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作为一种随着人类发展而兴起完善的产物,在人类生存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筑对周围环境会产生相应影响,建筑建设不仅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而且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随着资源、能源危机加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融入
引言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能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适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其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必将是2l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感的建筑形式之一,如今生态学原理已广泛渗透到建筑设计中的许多方面,我国建筑师们面对未来,有勇气、有能力设计出适于我国国情的生态建筑,创造与自然、人、社会融为一体的人类居住环境和绿色建筑空间。
二、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
2.1室内空间绿色化
(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将面向庭园的墙面部分或全部打开,不仅让大众在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且将室外空间延伸到室内,既获得良好的景观,又扩大了使用空间。
(2)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生活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
(3)室内装饰生态化。
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可放置盆景、花缸、壁画等,在充分借助视觉感观的同时,还可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效果、灯光效果与气味效果,使大众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中。
2.2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生态建筑设计的宗旨即注重环境,与环境相适宜,但不等于抹杀设计方案的个性。生态建筑更应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才能更好使其融于环境,“建筑的目的在于创造完美”。建筑师必须如何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建筑作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建筑要求能良好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具备这种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在南方多雨潮湿的林区,建筑采用干阑式构造,使房屋下部架空,既可以使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又有安全感;在黄土层肥沃的黄土高原,多采用生土技术建造窑洞,依山就势,节约耕地,较小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环境,这两种建筑形式都是古代人民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属于传统的生态建筑。
2.3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化
生态建筑在建设立项和整体规划时首先要重视选址,即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要协调。设计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景制宜,合理恰当地处理好环境、建筑、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新、旧建筑的矛盾,合理预测和控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在做某公园绿化、美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时,将回归自然作为设计主题,具体体现为不破坏现有的植被,依山造舍,就势建馆,不因经济利益而建设大的活动场馆,突出自然风光,建筑只作为其中的一个点缀,将那些必要的人工建设痕迹淡化到最低点,人造山石、卵石铺小路、仿真泥木墩、石砌条凳、矮小的红色坡顶小屋在葱郁的绿色中若隐若现,漫步公园,大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使人意趣盎然。
2.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更多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特点: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如以绿色植栽代替分隔墙体,将空间分隔,营造绿色墙或选用或树木来代替墙壁、梁柱,更好使建筑与景观一体化。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即建筑物限高、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等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日趋成熟,外保温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性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在节水方面,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摸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实现供冷;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环境,又实现能源的重新利用;节地方面,通过对规划设计的控制、积极推广低层高密度、高层高密度、集约式住宅等设计方案,减少甚至停止粘土实心砖使用的规定也是节地的重要措施之一。构造节能,在建筑细部上采用百叶窗、遮阳构架和传统的木版帘等手法,对单体建筑出挑的阳台、有顶的或敞开的外廊都可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结束语
生态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体现,也是对生态建筑居住者的人本关怀。因此要树立正确、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建立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的、科学合理、正确可实现的建筑发展目标,走适应调整、改善、提高、生态、环保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简霞.城市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优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6).
[2]肖尤立.住宅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3]石文红.谈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J].山西建筑,2012.
论文作者:陈俊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手法论文; 空间论文; 室内外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