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项目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重视并大力建设和发展水利水电项目。在该项目建设中,防渗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防渗效果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造成影响,所以,要熟悉并掌握该技术的要点,并有效实施,从而提高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面笔者就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而且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仔细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水利工程防渗漏实施力度,从而为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提供更多支持。
一、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渗漏的主要因素
1.防水设计不合理
设计是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设计质量能推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亦是如此。但是现阶段,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工程出现渗漏情况。究其原因,多为设计者在前期准备阶段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未对地形地势、天气因素等进行充分考虑,导致设计方案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
2.未对缝隙进行良好地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工序复杂等特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面对这样的水利项目,部分单位往往为了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将工程项目分为多个小单元进行施工,之后再将这些小单元连接起来。随着小单元的增多,参加施工建设的单位也会增多,因各个单位的资质不同,导致施工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而使各个单元的拼接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易造成渗漏的问题发生。另外,在对缝隙进行修补的过程中,常由于材料掺入杂物等原因,使缝隙填补不彻底,从而导致渗漏现象严重,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
3.形变问题导致渗漏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时间较长,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和材料等自身因素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易发生老化现象。在老化的基础上,易出现裂缝问题,进而会出现渗漏问题。另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使用的过程中,建筑结构易发生形变,导致形变的原因主要有:施工材料不合格及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无形中给水利水电工程埋下了质量隐患,从而导致渗漏情况的发生。
二、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要点
1.混凝土防渗技术
现阶段通过使用混凝土实现水利工程防渗目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现浇混凝土,其次是预制混凝土,最后是喷射混凝土。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对于现浇混凝土技术而言,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接缝较少,因此对于渠床连接较为成功。而对于预制混凝土防渗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此由于外界干扰造成的影响较小。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加快工程进度,实现建设效率的提高。同时施工质量也有所保证。在实际使用混凝土防渗技术过程中,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其防渗效果。同时,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提高其使用寿命,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少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但是在采用化学添加剂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用量。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将伸缩缝控制在 3 米左右,以免出现较大裂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在水渠的底部设置好纵向缝。同时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标号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接缝材料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水泥浆的配比。一般对于伸缩沉陷缝采用聚氯乙烯胶泥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由于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具有较长的寿命,优势较大,已经成为当前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
2.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其中,复合土工膜技术就是一种新技术,其是采用新型材料进行工程的防渗施工,土工膜具有延展性强、质量轻等优势,能够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同时,复合土工膜成本较低,为工程建设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适宜的复合土工膜,从而保障防渗施工的质量;2)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全面检查工程材料,保障材料符合施工建设标准,还要做好土工膜与防渗体之间的无缝连接工作,有效控制接缝工序,保障衔接的准确性、可靠性,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3)完成复合土工膜施工后,要对其做好保养和管理工作,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土工膜受到破坏,进而提升工程的防渗质量。
3.坝基卵砾石帷幕灌浆技术
所谓卵砾石层透帷幕灌浆技术,主要是将黏土与水泥进行混合并充分搅拌,之后进行相应的灌注工作,从而达到防渗的效果。为了达到防渗漏的标准要求,可采用多排灌浆孔的施工方式,通常不低于 3 排,从而提高灌浆质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该技术能够提高防渗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是一种非常好的防渗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该技术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遵循分段阻塞、内部循环灌浆的方法,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效果。
三、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中的防渗墙技术
1.链斗式成墙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中,链斗成墙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渗墙技术,其主要通过链斗开槽的方法进行旋转取土,之后按照规定的倾斜角度,将排桩放置在内;通过开槽机的挖掘,形成一排排沟槽,并分析和检查沟槽的宽度和深度是都符合要求;最后,使用沙土、黏土和砾石进行填埋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沟槽的深度和宽度要把控好,通常深度在 16~50m,宽度在 10~15m,只有控制好沟槽的构造,才能提高防渗墙的质量,从而提高防渗水平。
2.射水成墙技术
射水成墙技术,主要通过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浇注机等设备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具体来说,需要运用造孔机完成水流的喷射工作,即由造孔机的喷嘴部位喷射出高速水流,水流射到墙体并切割土层;之后在墙体上进行上下移动,并对墙体采取保护措施,即将搅拌好的泥浆涂在墙体表面,借助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待形成孔槽后,将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一个薄壁,发挥保护的作用,防止更多渗透问题的产生。实际上,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该技术加固堤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堤坝的使用年限。
3.多头深层搅拌法
多头深层搅拌防渗技术在防渗施工中也比较常见,其主要操作原理为:借助钻头完成土体的钻进,并将准备好的水泥喷射到土体中,将二者搅拌均匀,形成水泥土桩,对水泥土桩进行有效搭接,最终形成水泥土桩防渗墙体,从而发挥防渗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防渗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防渗工作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朝兄.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38(04):168-169.
[2]李怀兵.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8):170-172.
[3]李艳丽.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8(31):168-169.
论文作者:田祥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防渗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