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芳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贵州 遵义 523000)
【摘要】 目的:探讨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透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通过采用及时、有针对行的护理干预,均得到好转。结论:肾衰合并心血管患者血透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安全度过血透间期,减少并发症,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
【关键词】 肾衰;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72-02
肾衰作为一种常见临床综合症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肾衰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随着发生率的逐年攀升,增加了血液透析的危险系数和难度[2]。因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血透护理,促进患者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我科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44例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4例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20例;诊断为氮质血症17例,尿毒症27例。其中16例进行了腹膜透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
主要包括血透前护理、血透中护理和血透后护理,主要内容见下。
1.2.1血透前护理。主要包括:①病情评估。血透前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血透方案。②心理辅导。③透析前准备。透析前备好人员、透析设备、药品以及血管通路。
1.2.2血透中护理:①病情观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进行全面动态监测。密切观察透析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透析相关参数等,并做好出入液量等记录工作。②严格控制回血血液量。对于心衰来说,用0.4mg西地兰与浓度10%的20mlGS混合iv。
1.2.3血透后护理:①效果评价。透析后对患者检查水电解质是否恢复平衡、血肌酐等是否正常。②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计划,补充营养。③健康教育。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肾衰及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2.护理体会
2.1 容量失衡并发症的护理
①饮食指导。血透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叮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食盐摄入量应在3~5g/日,避免盐摄入过多引起水钠潴留,特别对严重水肿的患者,每日应保持在3g左右[3]。督促患者不要食太咸的食物,过多摄取此类食品易引起口干,增加进水量而导致体重增长过多[4]。②与责任医师沟通,制定方案:患者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动态调整干体重,确保准确超滤。③保护残余肾功能:合理用药,慎用肾毒性药物。
2.2 高血压并发症的护理
高血压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5]。其发病机制的最主要因素为血容量增加,致使患者肾功能下降,严重者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更趋恶化。必须监测血清钾、钙、钠、氮。因为慢性肾衰患者易出现高血钾,故较易发现。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低血钾症状。我科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限制水钠摄入,食盐每日控制在2~3g/日。对于长期低蛋白饮食患者导致的营养不良,采用肾安ivgtt,患者一般状况均好转,效果显著。
本组中氮质血症并发高血压的7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者有6例,尿毒症并发高血压27例患者,血压维持在150/100mmHg以下者有22例。另5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未见好转,即慎重间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中4例反应良好。本组有21例患者因及时发现上述症状适当补钾,从而纠正低钾血症。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病情复杂、瞬息突变,在护理期间,主动巡视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处理。总而言之,对肾衰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家惠.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08):7-8.
[2]卢红霞.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7):1761-1762.
[3]符霞,叶锡兰,陈新红,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的促进作用[J].护理研究,2012,26(34):32-34.
[4]曲桂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17):138-139.
[5]胡秀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1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71-73.
论文作者:熊玲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患者论文; 肾衰论文; 血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