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试行学分制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分制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基本计量单位,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中学一种全新的评价模式,中学学分制试行的背景、特点、所取得的成效、试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试行的前景如何,都值得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一、中学学分制试行的背景
中学学分制的试行,其深层次的背景可以归结为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重新定位,特别是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虽然把国家的利益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据此确立的强调共性的培养目标、单一刻板的课程结构、强制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却难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发挥个性,使个体的创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由此得以确立并在教育界达成共识。在这一价值观的的指引下,教育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并获得充分发展,就必须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因为一个对自己的思考、行为决策都缺乏自由和宽松条件的人,是无法获得创造性的思想和创新的行为策略的。[1]为了保证这种权力和自由, 需要采用自由、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由于不存在选择的余地,一切都由学校包办代替,学生只能“按图索骥”,因此选择学分制的管理方式就成为必然。
中学学分制的试行在现实层面上则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得以有效实施的需要。从80年代的课程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以后,中小学大体确立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为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但由于高考和高校招生的依据仍是几门必修学科成绩的总分,影响了高中学生素质的全面衡量与课程改革成果在社会价值上的认定,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乃至非高考的必修课程科目,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重视,这就明显影响着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改变这一现状,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是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评价模式,使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与必修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学分制不论课程类型,一般按照学时确定本门课的学分,在评价体系中能够赋予同样学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同样的权重。在具体操作中还规定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活动课程中,学生必须获得的最低学分,不仅对学生的每门学科加以肯定,而且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成为中学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一种保障。同时中学课程改革的展开,也为新学分制的探索提供了可实践的基础条件。
二、中学学分制的基本特点
中学学分制试行的目的同大学学分制一样,都是为了将选择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服务。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性质与任务的不同又使中学学分制有别于大学实行的学分制,而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中学学分制的内涵有所丰富,功能有所扩展。中学学分制改变了以往大学学分制仅作为教学管理模式的做法,成为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学生评价方式,被赋予了充分的评价功能。学分制规定学分总分是学生各方面考核评奖的主要依据。三好生的评选,保送生的认定,奖学金的评定,出国访问交流人员的选拔等全部和学分挂钩。这样,学分制就突破了以统一考试的成绩论学生优劣的单一评价模式,成为中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激励机制。实践证明,学分制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既能保证国家和学校课程的完整实施,又能激励学生追求高层次的发展价值,是改革应试教育的突破口。
二是中学学分制的结构具有多元性。中学学分制的成分在保留大学学时学分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奖励学分。学时学分以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必须达到要求的教育、教学量为基本评价指标,与学校现有课程分类相配套,虽然其评价范围涵盖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但由于只能反映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量,以学时学分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有导向学生以满足于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为学习目标的弊端。因此针对高中教育教学实际与素质教育要求,学分制一方面采用“学分加绩点”的办法,用学分反映学生的学习分量(数量),再用绩点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鼓励学生多学、快学、学好。另一方面又增设了奖励学分,以使学分制的评价指标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从而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开发创造性潜能。有三类学生根据有关规定均可获得相关的奖励学分:一是在经有关单位批准的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二是校内外学习相结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主动学习、获得有关单位批准的社会等级资格证书的学生;三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某一方面有较明显的特长或成绩显著的学生。
三、中学学分制试行的初步成绩
1、推动了中学课程改革的新进展
中学学分制适应中学课程体系的改革而产生,反过来它又为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首先,学分制是建立在广泛的选课制基础上的,离开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行学分制的中学必须开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及大量选修课,构建一种多元化的、有较大弹性的、动态的课程结构,谋求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这无疑会推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建设。其次,学分制可以把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纳入到统一的评价系统内,使学生不仅开始重视非高考科目中学科类课程内容,而且开始重视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等课程内容。同时一些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意义的新课程形式,如微型课、专题系列讲座课、非课堂教学型课题研究等在学分制评价中也得到类似其他课型的价值地位,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轻视的一部分。
2、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个性特长的发展
学分制增设奖励学分,采用多元化的结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时间。不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配比方案,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可以确定自己的课程进度,不同步地进行课程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提前完成某些学科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某一领域里取得最好的发展。总之,学分制改变了传统教育“统得过死,求全划一,扼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弊端,在更大范围内实行了因才施教、因人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培养个性的需要。实践证明,在愉快自主的环境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活,潜力不断得到开发。
3、促进了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中学学分制的实施是以开出大量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为前提的,选修课多为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加深加宽学生专业知识和拓展知识面的学科课程。中学师资数量有限,要求教师必须一人开多课,一课多人开。这就改变了长期以来“一人一课,循环往复”的那种既无竞争力,又无进取心的僵化局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促使他们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以便开出高质量、受欢迎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此外,中学学分制的试行还带动教师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教育思想、学生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等问题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讨,从而打破原有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四、中学试行学分制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选课指导,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
学分制的试行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自主选择课程,选择进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由于他们心理不成熟,阅历浅,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可能存在偏差,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有家长意志,在校有师长意志,缺乏足够的独立能力,而且也缺乏进行选择的必要知识,容易导致选课的盲目与随意。一部分学生还可能存在功利思想,把获得学分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只选学那些易得学分的课程,或是选择管理不严的教师的课。诸如此类情况必然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违背试行学分制的初衷。因此在中学必须加强选课指导,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家长会或设立家长接待室向家长解释学分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规划,确定学习的方向与进度。另一方面借鉴大学的做法,设立导师制,学生的选课须经导师审查、签字后,方为有效,否则不予选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与导师经常性地交流学习情况和学习安排,导师要热心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等成长要素全面负责。[2]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完善学分制的关键
学分制的实行在更高的水平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适应学分制的管理体制,对所开设的课程同等重视,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注意发掘、识别各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加以保护和培养。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所开课程的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再次,实行学分制后,个别辅导、答疑、实验指导成分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教师的辅导技能有待提高。目前的师资状况不尽人意,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高考科目硬,非高考科目软的现象;能够开设与必修课无直接关联的选修课的教师比较少,许多学生感兴趣的课无法开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还不能完全落在实处。教育主管部门应注意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进修、自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管理,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综合配套, 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开展
学分制的实行造成了中学教学管理上的复杂性,原有的教学管理框架受到冲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学习场所、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保障与改善、学分制结构中奖励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竞争压力过大造成学生出现焦虑情绪等,这一切均需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来解决。实践中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强化教学设施的服务功能,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发挥年级组的管理职能,把学分认定权下放到年级组,由年级组长牵头,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实行年级组的民主管理,使年级组成为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三是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编制教学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籍管理灵活、便捷,保证学生按照规定顺利调级或提前毕业;四是健全学生咨询、服务指导网络,提供心理咨询,帮助那些学习潜力小、特长不突出的学生调整情绪、找准位置,以良好的心境和精神状态对待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五、中学推广学分制的前景展望
中学试行的学分制在推广过程中,除以上提到的应注意的问题需不断采取措施完善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外部政策的支持。学校与学校之间,中学与高校之间学分不能互认,学校的改革努力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可。高校仍然依据高考分数招生,社会仍以升学率来替代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客观的评价,学分制在现行升学、招生体制环境下难以孤军突破。事实表明,在学分制的试行中,高一、高二阶段很投入,感受深入,参与改革气氛很浓,而到了高三却不得不回归到应付高考的旧轨迹中的现象时有发生,全面素质教育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当然困难重重不等于希望全无。教育部于1999年初出台了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决定设置综合考试科目,并在分科考试科目中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这一改革方向和中学以学分制建构素质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努力是一致的,从而为学分制的推广注入了动力。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日渐扩大,一些进行高校招生改革试点的高校有可能进行单独招生,他们对中学选修课成绩和学生个性特长的日益重视,必将对中学学分制的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
就学分制本身而言,如何真正、全面地反馈出学生的素质特征也是学分制推广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分制的评价依据主要还是各学科的考核成绩。尽管已经开发了一些有效的考核手段,但传统的、陈旧的考试方法仍然占主导地位。如何更科学地规范评价指标,在一些注重思想道德等素质教育的非课堂教学型的课程评价中,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还需不断探索。但不可否认,假以时日,中学学分制定能以其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优势被广泛认同并加以推广应用,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模式。
综上所述,中学学分制正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推动着中学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它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具有指导意义。推广这一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将会促进我国中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在推广过程中必须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稳妥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