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方面的观点看九种定义与解放的关系_释迦牟尼论文

试论九定与解脱的关系——依说一切有部的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观点论文,关系论文,依说一切有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定的范围界定

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只提到八定(三摩钵底/samāpatti)即四禅定(dhyāna-samāpatti)和四无色定(ārūpya-samāpatti)。到了毗昙佛教时代,说一切有部却在八定基础上提出了八根本(maula)定、八近分(sāmantaka)定和中间定(dhyānāntara)的理论。每一根本定之前又有一个近分定。靠近初禅的近分定有个特别的名字叫“未至定(anāgamya-samāpatti)”。而中间定是被安排在初禅根本定到第二禅近分定的中间。这里所说的“九定”是指四禅、前三无色根本定,再加未至定和中间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定”不是指“三摩地(samādhi)”。虽然“三摩地”和“三摩钵底(samāpatti)”这两个梵文字在禅修理论上是同义词,有时两个字都可译为“定”,但从字形结构上和义理上还是有区别的。

梵语“三摩地/samādhi”是前缀“sam”加ā和字根√dhā组合的阳性词,原意是放在一起的意思,在佛教经典里解释为“心一境性(cittasyaikāgratā)”。根据说一切有部的观点,“三摩地”是十大地法之一,我们每时每刻心的生起都离不开它。也正因为有了这个“三摩地”,我们才可以学习、工作等等。梵文“samāpatti/三摩钵底”是阴性名词,由前缀“sam”加ā和字根√pad组合而成,有“获得”、“聚集”等义;在阿毘達磨教义里有“平等(samatā)”之义,即这个法能令心平等和令大种(地、水、火、风)平等,这也就是使身心安宁、平静的一种禅定境界。

玄奘法师为了区别梵文“三摩钵底”与“三摩地”,有时就分别译为“等至”与“等持”。在《大毘婆沙論》中,这两个字有了明确的区别,有人认为:“等持”以一物为体,而“等至”以五蕴为体,①“等持”在缘境时是一剎那生灭,而“等至”在缘境时有相续性和连贯性。②当我们谈到四禅和四无色定的时候,这个“三摩钵底”可以是“三摩地”,而谈到二“无心定(samāpatti)”的时候,③这个“三摩钵底”就不可以是“三摩地”,因为这两个定是无心的,如果到了无心的时候,就不能有心所法“三摩地”的生起。这里有四句分别:④

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即无想定和灭尽定);

有“等持”非“等至”,谓不定心相应等持(即欲界散心相应之等持);

有“等至”亦“等持”,谓一切有心定(即四禅、四无色);

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谓除前相(除前所说,其它一切法都不是等至和等持)。

这个“三摩钵底/等至”在英语中通常译为“attainment”或“equipoise”,也有少数人译为“trance”,而“三摩地”则英译为“one-pointedness of mind”或“concentration”。在此文中,我们要探讨的“定”主要是指等至或三摩钵底,但从同义词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是三摩地,是一种心缘境持续不断的三摩地。

据佛经记载,修行者要获得证悟和阿罗汉果,就必须至少要依靠前面的七个等至(四禅和前三无色定),⑤但说一切有部认为,修行者只要依靠九个等至中的一个(前七?加未至定和中间定)就可以证得罗汉果。最后一个等至——非想非非想定,不可以作为证悟、获得解脱的基础,因为在此定境中没有无漏道。没有“定”,修行者不可能获得证悟、解脱、涅槃。在这些“定”中,虽然在修习次第上四无色定要比四禅高,但从它们的功德和特征上来看,四根本禅就比近分定和四无色定更殊胜。因此,我们在佛经中看到,佛陀屡屡向弟子们强调四禅修习的重要性,包括佛陀以及他的弟子们也多以四禅作为主要的修习对象。这样就使得“禅”在佛经里出现的频率也远比“无色定”高。

二、四禅与四乐通行的关系

四禅是趣向涅槃的乐通行(或译为/易行道)。修行者要证得涅槃就必须要通过一条道路,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到达最高境界的涅槃。根据说一切有部的学术观点,通向涅槃的道路有四种:(1)加行道(又称方便道,谓为求断除烦恼,而行预备性修行);(2)无间道(又称无碍道,谓直接断除烦恼之修行);(3)解脱道(谓已自烦恼中解脱,证得真理,获得解脱之修行);(4)胜进道(又名胜道,是指解脱道之后修其余殊胜之修行,以完成证悟的阶段;是增进定慧的时期)。“道/mārga”在梵文《俱舍论》中是这样解释的:

直译:道(mārga)又叫通行(pratipad)由此能趣向涅槃故。通行有四:苦迟通行、苦速通行同样,乐也有二种[即乐迟通行、乐速通行]。⑦

这里很清楚,“道”与“通行”是同义词,而正真能通往涅槃的“道”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道”或“通行”在巴利文中也处处提到,如《Dīgha-nikāya/长部》所说:

译文如下:

复次,大德!世尊于诸“通行”说无上法。此“通行”有四: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此中,“苦迟通行”者,谓通行下劣,具有苦难与迟钝二义。“苦速通行”者,谓通行下劣,具有苦难故。“乐迟通行”者,谓通行下劣,具有迟钝故。“乐速通行”者,谓通行殊胜,具有易乐和敏捷二义。大德!此为于诸通行之无上[法]。

在汉译经典中,这个梵文“Pratipad”(巴利文“”),玄奘译为“通行”,真谛译为“行”。有时也被译为“行迹”、“正行”、“行”、“道”、“道迹”等等。⑨《大毗婆沙论》中解释说,“通谓通达,行谓行迹,能正通达趣向涅槃”。⑩鸠摩罗什译的《成实论》也认为有四道:“苦难行道,苦易行道。乐难行道,乐易行道。”这里的“苦”与“乐”是以“定行道”与“慧行道”来分别,得“定行道”是苦,得“慧行道”是乐。“难”与“易”是从根性的钝利来分别,钝根者难,利根者易。也就是说,“难”与“易”,“迟(dandha)”与“速()”都是从人的通智()上来讲的,就如读书一样,有些人看一遍就能很快地理解,而另外有些人就要慢一些。从上面巴利文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前三通行都是下劣的,唯最后一种是殊胜的“通行”。

世亲在《俱舍论》(11)里解释说,四禅的加行道是“乐通行”,因为它们具有禅支和止观均等的功能。修行者入四禅,不用加功用行;而在其它阶层,未止定、中间定以及前三无色定,这个道是“苦通行”,因为它们没有禅支,又不具足止观均等的功能,所以行者要加功用行才能进入。这里所说的不具足止观是指,在未止定和中间定时,观强止弱,而在无色定时止强观弱。

根据《大毗婆沙论》,此四“通行”是依禅定层次(地)、众生的根性、和人(补特伽罗)的不同而建立的。(12)

1)依未至定、中间定以及前三无色定修圣道者有两类:那些根钝的行者所修的圣道叫做“苦迟通行”;而那些根利的人所修的圣道叫“苦速通行”。2)依四禅修行的修圣道者也有两类:根钝者所修圣道叫“乐迟通行”;根利者所修圣道叫做“乐速通行”。3)依五地(未至定、中间定和前三无色定)修习圣道者有两类圣者:对于那些通过听闻佛法而生起信仰的修行者(随信行/raddhanusārin)(13)、和那些以信为首而获得信胜解的圣者(adhimukti)以及那些要依靠好的时机和因缘而入道的解脱圣者(时解脱samaya-vimukta)(14)所修圣道叫做“苦迟通行”;而那些有利根性,能自思惟法性,趋向圣道者(随法行/dharmānusārin)和那些有利根智慧,自见法性真理的圣者(见至)以及那些有利根性,不必等待好时因缘,能随意入定解脱烦恼的圣者(不时解/asamaya-vimukta)者所修圣道,名“苦速通行”。

1)依四禅修习圣道者也有两类圣者: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者所修圣道名“乐迟通行”;而那些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的圣者所修圣道,名“乐速通行”。

列表如下:

所依处禅修者

四通行

五地 钝根行者苦迟通行

根利行者苦速通行

依四禅钝根行者乐迟通行

根利行者乐速通行

五地 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 苦迟通行

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 苦速通行

依四禅随信行、信胜解、时解脱 乐迟通行

随法行、见至、不时解脱 乐速通行

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行者修行证悟的速度是根据个人的根性所具有的通智()来决定的。钝根者理解佛法、获得真理的速度比较缓慢(dhandha),根利者就相对较快()。然而对于所行之道,或修禅的不同层次(地),就有苦与乐,难与易之别。也就是说五地属于“苦通行”,或难行道();四禅是“乐通行”,或易行道(sukkhā pratipad)。如果修行者通过四禅来修习圣道就会更容易获得证悟,达到涅槃的境界,而通过未至定、中间定和前三无色定就要难些。说一切有部所做出的这种阐述,也许因为佛陀自己是依“乐速通行”的四禅而悟道和入涅槃作为依据的。

三、佛依乐速通行而证悟

说一切有部认为在四“通行”中,佛是依“乐速通行”的第四禅定,远离烦恼染污(),灭尽有漏(sāsrava),断生死因,入正性离生(samyaktva-niyamāvakrānti),成正等正觉,证得圆满佛果的。在《大毗婆沙论》中,毗婆沙师引用佛经来证实:

鬘母一时来诣佛所,作如是问:“世尊依何通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佛告鬘母:“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依乐速通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尔时鬘母便设二难:“世尊往因六年苦行,乃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言依乐速通行?”佛言:“愚人!我不因彼六年苦行证大菩提,弃舍彼已受食乳糜,然后依止乐速通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15)

上述引文不知出自何部经,查阅汉文和巴利文佛经,好像也没有发现完全相应的片段。但这毫无疑问,根据汉、巴经典,佛陀的确不是因为“苦行”而证得菩提的。他的六年苦行生活让他身心憔悴,以至于在尼连禅河浣洗蓬头垢面时,竟不得不攀援树枝,勉强上岸。当他喝了村妇施舍的牛奶时,顿有所悟,放弃了他以前的苦行生涯。《杂阿含经》对此描写得很逼真:

苦行于六年 极受诸苦恼

知此非真道 弃舍所习行

大圣于此中 受二女乳糜

从此而起去 往诣菩提树(16)

在其它经典中也处处记载佛陀悟道和入涅槃都是从第四禅进入的。所以从此可求证,“世尊依止乐速通行入见道等,以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17)乃至得菩提故”。(18)这里应注意的是,除了独出独觉(或名麟角喻独觉)在修行悟道方面和佛一样,其他的圣者,如声闻和众出独觉(或名部行独觉)(19)就稍微有所区别,在修行的所依上不能确定。根据《大毗婆沙论》,在声闻乘中,尊者舍利子和大目连在修行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依“苦速通行”(未至定),入正性离生,但不同的是,舍利子依“苦速通行”,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依“乐速通行”,灭尽诸有漏。这是因为他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依第四静虑,灭尽有漏。而大目连依“苦速通行”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及灭尽有漏。这是因为他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依[前三]无色定,灭尽有漏,(20)因为第四无色定没有无漏圣道。这也就是说,舍利子侧重于修观(),所以他依第四静虑灭尽有漏,而大目连侧重于修止(),所以依前三无色定灭尽有漏。佛陀在某经中对梵志()说,第四静虑名“究竟迹”。毗婆沙师解释说,当时有婆罗门听说,佛陀具有一切智见(),而其他所有的佛也都是依第四静虑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这就表明第四静虑是“究竟迹”,是通向解脱和涅槃的最终之道。这个婆罗门想去试探佛陀,看他究竟是如何解释的,如果佛陀亲自说第四静虑是究竟迹,就表明他一定具有一切智见。所以他前来问佛。佛得知他的来意之后,就向他解释第四静虑是“究竟迹”。梵志听了解释之后,坚信佛陀具有一切智见。佛陀又进一步对婆罗门解释说:

第四静虑是如来迹,是佛所行、佛所习近,如野龙象,夏日中时,从稠林出。见地方所,其地沃润,花果茂盛,流泉浴池,其水清美,杂花映发,甚可爱乐。见已欢喜,以牙掘地而安其足。世尊亦尔,第四静虑行舍现前,掘尔焰地而安智足。应知此中如来迹者,说第四静虑究竟奢摩他;佛所行者,说第四静虑究竟毘钵舍那;佛所习近者,总说第四静虑究竟止观。(21)

这段文字非常优美地描述了第四禅的境界,行者在禅定中忽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茂盛的花草树木、清澈的泉水。这是如来迹、佛所行、佛所习近。而在巴利文的《中部》()(MN,i.181-182)中也说:四禅是如来迹(Tathāgatapada)。这三个术语都是同义词,只是在根据禅定的特点而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述。从“止”而言名“如来迹”,从“观”而言名“佛所行”。“止”就是梵文“奢摩他()”;“观”就是梵文“毘钵舍那(vipasyanā)”。“佛所习近”体现了止观均衡、止观双运的功用。第四禅的特点就是具备舍清净、念清净。虽然有美妙的定境,而行者的感受是非苦非乐的,非其它定境所能及。由于此定不为“八患”所能动,故又名为“不动定”。

四、佛陀及其弟子依第四禅入涅槃

佛不仅是依第四禅获得证悟,而且也是依第四禅而入涅槃的。在巴利语和汉语的《四阿含》中有很多经典都提到佛从第四禅入涅槃的事迹。例如,据巴利文《大涅槃经》(DN,ii.156)所载:(22)

于是薄伽梵即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无边处,从空无边处起入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起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起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想非非想处起入灭受想定(即灭尽定)。……

然后,薄伽梵从灭受想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想非非想处起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起入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起入空无边处,从空无边处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如来立即入于涅槃。

上述巴利文所记载佛入定的次第与汉语《阿含经》记载的相同。佛陀在入涅槃之前已三次进入第四禅:第一次是从初禅上升到灭尽定;第二次是从灭尽定下降到初禅;第三次是从初禅再上升到第四禅,最后出定,进入涅槃。而《大毗婆沙论》所记载的第二次入定的次序就不同。根据此论,佛入涅槃之前有四次出入第四禅,而且中间两次出入与上文记载完全不同,请见下文:

从灭受想定无间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想非非想处入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入空无边处,从空无边处入识无边处,从识无边处入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入空无边处,从空无边处入第三静虑,从第三静虑入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入第二静虑,从第二静虑入第三静虑,从第三静虑入初静虑。

可知,佛陀在中间两次出入定的次第都是顺超和逆超的,而汉、巴的《大涅槃经》所载的出入定的方式只是以顺和逆两种次第,而没有超越,其中第一次和第三次与《大毗婆沙论》所说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出入定相同。这里所谓“顺超”就从初禅往上跳至第三禅,从第三禅跳至第五空无边处,入其它定,由此类推。“逆超”是从第九灭尽定往下降到第七无所有处,乃至从第三禅降到初禅。这里的“超”只能是超一个“定”,因为距离太远而不能超两个。根据《大毘婆沙论》佛陀在涅槃之前曾行逆超定,为什么他要如此逆行超定,而不是顺行超定?这里有五种不同意见:(1)所有的佛陀本来就是这样入定、证涅槃的;(2)逆超入定是为了显示佛陀的定力自在;(3)为了显示佛陀能作难作之事;(4)为了显示佛陀的威力大;(5)为了入灭尽定。这是阿毗大磨论师的独特观点。

必须注意的是:根据说一切有部的观点,人不会在入定时死去,如入“灭尽定”和“慈定”的时候,有身体不坏,刀枪不入、水火不毁等特异功能。(23)只有在出定之后,人才会有可能死亡。修行者获得解脱,入涅槃也是如此。如佛陀首先四次入第四禅,最后出来再入涅槃。(24)但有人认为佛在第四禅定中入涅槃,而不是出定之后入涅槃,因为经中说世尊依不动寂静定而般涅槃,世间眼灭。(25)传统的毘婆沙师反对这种看法,认为佛先入第四禅,然后从此定出来才入涅槃。这里的“不动寂静定”是具有欲界无覆无记心相应之定,与第四静虑相似,所以叫“不动寂静”,佛陀依此定而般涅槃。为什么佛陀不依其它定入涅槃呢?这是因为前三禅不坚固,而第四禅属于坚固之定,所以特别依此禅入涅槃。对于佛陀为什么在涅槃之前要四次进入第四禅,《大毗婆沙论》有五种不同的观点,(26)但这些论说都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其观点。

五、四禅与四无色定的不同特点

从严格意义来讲,“禅”或“静虑”特指四禅,四无色定不可以叫做“禅”。然而,《清净道论》和其它巴利文注疏又有“无色禅(arūpa-jhāna)”和“八禅(a)”的说法,后期的汉语佛经也有几处出现过。近、现代很多欧洲佛教学者也不加分析地跟着用“八禅”或“无色禅”这样模糊不清的概念。(27)但在《五尼柯耶》和《四阿含》中并没有这样的提法,说一切有部论师也绝对反对这种说法,因为他们在概念定义上把禅(dhyāna)、等至或定(samāpatti)和无色(ārūpya)等都做了很清晰的区分。禅有[寂]静和[审]虑二义,所以玄奘多将此译为“静虑”,“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28)据《大毘婆沙论》所释:“静谓等引(samāhita);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禅和无色都是定/等至,但无色定不可以称之为禅,因为无色定有静无虑。(29)除此之外,四禅有很多不同的特点,而四无色定就少了很多。在此,谨就根据散见在《大毗婆沙论》中关于四禅与四无色的主要特点列表如下:(30)

四静虑

四无色定

五蕴为性四蕴为性(无色蕴)

有静有虑有静无虑

粗显明了易见微细相隐难见,难信

有三种定唯有一种无寻无伺

有三种受:喜乐舍唯有舍受

能断不善、无记二种结唯断无记,非不善

能对治不善结全无

能断见、修所断二结 唯能断修所断结

有四胜利(31)有一胜利

根、受、心所有多异相根、受、心所无多异相

能遍观、遍断结 俱无二义

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俱无二义

遍照智缘自、上、下地无遍照智能缘自、上,不缘下地

能具摄受四支五支;能发六通、具四通行、三种 不具备

变现、三明、三根、三道、三地、四沙门果、九

遍知道,见修二道、法类二智及忍智

依上表可清晰看出,四禅要比近分定和无色定殊胜得多。所以多数修行人喜欢修四禅,对四无色定不感兴趣,而不愿意入。虽然佛陀及其弟子多依第四禅获得证悟和最后涅槃,但佛陀还是希望弟子们修习四禅后,还要修习四无色定。如经中说:“如是四种增上心所,现法乐住。诸修定者,数数入出,应正了知。寂静解脱,超过诸色,四无色定,诸修定者,数数入出,应正宣示。”(32)这里的“增上心所”和“现法乐住”都是“禅”的别名。“应了知”指修习四禅的人要了知出入禅定的相状和特点,而不要有所错乱和误解;“应正宣示”是告诉修行者,虽然这四无色定没有多大功德但不要忘记,还要时常去修习它们。当那些行者修定熟练之后,就能达到顺超逆超,随心所欲,自由从定境出入。

七、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知,行者只要获得九种定(包括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禅和前三无色定)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通过出离三界烦恼而获得解脱。如果获得“定”,但没有出离三界烦恼,他将会转世到某一相应的天界。“定”是行者断除三界烦恼的基础。在这里笔者认为,乔达摩(gautama)的老师所获得的定与他自己亲自所证的禅定境界有所不同:前者不能彻底断除烦恼,而后者可以。因此,乔达摩离开了他的两个老师,而独自修习四禅定。依于此四禅定他获得了证悟。根据佛陀的教法,我们知道没有“定”就没有解脱和涅槃可言。在这些“定”或等至中,前七等至或九等至(包括未至定、中间定)在修行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第四禅,如佛和他的弟子都是以他们的身教和言教告诉我们,修习是获得证悟和走向涅槃的重要之道。然而,通常所有这些大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莲,掘多等诸大弟子都获得了所有这些四禅和四无色定,从而达到了定自在的境界。

注释:

①这里以“五蕴”为体是指在四禅时,而到了四无色定时,就应该以“四蕴”为体,因为四无色定中无物质性质的“色法”存在。

②《大正藏》卷27卷,第821页下。

③灭尽定与无想定合称“二无心定”,是心不相应行法之一。灭尽定唯有圣者能修此定,其目的是以止息想作意为先而求静住。无想定()为凡夫及外道所修,即他们错误地相信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为真实解脱,为求解脱而修此法,即以“出离想”作意,令心、心所法灭之定,故称为“无想定”。此二定皆依于欲界或色界之身起,其不同之处是无想定以第四禅而起,而灭尽定以非想非非想处而起。

④《大正藏》第27册,第821页下。

⑤《大正藏》第27卷,第929页中,第817页上至818页中。

第382页,第7至9行。

⑦参见真谛译:“复次此道有时说名行”由此行至涅槃故。此行有四种:如经言。有行苦迟智、有行苦速智、有行乐迟智、有行乐速智。”《大正藏》第29卷,第283页中。

玄藏译:“道馀处立通行名。以能通达趣涅槃故。……经说通行总有四种: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大正藏》第29卷,第132页上。

⑧参见

⑨荻原云来:《梵和大词典》下,第833页。

⑩《大正藏》第27册,第482页中。

(12)《大正藏》第27册,第482页中。

(13)见道位中的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此二名是由根的钝利而立的,诸钝根名随信行者,诸利根名随法行者。由信随行,名随信行。彼有随信行,名随信行者。或由惯习此随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随信行者,彼先信他随行义故。

(14)《大正藏》第27卷,第525页上,这类圣者主要依靠六时即可获得解脱:(1)得好衣时、(2)得好食时、(3)得好卧具时、(4)得好处所时、(5)得好说法时、(6)得好补特伽罗时。

(15)《大正藏》第27册,第485下至486页上。

(16)《大正藏》第2册,第167页上。

(17)《大正藏》第27卷,第13页上云:“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见道能为毕竟对治,是故见道独说离生;诸不正见,要由见道,能毕竟断,故名正性。”《俱舍论》(《大正藏》第29卷,第121页中),“此名‘入正性离生’,亦复名‘入正性决定’。由此是初‘入正性离生’,亦是初入‘正性决定’故。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趣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说名为入。”此中,“或正性言因诸圣到……诸圣道得决定名”玄奘译文在梵文原著中没有相应的句子,可能是玄奘加的,或者他所用的梵文本有是。

(18)《大正藏》第79卷,第485页下。

(19)梵文“pratyekabuddha”,译为“缘觉”或“独觉”。《大正藏》第29卷,《俱舍论》第64页中:“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vargacārin),二麟角喻(khaga)。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余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辗转游行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麟角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参见梵文本,第183页,第7行至19行。

(20)《大正藏》第27卷,第485页下。

(21)《大正藏》第27卷,第419页中。

(22)《长部》(Dīghanikaya),II,第156页。

(23)《大正藏》第27卷,第782页上,契经中说:住灭定者,不为火所烧,水所漂,毒所中,刃所害,他所杀。第427页上,如契经说: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无灾横而致命终。

(24)这一点与巴利语经典是一至的,参见《相应部》I,第158页。

(25)《大正藏》第26卷,第1024页上,《大正藏》第27卷,第955页上-中。

(26)《大正藏》第27卷,第955下至956上。

(29)《大正藏》第27卷,第412页上。

(30)《大正藏》第27卷,第411页中-412页上;第418页中-下;第332上。

(31)《大正藏》第27卷,第418页下,《大毘婆沙论》引经说:四种静虑有四胜利,而在上下文中又没有解释此“胜利”是指哪四个,哪一个胜利是属于无色定的。

(32)《大正藏》第27卷,第418页中。

标签:;  ;  ;  ;  ;  ;  ;  ;  

从各方面的观点看九种定义与解放的关系_释迦牟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