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述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电影人凭借自己的青春激情,以先锋姿态书写的《妈妈》、《北京杂种》、《头发乱了》、《冬春的日子》、《湮没的青春》、《周末情人》、《长大成人》等“残酷青春”,也不同于2005年被称为集体怀旧之年所创作的《青红》、《孔雀》、《红颜》、《向日葵》等“灰色青春”,近年来,一大批以校园爱情为题材的青春片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新宠,激起了青春怀旧的消费热潮。据统计,2013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位的作品,青春片占了三席,分别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又名《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其中《致青春》以超过7亿的票房位居第二。而在2014年,青春片仍是国内电影市场的消费亮点,不但数量众多,且《后会无期》(6.29亿)、《匆匆那年》(5.78亿)、《小时代3》(5.26亿)①的单部票房收入也都超过了5亿。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贺岁档上映的《匆匆那年》,无论是口碑还是单日票房方面,均超过了同时段上映的“国产大片”。迄今,国产青春片的市场热度仍在持续。2015年初上映的《重返20岁》,以及前不久上映的《左耳》、《何以笙箫默》都取得了高票房的佳绩。由此观之,国产青春片的成功已不是偶然性的票房黑马现象,它俨然已成为国内电影市场一种新的消费景观。深究当下国产青春片的成功之道,除了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外,似已蕴含着一些独特的运作和审美功能,但某些怀旧策略中的功能却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警示和反思。从叙述层面讲,它在敞开的同时,又表现为遮蔽,如对“残酷青春”的遮蔽,所展现给观众的大多都是美好的青春;从消费层面讲,它具有修复的功能,观影主体通过对怀旧影像的体验性消费达到情感修复的目的,但修复是否到位、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意义,又另当别论;从文化层面讲,它可能有着一定的缝合功能,如对作为现代性审美的青春怀旧与观影的时代文化背景的缝合,但同时它也常常体现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的缝合。因而,从叙述、消费、文化三个层面来解析当下国产青春片中的怀旧现象,或许会显得更加全面和更加合理。 一、作为一种叙述策略的怀旧与被遮蔽的青春 怀旧具有开放性,通常表现为“敞开”和“遮蔽”两种姿态。怀旧的开放性不仅缘于怀旧自身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还缘于怀旧并不是对现实客体原封不动、机械地复制或者反映。确切地说,艺术作品中的怀旧是一种叙述的审美策略,它所具有的“‘挽歌’式的美感和抒情品质也都不是来自怀旧对象本身,而是取决于它的观照者和阐释者及其对怀旧对象的想象方式和表达样式”②。青春怀旧是电影艺术创作经久不衰的题材,不同的观照者和阐释者对其有着不同的言说方式。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相比,当下的国产青春片既摆脱了第五代的历史沉重感,也褪去了第六代的现实疼痛感。怀旧在当下的国产青春片中被赋予了强大的叙述功能,它的存在遮蔽了青春的残酷与苦闷,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唯美的、浪漫的、理想主义的青春。这种遮蔽性的叙述策略具体表现为: 第一,故事类型的单一性。我们非常清楚,从整个世界电影发展状况看,青春片的故事类型是比较丰富,也是较为成熟的。例如在好莱坞和一部分欧洲国家里,不仅有《歌舞青春》、《街舞少年》、《舞出我人生》、《爆裂鼓手》这样热血励志的作品,也有《半熟少年》、《滑板公园》、《大象》这样暗喻反讽的电影,还有《美国派》、《邻家女孩》、《大学新生》这样表现青年人性焦虑的影片,更有《惊声尖叫》、《大逃杀》、《暮光之城》这样血腥恐怖的作品。与之相比,近年来的国产青春片在故事类型上则显得较为单一,无论是《致青春》,还是《同桌的你》、《匆匆那年》,虽说都是在讲述青春期的爱情,但却很少触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生存环境,往往有意规避青春的躁动与爱或不爱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浪漫情怀成为审美主调,表层的肤浅的青春期爱的絮语,简化了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也遮蔽了人性的矛盾。这种单一、平面的校园爱情叙述也往往显得较为模式化和呆板,像《致青春》里的陈孝正和郑薇、《同桌的你》里的林一和周小栀以及《匆匆那年》里的陈寻和方茴,他们在校园里相遇,一开始都爱得死去活来,但最后均摆脱不了分手的结局,开始和结束的理由都不充分,有的甚至不合情理。由此可见,当下的青春片采用怀旧策略来讲故事,首先在故事类型上就实施了过滤,所打捞的都是青春记忆中那些最美好的片段,而那些残酷的、苦闷的,甚至灰色的青春却被怀旧给屏蔽掉了。 第二,空间场域的封闭性。除了单一的爱情故事外,当下国产青春片中怀旧策略的另一叙述功能表现在故事空间场域的设置上。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它们都将故事发生的主要空间设置在校园,把整个故事背景封闭起来,抽离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斩断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给观众讲述的是一段被怀旧“萃取”了的青春,没有一点杂味。从某种角度讲,校园是青春记忆里最熟悉的空间,是最值得怀旧的地方。然而,空间一旦进入叙述领域,就是各种权利话语交集和冲突的场所,就会与各种记忆合谋,使怀旧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样态。《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里的校园、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礼堂,都是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一方面这些场所记录着年轻人的青春成长历程,是值得怀恋的对象;另一方面它们也在有意无意地规训着人们的青春。在现实生活中,处于校园空间的青年学生,或多或少曾受到来自外部空间(社会空间)硬性或软性、身体或精神的规训,从而产生压抑或各种不易察觉的反叛情绪,有种想要逃逸的冲动。这让我们想起特吕弗《四百击》里安托万逃往海边的镜头,不失为当下国产青春片的一个反面例证。因而,笔者认为以校园作为当下青春片的主要怀旧空间,表现出两个层面的遮蔽功能:一是遮蔽了校园空间本身作为青春生活空间的多意义性;二是遮蔽了校园生活空间与社会生活空间的关联性和开放性。 第三,时间的二元对立性。怀旧电影最明显的一个标记就是具有双重时空性,它“在现在的时空里构建了一个关于过去的时空,这个时空既指向现在又指向过去。在影片中,过去对于集体而言是历史,对于个人来说是记忆”③。纵观当下的国产青春片,几乎都遵守了双重时空的叙述模式。《致青春》用超过三分之二的部分在怀念郑薇与陈孝正等人的校园爱情,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在讲述他们大学毕业之后的生活。到故事结束时,陈孝正回国,想与郑薇再度修好,郑薇却说:“我们一起度过了青春,谁也不亏欠谁,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④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作品中的时间安排和主旨指向,一是让意义变得模糊,二是把青春仅仅看成是一种可供消费的简单符号,抽取了当下青年人内心世界的多重性和各种客观存在的矛盾。同样在《同桌的你》里,这种二元对立的时间设置表现得更为明显,作品一开始就交代男主人公林一因为收到昔日女友周小栀的喜帖,特意从美国回来参加婚礼,在飞机上触景生情,陷入过去恋情的回忆之中。而与前两部作品相比,《匆匆那年》在时间安排上则显得比较巧妙。男主角陈寻在“90后”女孩七七的不断追问下,展开自己对方茴那段青涩恋情的回忆,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来回交叉,很好地表现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似乎也是拿美好的过去对长大成人后的现实作出无声地谴责。也许,当下国产青春片采用二元对立的时间模式,是在遵循怀旧叙述的一般原则。然而,我们看到大部分国产青春片都试图通过美化、放大过去来恢复年轻观众对青春的集体记忆,但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把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割断了,并且在割断人自身的历史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的同时,也遮蔽了年轻观众对青春的独特体验。 当下国产青春片,除了在故事类型、空间场域、时间设置上采取一系列怀旧策略外,还通过其他元素来彰显自己的叙述特色。比如承载着时代文化记忆的流行歌曲,《致青春》里郑薇在学校礼堂演唱的《红日》,《同桌的你》里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里的《当》、《信仰》、《鸭子》等,都是90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充满了美好的青春记忆;再如高度符号化的人物造型,《匆匆那年》里的齐耳短发、白裙子、白衬衫、校服、白球鞋等,也都能显现出浓郁的青春气息。因此,只要重复出现或再次强调某种典型意义的青春符码,不管是影像的,还是声音的,都具有怀旧的叙述功能,都可以成为青春怀旧的对象。不过,问题是一旦这些典型的青春符码被纳入怀旧的叙述场,它们的所指功能往往被无限放大,能指层面的多重含义却成了怀旧策略的附庸。如是,观影者所看到的只是被怀旧包裹起来的一种集体式的表面化的青春记忆,而个体经验的青春记忆则往往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二、作为消费景观的青春怀旧与被修复的主体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形态。消费社会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物质的丰腴和商品化的高度发达,其对整个社会结构乃至社会主体的意识形态、文化心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在消费社会,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⑤如是,受制于资本逻辑的大众文化,在消费社会里膨胀、扩张,不仅满足大众的审美欲望,还促使大众审美取向的改变。作为消费时代多元文化形态之一的怀旧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态而言,更容易引发社会的认同感,因为消费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得社会个体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大,将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推向一种扁平的、无中心的、碎片化式的生活模式。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人们感到漂泊不定,感到苦闷、焦虑。于是,现代人把目光投向过去,想要通过寻求一种“在家感”来修复自身的情感和心理的缺失。 在消费社会,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满足人们潜在的消费心理和本能欲望,尤其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现实缺憾的怀旧叙述,应与人们寻求情感的修复和心理的慰藉相契合。在此种语境下,国内一大批年轻导演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创作出了《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1、2、3》、《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重返20岁》、《左耳》、《何以笙箫默》等青春片。这些秉持怀旧风格的青春片,不仅获得了超高的票房,而且在国内电影市场掀起了青春怀旧的风潮。我们知道国产青春片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类型,早在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就有过大量的青春书写,如《北京杂种》、《头发乱了》、《冬春的日子》、《周末情人》、《长大成人》、《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孔雀》、《红颜》、《向日葵》、《任逍遥》、《十三棵泡桐》等,但国产青春片成为电影市场一道亮丽的消费景观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现象。那么,为何当下的青春片会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的新宠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下的国产青春片是拍给当下的青年观众看的,换言之,当下的国产青春片把握住了当下主流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从以导演为中心的创作思维走向了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思维。从受众群体看,有数据显示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已从2009年的25.7岁下降到了2013年的21.7岁⑥。既然当下观影的主流观众群聚集在80后、90后,那么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自然会影响国产电影的美学生态与创作走向,其结果就是:一方面观众的年轻化使得青春片更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青春片受到市场追捧,也使得电影创作者开始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与表达方式。 当然,从观影主体来考察国产青春片大受市场追捧的原因,不仅要分析他们的年龄,更要揣度他们的审美需求。作为当下主流观影群体的80后、90后,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因大学扩招而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他们却要面对工作、住房、婚姻、抚养孩子和老人等多重压力,这些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慢慢放弃了以前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当他们来到电影院,虚拟的青春影像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认同感,使得自己的内在情感得到了修复和满足。如电影《致青春》主要反映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郑薇与陈孝正等人的爱情故事,影片透露出浓郁的大学校园生活气息:“炽热的阳光透过繁密的树叶照耀在朝气蓬勃的青春脸庞上,一股股强烈的青春气息如清风拂面,校园迎新、社团活动、翘课、打游戏、唱港台歌曲、听山羊皮乐队、看A片、文艺会演、求职、毕业散伙饭、BP机、海魂衫等。”⑦这些熟悉而逼真的青春记忆,既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气氛,也唤起了当下主流观众群对过往青春的回忆,并从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同样在电影《同桌的你》中,导演也借助治疗近视眼的小孔眼镜、大白兔奶糖、流行歌曲《我是冠军》、《爱》、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9·11”事件、“非典”事件等,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青春记忆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和博取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而类似的叙述策略在《中国合伙人》、《匆匆那年》、《重返20岁》、《左耳》、《何以笙箫默》等作品中也均有所体现。可见,当下国产青春片采用怀旧策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青年主流观众的审美需要,但是否所有的怀旧青春片都能给人深刻的印记甚至成为经典,还是又成为一种新的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这就要考察影片自身的文化含量了。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怀旧电影虽然指向过去,但这种历史指向并不是它所要真正追求的目的,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怀旧的消费价值、娱乐价值。正如杰姆逊对美国的“怀旧电影”所分析的那样:“怀旧影片并非历史影片,倒有点像时髦的戏剧,选择某一个人们所怀念的历史阶段,比如说20世纪30年代,然后再现30年代的各种时尚风貌。怀旧影片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对过去有一种欣赏口味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非历史的,这种影片需要的是消费关于过去某一阶段的形象,而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是怎样发展的,不能交代出个来龙去脉。”⑧怀旧电影中所表现的并非是真正的历史,它所能提供的也仅仅是通过怀旧策略对过去的某些拟象,来引发人们对过往美好片段的审美记忆,并由此成为观众体验性消费的对象。所以,观众在欣赏一部怀旧电影时,他们消费的是一种虚拟影像的体验,将自己带入虚拟之中,进而对人的情感波动产生某种心理上的校正。如《致青春》中郑薇追求陈孝正的搞笑桥段,以及陈孝正带郑薇到海洋馆,并说服驯兽师同意郑薇触摸海豚的秘密等,都是一连串清纯的、愉悦的、亮丽的镜头组接。观众在电影院观看时,往往不会去考证这些桥段的真实性,更多的是在体验故事背后的情感和青春记忆。由此,作为受众主体的观众,对青春片的消费是一种假定性前提下的体验式消费,是为了从怀旧的影像符号中获取一种情感满足,使在现实生活遭受的情感创伤得到修复。 三、作为亚文化的青春怀旧与主流文化的缝合 技术、商品、城市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以其强劲的资本逻辑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方式、艺术创作,甚至是无意识领域。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⑨“青春”曾是第六代电影人先锋实验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摇滚乐、嬉皮、朋克、暴力、秽语、毒品、性、文身等,都是他们“青春残酷物语”中最明显的话语标记。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烙印,所叙述的青春往往都是个体性、边缘性和叛逆性的。第六代电影人选择以先锋的话语姿态来拓展自身的言说空间,就比较容易走向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从而使得自身在主流电影市场常常处于失语的状态。与之不同的是,当下的国产青春片,放弃先锋姿态,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怀旧的叙述策略来包裹自身的亚文化表征,不但缝合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鸿沟,还铸就了青春怀旧片的消费神话。可见,在当下国产青春片中,怀旧不仅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一种文化修辞术,表现出强大的缝合功能,而这种强大的缝合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来完成。 第一,通过与第六代导演作品的互文性对照,实现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缝合。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文化除了起代表性作用的主流文化外,还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亚文化。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具有非主流、边缘性的‘亚’文化或‘次’文化特征”⑩。从青年亚文化的概念指向来看,第六代导演的早期作品具有明显的亚文化烙印。如刘擎在《没有凭据的人生》中写道:“我们在第六代影片中看到了某种惊人的雷同,几乎所有的人物都迷失了自己,没有理由地英勇或堕落,没有理由地坐待、哭泣或狂欢。有人曾经调侃地说,第六代的配方就是性加暴力加摇滚。”(11)的确,无论是张元的《北京杂种》、管虎的《头发乱了》、娄烨的《周末情人》,还是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路学长的《长大成人》,抑或是张扬的《昨天》、刘冰鉴的《哭泣的女人》、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等作品,都在表现一些边缘性的故事,具有强烈的先锋色彩和青年亚文化意味。当然,第六代如此聚集地表现摇滚、暴力、同性恋等亚文化主题,并非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动因。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许多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变得无所适从,找不到人生方向。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的召唤下,第六代电影人开始把摄像机扛上大街,用写实主义风格描绘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他们躁动、颓废,生活没有着落,感觉就像是时代的弃儿,表现出一种撕裂和对抗的美学取向。然而,当下的国产青春片同样是在讲述青春成长的故事,与第六代的“残酷青春”相比,则显得格外的轻松浪漫。究其原因,当下的青春片主要是以缝合的姿态,运用怀旧的策略对青春进行了“过滤”。即便像《致青春》中赵世永因醉酒与一位不知姓名的女生发生性行为,导致女生意外怀孕的“青春过失”,《匆匆那年》中方茴为了惩戒陈寻的背叛,与“人渣”邝强发生一夜情,最终怀孕的“荒诞青春”,在怀旧策略的包裹下也都变成了一种青春记忆和初涉爱河所应付出的代价。诚然,当下热映的青春怀旧片与第六代的残酷青春片存在着某种互文性的对照,但在互文性对照中,当下的青春怀旧片所折射出的是当下青年观众的审美视点正趋向于缝合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裂隙。在前不久热映的《左耳》、《何以笙箫默》等青春片中,这种有编导自身策动的缝合指向尤为明显。 第二,通过调整自身的叙述策略和审美取向,来实现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缝合。任何时代的艺术创作,都与该时代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逐渐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我们不难看到“传统的理想色彩、人文观念和教化模式,已逐渐被一种更带综合性、包容性和更具时代气息的消费模式所取代。如是,社会总体审美趋势必然走向世俗化、大众化和多元化”(12)。“青春”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文化气质的艺术题材,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书写方式。就当代的青春片而言,它所呈现出的美学风格是多元的,既有第五代那种具有厚重历史感的青春片,也有第六代那种先锋色彩浓郁的青春片,更有当下备受市场欢迎的怀旧青春片。那么,天生就与青年亚文化相契合的青春片,如何突破主流文化的防线,走进影院,成为大众热衷消费的对象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青春片创作要通过调整自身的叙述策略和审美取向,来缝合其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裂隙。这一点,近年来的国产青春片大部分做得比较成功,它们在方法上可概述为:(一)用怀旧的叙述策略来续写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使青年亚文化的标记变成一种消费景观。如《同桌的你》中因为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男主角林一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的段落,观众在观看时往往淡忘了它的政治意义,反而把它当做是主人公的一段青春记忆。(二)用励志、喜剧的故事叙述来遮蔽残酷的青春际遇,使青年亚文化的标记被软化成一种戏剧冲突。如《致青春》中朱小北因被诬陷偷东西,她不顾学校秩序,大闹超市,最后被学校开除。虽然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但朱小北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反而励精图治成就了自己事业。原本很残酷的故事,用励志的方式来讲述就变得充满了戏剧性。(三)用明星的粉丝效应来包裹叙述伦理上的悖论,使青年亚文化的标记发展为一种话语力量。如《小时代》中对物的崇拜,本来是主流文化所要批判的对象,却因郭敬明强大的粉丝团使得“拜物”成为一种话语力量。因此,尽管诟病多多,非议种种,但它的票房照样居高不下,最终致使批评界或一向清高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只能对它作出关于市场需求的另一种褒奖式的读解。这实际上是经济效应和市场规律中的强制性缝合,倒印证了那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的论断。 消费社会不仅使消费行为成为贯穿日常生活的经济现象,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建构和文化心理,使得当下的各种文化形态都具备了消费主义的特征。电影作为一种最具消费品质的大众文化形态,它的市场定位应该满足广大受众的审美需要。当下国产青春片,以其敏锐的市场定位,采用怀旧的叙述策略,不仅迎合了青年主流观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还促使青春怀旧成为国内电影市场炙手可热的消费景观和文化现象。当然,青春怀旧可以是敞开的也可以是有某种遮蔽的,青春怀旧不仅满足了青年主流观众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得到了修复,还起着缝合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裂隙的功能。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下国产青春片中的怀旧叙述呈现出单质化倾向,基本都是一种修复性的怀旧,缺乏对青春的深层反思。一方面,单质化的青春怀旧片势必导致低水平复制品的出现,缺乏持续的竞争力,而且它也极可能会逐渐演变成另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品,边秀边议,秀后即忘,深层次的内涵不足就很难真正对心灵形成冲击力,很难给观众留下更多可以反复思考和追忆的精神慰藉。另一方面,当下国产青春片的题材类型过于单一,缺少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创作经验,把青春片打造成一个相对成熟、相对多样的电影类型。 (感谢博士生周旭曾为此文撰写收集资料) 注释: ①范志忠、唐朱勇:《2014年国产电影大数据分析》,载《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 ②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 ③储双月:《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再现策略》,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④引自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薇的台词。 ⑤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⑥龙京:《中国观影人群年轻化 观众4年“小了”4岁》,载《楚天金报》2013年6月20日。 ⑦胡疆锋:《谁的青春永不腐朽——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怀旧风格和形态》,载《艺术评论》2013年第8期。 ⑧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22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⑩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11)丁亚平、张颐武等:《电影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240页。 (12)金丹元:《关于当下观影之文化背景和审美接受的思考》,载《电影艺术》2001年第3期。标签:青春片论文; 重返20岁论文; 中国合伙人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何以笙箫默论文; 冬春的日子论文; 匆匆那年论文; 青年亚文化论文; 同桌的你论文; 左耳论文; 长大成人论文; 北京杂种论文; 头发乱了论文; 剧情片论文; 中国电影论文; 伦理电影论文; 青春电影论文; 爱情电影论文; 校园电影论文; 喜剧节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