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中部编《植树的牧羊人》为例
周雅梅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教研室 723400
文本解读适合的体裁是文学类作品,即我们当下流行的四分法——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多元解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里有明确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来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文本解读由于所取视角的差异,也会产生独特的认知。首先,应该细读课文,包括看课后的习题设计、篇章导学、单元序言等,认真地思考编者的意图。
可采取倒推的办法,猜测这道题编者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遇到困惑的地方,我要做上标注,估计我读不懂,学生也会读不懂。如果我读懂了,还能再读懂那些言外之意。其次,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这些理解、感受、探索到的内容,通过何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以适应他们的学习,以促进他们的探究,搭建他们交流对话的平台,以推动他们深入到文本中,在字里行间捕捉信息、感触情绪、获得启发。
在此,笔者以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进行论述:
一、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解读
写主人公艾丽泽·布菲用了三种手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直接评价。荒原寂寥,不毛之地,种树的成活率极其低,来反衬种树的艰辛,这是间接描写。从人物言语、居住环境、日常行为、细节刻画等,进行细致的直接描写。一个沉默寡言、勇于坚守、认定目标就克难而上的种植者形象逐渐饱满。
从1910到1945年,历经35年,从52岁到87岁,从来没有停止过种树。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只是重复着自己认定的事情。“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而在开篇和结尾之处,通过议论性的语句,直接给人物下结论,做好情感基调的铺垫。纵观全文,“难得的好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等语句,就是直接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从行文结构的角度解读
第一段起,开门见山,说:“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最后一段就是收,感情再次升华,“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结尾处由衷地感叹到:“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构思的独特还在过渡通顺,层次较为分明。在关键的地方,“我”的议论就会跃然纸上,强化情感,加深理解。
三、从关键词句研读来解读
比如:“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观察他长期所做的事。”如何去了解牧羊人的品质,只需要看他一直在做什么事情,从行为里看到品质、精神。全文的关键词句无处不在。从前后的环境呈现,可以用“变化”来设计教学:环境的前后变化,种植者的心灵变化,居民们心灵的变化。如果要以“变化”来组织教学,则应把这部分删减的语段做成幻灯片投影给孩子们,更加便于理解。
从35年植树行为看,可以用“奇迹”来设计教学。文中第17段写着:“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把荒原变成了绿洲,凭借一己之力,就是在创造奇迹。这种精神品质,坚守三十多年,也是一种“奇迹”。这篇小说阅读起来仿佛是真实的故事。
据说此文创作来源是作者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后来这篇文章风靡许多国家。
这虚构的故事,除了主人公伟大的精神之外,作者还采用了什么方法让这个故事真实生动、有感染性呢?写作手法上的独特设计,以“我”来作为见证,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了三次见面,来表达对牧羊人的敬佩,艺术地塑造了这个伟大人物。
四、从课型开发的角度解读
1.设计成读写课型,用默读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梳理段落层次,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整合。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2.设计成语用课型,侧重对句式的精确把握和反复揣摩。找出议论句式,找出描写句式,找出反复强调的句式,找出核心的句式,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素养。
3.设计成拓展比较课型。
文本多元解读角度的选取,既需要扎实地研读文本,以陌生者的态度与文本建立起联系,也需要跳出文本解读的固定模式,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无论是哪种方式,必须基于学情和教师的个人风格。这对教师基本功是一种挑战,也是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必经之路。
由于选取角度的差异,文本解读自然会产生独特的意义,属于常读常新。转变解读角度,创新解读方式,就能最大程度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重组,让语文教学焕发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既可以从形式方面去解读,也可紧扣关键词语解读,还可从课型的设计角度解读。无论哪种方式,必须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体验,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语文教学焕发无穷的活力。
论文作者:周雅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句式论文; 文本论文; 角度论文; 牧羊人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生论文; 关键论文; 《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