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必强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必强

西藏圣通路桥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国内的土木工程建筑也随之越来越多,其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其中。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因素,阐述常见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并以配置与搅拌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养护与拆模技术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旨在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特别是土木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方面,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得到了相对广泛地应用。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当中,科学地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试,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1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高,可模性好

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灌注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性能好,抵抗自然能力强;比如:混凝土的高层建筑防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强。同时混凝土的可模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模型,浇筑成任何形状,不需要二次加工。

1.2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

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混合砂,石经混合搅拌、浇筑等技术步骤造就成的水泥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是砂石,材质坚硬无比,能经受住高温和风沙的考验,耐火耐高温性能好。

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

混凝土结构对破坏的抵抗能力较强,不易被破坏或者腐蚀,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加固和维护,稳定性强,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好,一般土木工程的混凝土建筑寿命都长达几十年,所以大型建筑的应用比较广泛。

2混凝土结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外界温度因素

结合实际工作,发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受到外界温度直接的影响;如果外界温度急剧降低,那么在混凝土表层温度方面,也会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混凝土内部的稳定性则处于恒定范围内,这样便出现内外温差很大的问题。在温差大的情况下,混凝土便会出现温度应力,进一步致使混凝土结构引发裂缝,或者出现其他呈现的质量隐患。

2.2混凝土自缩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大量应用,会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大大下降;在水灰比下降的情况下,受到很强的水化作用,会进一步致使混凝土引发自干燥的问题,这样混凝土宏观体积便会下降,从而引发自缩的问题;在严重的条件下,还会引发混凝土断裂的问题,最终导致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3混凝土成分因素

混凝土当中,包括了粗集料、破碎砾石以及矿渣等,但这些原料需确保没有杂质,同时需满足干燥、无风化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其中的粗集料,其质量需满足混凝土的配比标准,同时粗骨料及细骨料等相关配料也需符合和混凝土配比标准。但是,倘若混凝土当中有别的杂质掺和,便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配置与搅拌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选择恰当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的基础,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实际上,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过程属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关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最大程度的保证材料的质量。具体而言,关于混凝土结构材料配置与搅拌的技术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1)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类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水泥种类,一定要保证其符合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例如: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应该使用具有较低水化热的品牌;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能够规避碱性骨料发生反应的材料;施工人员在选择添加剂时,也应该重视其类型,以便于满足不同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需求。(2)合理配比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依据土木工程的建筑要求,对所有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材料进行配比,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性能能够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3)对混凝土的混合物进行搅拌,结合现行的混凝土结构性能要求,应该尽可能避免采用人工的方式开展搅拌工作,而是应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同时,如果在搅拌的过程中发生了分层问题,就应该及时进行二次搅拌,从而提高搅拌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3.2温度控制技术

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温度对其性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1)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混凝土结构的水化反应实际就是放热的过程,但是在其内部中,大部分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所以内外的温差较大,就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对此,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总体用量,进而避免产生更高热量而无法释放,所以可以使用矿粉、粉煤灰等材料降低水化热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还能够有效防止裂缝问题的发生。(2)控制环境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是在室外完成浇筑的,加之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材料替代混凝土产品,或者尽可能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完成浇筑工作。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工作也不能在低温天气进行,否则将会降低其性能,甚至发生破碎现象。(3)在施工中强制性降温。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恰当的设备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降温,常见的方式为循环水降温,也就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设置循环水管,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

3.3养护防裂技术

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受到裂缝影响最为明显。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特征各不相同,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要关注到多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以确保技术管理可以满足实际施工建设的需求。比如,我国某地区的土木工程建筑单位,为了解决混凝土养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裂缝的出现,重点对温度和湿度等两项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合理的管理技术,确保混凝土配制环节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能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工作人员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控制,采用温度和湿度调节设备,防止施工环境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突变。在遇到不适宜的天气时,施工单位采取了放缓施工进度,或者暂停施工的方法,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混凝土的自缩现象,工作人员对配制环节中的水分和比例进行了科学判断,对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用量进行了调整,确保质量目标可以顺利达成。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个十分关键不可小觑的环节,充分了解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才能对症下药,从施工的原材料、模板建设、温度、浇筑到养护,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维护,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必须做好把控,从而保证土木工程质量,推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高,促进混凝土结构技术不断完善,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把握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就是把握住了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机遇。

参考文献:

[1]黄振华.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7:118+121.

[2]顾鑫,刘宇,史朝攀.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居业,2017,01:140+142.

[3]蒋秋生.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7:10~11.

论文作者:孙必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孙必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