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论文_李建春

湖南省桑植县民族中医院 湖南桑植 427100

【摘 要】目的:观察采取中医措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8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3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44例实施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积极治疗后,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A组72.09%(P<0.05);组间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止吐时间方面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因轮状病毒感染致病得名。本病主要好发于秋冬季节。本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发病后常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患儿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量多且呈水样或蛋花样,并常伴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本病的发生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影响,据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婴幼儿近百万[1]。既往临床多以恢复肠道菌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对症处理为主,近年来中医治疗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此次我院采取中医综合措施对4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患者实施治疗,也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87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全部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轻、中度脱水的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患儿,伴有严重脱水、酸中毒、休克患儿及存在高热且接受过抗生素和抗轮状病毒药物患儿。入选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46例;患儿年龄3个月到5岁不等,平均年龄(1.4 0.7)岁;患儿病程1到3天不等,平均病程(1.5±0.4)天。随机将入选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3例、B组44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A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内容包括思密达口服,剂量为不足1岁者每日1包、1岁以上每日1-2包,均分三次口服;培菲康每日于早晚饭后1小时口服1粒;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剂量为10-15mg/(kg/d),分早晚两次为患儿静脉或肌肉注射。此外对存在脱水者予以补液治疗、对需补锌者与早晚饭后口服葡萄糖酸锌10mg。B组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即中药口服+中药灌肠+穴位贴敷三联疗效,其中灌肠药方组成:茯苓、葛根、泽泻、石榴皮、赤石脂、苍术10g,藿香8g,炮姜4g,甘草3g,每日一剂用水煎后浓缩至100ml,分早晚两次为患儿灌肠,灌肠保留30分钟左右。中药口服方剂组成:葛根、薏苡仁、谷麦芽、茯苓各8g,鱼腥草、黄芪各6g,鸡内金、六神曲各5g,黄连、桔皮、甘草各3g,砂仁2g,中药口服剂每日一剂煎后分三次口服。外敷脐贴,于神阙穴进行外敷,方剂主要成分包括丁香、胡椒、细辛等,每日一次,每次5g,以3天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定

参考相关文献对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如下分级,其中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镜检显示正常的患儿记为显效;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镜检显示脂肪球的患儿记为有效;将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次数、全身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的患儿记为无效[2]。此外,记录两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均数以( ±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积极治疗后,B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A组72.09%(P<0.05),详见表1;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止吐时间方面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详见表2。

表1:表示组间疗效比对情况[n(%)]

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好发于秋冬季节,因此也称小儿秋季腹泻。本病主要好发于半岁到2岁的婴幼儿,具有起病急的特点,患儿发病后常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部分患儿还会累及心肌。本病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威胁,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3]。目前西医临床对于该种的疾病主要采取的措施便是抗病毒、肠道内菌群调整、胃肠粘膜保护等,但效果欠佳。因此,寻求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学对小儿腹泻有着自己的认识,其中《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指出“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幼科全书?泄泻》中指出“凡泄泻皆属湿”,因此小儿腹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外感湿邪或内生湿邪,易化火化热,湿热相合则阻碍脾胃运化,也是泄泻发生的主要病机[4]。治宜健脾祛湿,理气消滞。我院此次采取的中医综合治疗,取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药敷贴三联进行,多角度解决小儿泄泻。我院采取的中药口服方剂由葛根、谷麦芽、茯苓、鱼腥草、黄芪、黄连、砂仁等药组成,药方中葛根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茯苓健脾止泻、黄芩清热燥湿、砂仁行气健胃、芳香理气,桔皮理气降逆、调中开胃,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薏苡仁健脾渗湿,鸡内金、谷麦芽健脾和胃,甘草调和主要共奏益气健脾之效。《内经》也提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灌肠治疗是婴幼儿给药方式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形式,其不仅可以让药物快速吸收,还避免了药物消化液对药液的影响[5]。此次我院灌为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肠方中葛根生津养阴,茯苓、泽泻利水、石榴皮、赤石脂止,藿香、苍术芳香化湿醒脾,甘草调和诸药共奏醒脾止泻功效。中药敷贴中,我院取神阙穴,该穴位处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其筋膜与腹膜相连,药物可直达病所。此次敷贴中丁香和胃降逆止呕、胡椒温胃散寒、细辛止痛散寒,三药调和共奏温中行气之效。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中医综合治疗的B组患儿,对比常规西医治疗的A组患儿,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各症状的消退时间更短。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宇波,张素桂,盖志敏.小儿胃肠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9-217.

[3]徐永红,李学麟,戴秋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4):7-8.

[4]陈竹.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脾虚泻20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6(6):37-39.

[5]刘俊香,贾雪巧,刘会欣,等.中医外治三联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78-79.

[6]徐永红,李学麟,戴秋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4):7-8.

论文作者:李建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论文_李建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