。
二、“反光镜”策略——瞻前顾后,及时反思
教学犹如行车,需要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才能一路顺畅。因为课堂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小社会”,它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教师心中要有一面“反光镜”,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要随时反照、及时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方向(8个方向)”一课,就是运用了“反光镜”策略,捕捉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连续性的行动研究,进行多次“尝试、反思、改进”,找到了使学生最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其研究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教师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在试教时发现,例题学生容易掌握,但在练习中随着参照物的改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辨别方向时发生了错误。这位教师及时反思后认为,备课中成人觉得很容易的,学生有可能还是“够不着”。于是,他就改变了教学顺序,把后面制作“方向板”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让“方向板”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一根“拐杖”。在第二次试教中,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方向板”准确辨明方向,但有一些学生不知道“方向板”的中心该放在哪个地方,还不太会使用“方向板”。教师发现这一障碍后,在课中快速反思原因,找到了对策:一是指导学生找到每种问题叙述中的“参照物”;二是帮助学生建立“参照物”“自我”及“方向板”的同一性,即明确“参照物”的位置就是自己所在的位置,也是“方向板”中心所在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改进,接下来的教学,师生相处得非常融洽,行动研究取得了成效。
三、“三棱镜”策略——透过现象,解读理念
近年来,各种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日渐增多。在追寻名师成功轨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这些名师都有模仿和学习他人、博采众家之长的成长历程。由此可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是成为一个好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在借鉴名师优秀课例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三棱镜”策略,通过对充满灵气的课堂现象的“折射”,解读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先进教学理念,从而通过借鉴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一位名师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放学时,小红的作业本不小心被小明装进书包带回家了,小红要做家庭作业必须拿回作业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学生顿时议论开了,有的说让小红去小明家拿,有的说小明要把作业本送到小红家(理由是小明拿错了,而且他是男生)。教师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又动起了脑筋,先是认为让两人在某一地点接头,后来发现这样做太浪费时间(先到的一方要等另一方)。于是又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最合理。接着,教师告诉大家小红和小明的速度以及两家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计算相遇时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运用“相遇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最佳选择,从而主动建构起“相遇问题”的有关知识。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一些鲜活的理念: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事件,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体现了“教学内容情景化—情景内容生活化”的新理念;②问题的产生,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对选择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引发对“相遇问题”的深刻领悟,体现了“生活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探究化”的新课程理念。
四、“哈哈镜”策略——剖析失误,引以为戒
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力求做到准确完善,但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这就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表现之间经常会出现一定的落差,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预设未生成”而走向“强行灌输”和“被动接受”的尴尬结局。出现失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教师要以此“课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刻剖析,研究产生“变形”的原因,并引以为戒,提升后续教学行为的合理性。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某商店一种商品现在的单价是120元,比原来降低了3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全班竟然有一半多的学生出现了“(120-30)÷120”的错误。课后,这位教师在同行的帮助下,对教学过程展开了剖析:为了使学生能熟练解题,他在教这类应用题时,直接将“套路公式”教给学生,即“(大数-小数)÷小数=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大数=少百分之几”,然后进行大量的程式化操练,而没有引导学生去深究公式的来龙去脉。学生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公式的意义和作用,只能死记类型、死套公式,而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上述这种生搬硬套的错误。这位教师通过对该课例的研究,获得了经验教训,在另一个班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并让学生经历思考与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学生学得灵活多了。
五、“广角镜”策略——多种教法,对比研究
课例研究,除了可以对一个课例本身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外,还可以将相同情境或同一教学内容的几个不同课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获得新的发现。这种类型的课例研究,需要教师采取“广角镜”策略,广泛捕捉对比课例的素材,进行多种教法的“比较研究”。
[课例]笔者就“小数的性质”这节课收集到三种不同的教法。教法A: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小数的性质”,然后向学生解释“小数末尾”与“小数点后面”的区别,接下来进行大量的基本与变式的巩固练习;教法B:教师出示0.1,0.10,0.100,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小数添上0或去掉0,大小不变,并借助教具向学生讲解为什么相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教法C:创设一个童话情境,让学生从该情境中提出猜想,然后通过个人和小组的探究活动来验证猜想,让学生自主发现“小数性质”的本质内涵,最后通过反思交流,对“小数的末尾”和“小数点后面”这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深刻的辨析。对比研究上述三种教法,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一些认识:教法A由于结论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悟和体验;教法B已经开始注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习知识,但这个过程是由教师直接讲授来进行的,由“听过程”取代了“听结果”,失去了对“过程”探索的意义;教法C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目标,着力于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在达到“知识与技能领域”目标的同时,使“过程性目标”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初步学到了“猜想—验证—反思”这一问题解决的方法,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六、“望远镜”策略——跟踪研究,形成专题
为了深化课例研究,教师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应该开展一些指向未来的、有目标的行动研究——“试验研究”,它是一种有专题、有方向、有目标的研究,面向教育的未来,根据专题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主动干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望远镜”策略,及时捕捉这类站得高、看得远的课题,提升研究的层次。
[课例]为了进行“探究学习实效性”的专题研究,笔者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例,设计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探究”形式:①观察中发现——提供长方体模型,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学具的观察,直接发现事物的特征;②操作中发现——提供6个长方形塑料片、12根小棒(有接孔)等材料,让学生组装一个长方体,在组装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面、棱、顶点”方面的规律;③试验中发现——提供长方形塑料片(远远多于6个)、小棒(远远多于12根)等材料,让学生从中选择所需部分,通过“试验”“筛选”等活动,创造出一个长方体(有多种组装法),在组装过程中发现长方体的各种特征。将这三种方案分别放到三个基础相当的班级中去试教,另外再抽一个班级,将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实施③②①三种方案,然后通过课堂现场观察(并录像)、课后测试以及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问卷等一系列跟踪研究,对收集到的多个课例进行分析、综合,我们获得了以下一些规律性认识:如果都采取难度较大的探究形式,一批中下生不但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连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大打折扣,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对于优秀生来说,对低层次的探究活动不感兴趣,他们只有经历了“披荆斩棘”式的探索之后,才能满足挑战的欲望;而对于中下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帮扶式”的探究活动,特别对于后进生,哪怕是成人给他们铺好了路、搭好了桥,但只要是他们自己“走”的,最终的结果是自己获得的,就是有价值的。因此,该研究认为,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富有成效,要采取“分层探究、多层发现”的策略。当然,对某个学生来说,随着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变更探究的层次和形式。
课程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而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而“课例研究”以叙述的方式蕴含着教师对教学经验的重构,引发教师教学实践的自觉变革,进而使专业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