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产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冶金机械设备作为进行生产的基本工具,运行环境恶劣,故障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更加难以避免。设备的故障会影响生产效益甚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各企业高度重视冶金设备维修及管理,但是由于维修能力有限、缺乏科学规范的维修管理手段,维修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各企业仍需仔细分析目前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一、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和劣化
1、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
在冶炼的过程中,冶金机械设备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冶金机械设备的损耗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无形损耗,即机械设备过时、功能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而造成的损耗;二是因磨损、撞、碰而造成的损耗。一旦机械设备受到损耗,其自身的功能精度必将随之逐步丧失。而引发冶金机械设备损耗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冶金机械设备的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在平常的运作过程中未注重维护与管理,只是一味强调产值和生产效益,而且冶金生产的工艺通常比较繁琐、生产任务也比较繁重,大部分冶金机械设备往往需要超负荷作业,导致湿度与温度远远超过了机械设备的标准工作环境要求,这样便会加快冶金机械设备的老化,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
2、冶金机械设备的劣化
冶金机械设备的劣化主要是指设备在运行或搁置期间,其功能渐渐丧失,或者相比于同种新型机械设备,其性能与功能明显落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冶炼技术要求。补偿冶金机械设备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直接更换旧设备,用全新的机械设备来取代损坏的旧机械设备,此种补偿办法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在运行期间及时地进行维修,以达到局部性补偿的目的。此种局部性的补偿只需投入较低的补偿经济成本,具有较好的环保价值与经济价值。一旦机械设备出现劣化现象,则必定会严重削弱设备的技术功能精度,而且较之同种的全新设备,劣化的设备在技术方面要差得多,从这个层面来说,此种设备的劣化属于技术性的劣化。
二、冶金机械设备维修方式
1、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主要指的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在冶金机械设备维修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重视日常的检查和维修,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促使冶金机械设备处于相对良好的运行状态。②进行预防性检查,如果发现冶金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异常,要对其进行精准检查,然后定点检查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冶金机械设备开始出现故障征兆,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和解决。③要充分落实定期维修计划,充分实施维修性工作。
2、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主要指的是当冶金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维修和管理。这种维修方案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为了使冶金机械设备故障隐患得到消除,需要准确定位故障位置,与冶金机械设备具体故障类型之间进行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维修。例如,一些环保除尘机械设备具有高负荷和重载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油膜损坏、轴瓦结构产生扭曲和变形,甚至导致轴瓦出现损坏,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机械设备运行时所处的状态,对其进行科学检查和事后维修。
3、预知维修
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事后维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会增加企业的事故成本,但进行预防性维修又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过修现象,会增加企业的备件成本。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机械设备的长期使用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预知性维修,主要是指在冶金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对冶金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有效检测,对故障进行自动报警,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相关故障,并且能够进行联系检测。这样就能帮助工作人员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而对机械设备故障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维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冶金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1、及时有效地做好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使用冶金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制定科学的维系管理方案。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设备检修属于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日益成为了完成全员管理维修体制的表现形式。在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过程之中,不同主体应当明确其工作职责,让维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完成维修工作,并且进行操作岗位日常点检。除此之外,还需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及时发现设备中的安全隐患,并作出快速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2、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管理
在整个冶金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机械设备的系统安装,其会影响到正常合理的投产,还有设备系统是否可以符合质量要求、种类要求、产品的质量等级以及管理费用消耗等。冶金机械设备大多都是重型设备,而且生产工作较为复杂,任务繁重,所以生产流程必须全面机械化,在战略战术和施工技术上都应当体现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当体现更高的科学性,唯有这样才可以使安装配置的设备符合生产标准和设计需求。
3、加强冶金机械设备的润滑管理
因为冶金工业生产自身的特性,工厂所配备的机械设备一直都在极高的温度环境下,所面临的条件十分恶劣。如果要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就需要加强润滑管理。这个环节对预防摩擦、降低机械设备各个机件之间的磨损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因为摩擦所引起的故障。所以,应当根据冶金设备的主要构造和零件之间的摩擦特征,进行全面的思考,选择需要应用的润滑材料和方法。
4、提高预知维修能力
虽然预知防修难度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预知判断能力的提高,实现冶金机械设备的预知维修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提高对预知维修的重视程度,增加对预知防修的经费投入。引进更加先进的监测报警装置;对关键零部件及故障易发部位进行显著标记和重点监测;并且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进行详细记录、将故障进行分类总结以及深度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不光能使用设备更能懂得设备的工作原理并且将人员分工更加细致化。总体来说,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预知能力的维修至关重要,只有逐步提高预知防修能力、提前排除设备故障、才能把人财损失降到最低。
5、不断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首先从安装到检修、日常保养,对于关键零部件部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跟踪体系,包括故障次数、故障表现、故障原因分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人员流动而造成对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控信息的丢失,能够实现对关键部位的持续监督。其次对于设备的使用、维修、检修、保养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又可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设备运行状况透明化、减少安全隐患。最后对于设备故障问题,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分类总结、形成专门的档案记录,并且定期对于生产运营人员、检修人员甚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结束语
冶金机械设备是冶炼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创新化、合理性的管理,才能使得这些冶金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使冶炼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为冶炼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提供推动力量。同时,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创新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在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军昌.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策略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31.
[2]刘方杰.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4:176-177.
[3]张磊.关于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38.
论文作者:常露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机械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