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论文_孙罕膺

绥化市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论文_孙罕膺

绥化市委党校

摘要:本文是在对绥化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关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基于优化人文发展环境的视角对绥化市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相应的对策性研究。本文的基本观点如下:1、城市文化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整体举措,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是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2、文化的功能是“塑造人”,城市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人的素质提升:着手处是提升文明礼仪素养、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3、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使制度固化为城市文化遗传的“DNA”。4、行政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使之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所以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情怀,优化政治生态。

关于城市文化的理论研究,经芒福德把城市文化提高到与城市商业、政治、工业等相同甚至更高的地位以后,特别是随着后工业社会和文化产业的勃兴,城市文化本身以及其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深层作用,逐渐受到高度的重视。

2015年5月3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一个明确的指向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正义、开放文明、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全省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绥化市而言,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环境就具备了战略性的意义。可以说发展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能力。一个城市的发展环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各项基础设施构成的物质环境;更包含各项政策、法规(及政策、法规执行)所塑造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吸引人才、促进人的发展的人才环境、以及公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意识所决定的政务环境、政治生态,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素质、精神风貌以及指导人们生活的价值原则所构成的“软环境”。事实上包含着是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的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三个层次,也构成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的综合内涵。

就经济环境的吸引力而言,黑龙江省各个城市都制定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招商引资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绥化市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及优化总体发展环境?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策是着力优化人文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优化“软环境”,总体上是从优化人文发展环境的视角探讨如何建设城市文化,这恰是从综合的层面、总括性的思路实现城市发展环境的优化。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首要指导原则:以人为本

因为我们是基于优化发展环境的视角来研究城市文化建设,意在优化人文发展环境。“人文”,可以理解为承认人本身就是目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而对于发展,我们知道“发展是人类为改善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而从事的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各种征象,它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人本身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的一条发展观的演进历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张是促进并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把人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所以作为一种政治伦理,它就是对“人”本身和“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这种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关注,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深切认同,对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的一种热切的理想追求。它既是一种理性的关怀,又是一种情感的关怀;既是一种物质的关怀,又是一种精神的关怀;既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现实关怀,又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关怀;既是对符合当下的人性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重视,又是对适宜于人性发展的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关切。

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政府,遵循“以人文本”的指导原则,就能在各种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作出最符合人民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的决策。

二、城市文化建设的立足点:人的素质提升

“市民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教育等等。如何提升市民素质、并使市民素质成为城市的名片?应该说,城市管理是关键,而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高级阶段,这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文化层次来看,有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结构化举措,比如城市街道、公园、广场、小区等物质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水、大气、噪声、绿化等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功能的完善,市民闯灯越线、沿街叫卖、乱扔杂物等不文明现象的整顿、公共秩序的维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市民的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市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但在这样的城市文化的综合性构建中,如何找到一个准确的切点?还是上文讨论过的“人的发展”。在此,人的发展即有“素质提升”之意。

人的素质提升,从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有三个落脚点。

(一)提升文明礼仪素养。

一个城市或社区的精神风貌,不仅仅体现在可见的街道、建筑等物质性载体上,恰恰是“人”真正展示着城市的风貌、社区的风采。多年前,甚而现在,在国际旅游界国人的文明程度备受诟病,同时我们也发现像张家港等文明城市也通过市民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着现代的礼仪和风貌,备受好评。所以,不仅要从学校的“娃娃”开始教现代文明的礼仪礼节、在家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区也应当以礼仪讲座、文明公约等形式,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形象、提升市民素质。

法国价值学家让•斯托策尔有一个关于欧洲九国的价值观调查,在17项流行于欧洲的美德中,选择最多的前5项都有礼貌。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礼仪作为重要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是对他人表示尊重的具体体现。社会成员之间讲究礼仪、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积极交往,会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提携的道德环境,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局面。而社会道德风气产生于社会交往之中,社会成员之间积极的社会交往对道德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道德修养。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道德不仅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让人体会到美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要合乎道德的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不再是足够的了。除此以外,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还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清晰完整明了这些理由。这种自觉意识为我们的行为赋予了自主性,从此时起,公共良知要求所有真正的、完整的道德存在都具有这种自觉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民道德教育正是将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公民自觉意识的过程,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公民道德教育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目前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着学校教育较强而家庭和社会教育偏弱、理论教育较强而实践教育偏弱、上层教育较强而基层教育偏弱、政府主导教育较强而群众自发教育偏弱等各种倾向。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有必要以社会发展为指针,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重塑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以公民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亲和力,以公民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增强说服力,以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增强生命力。

1、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此环节的关键是确立价值承担者、发挥党员干部和公众人物示范作用。

2、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注重家风,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性。

(1)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的本位是情感和伦理。但并不是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本然地懂得情感的真意、伦理的职责。提升每个家庭的和谐度、幸福指数,传统文化以其情感教育、伦理教育的本真性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传统文化的实践,更多地体现在人的伦理生活的实践,所以具体的文化活动方案要结合寻常百姓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循序渐进地优化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使之与现当代这些普通大众的生命、生活相交融,提升他们的文化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并在伦理生活的实践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幸福感和心灵的澄明意向。

(3)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孝道”的“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构成和谐友善的人文环境。故传统文化是培育人文情怀的文化资源。

(4)就方式方法而言,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培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学习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价值观念的作用。以广东省的经验为例,如深圳推出了1600块《论语》金句公益广告、惠州市在农村开设“流动道德讲堂”,向村民讲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惠州博罗开设电视“经典频道”,开办“博闻书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地方开展“日行一善”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文化讲坛、道德讲堂、等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山市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广东省的成功经验在于发挥社会人士和传统文化志愿者的作用。

(三)提升职业素养。

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有计划地进行员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因为“人”永远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扎实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各行业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要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窗口”行业服务,推广优质规范服务。

三、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和制度进行引导,使制度固化为城市文化遗传的“DNA”。

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引导文化消费、引导市民的文化追求。同时,在机制上扶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市民休闲生活的文化含量,将文化追求和科学意识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法面面。通过完善制度使社会组织、志愿者成为城市文化构建的生力军。

城市文化的建设、人文发展环境的优化需要政府、社会团体、社区、家庭等各个层次的有机联动,这需要构建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

四、城市文化建设的中枢神经:行政文化——建设“服务性政府”,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情怀,优化政治生态。

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但终极目的是为了“人”能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建设“服务性政府”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以人为本”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价值取向的体现。此处的“人民”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符号或政治概念,而是具体的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切为了人民”体现在每一项政策、制度的基本精神中、体现在每一次政府工作人员的具体服务中、体现在民生的每个细节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一套以自由的视角看待发展的理论。他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他认为发展具有超越效率、经济利益的意义,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他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指出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在中国我们看到行政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使之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行政文化的主体应如何发挥积极的影响:

(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从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形象开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提高政府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设信守承诺、廉洁公正、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广泛开展了以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活动。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起点、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为政府信用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政府治理之文化自觉精神。

政府治理的文化自觉,具体表现为执政过程中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指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思维的自觉、理性的自觉、行为和责任意识的自觉。所以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情怀,总体上优化政治生态。

(三)重视政府治理的价值理念及其升华。

政府要敢于面对错误,针对现实,及时纠错,从中找出根源,有一种能够随时自我“纠错”的能力。由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向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升华、从以物为中轴中心回到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由追求“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冲动的动机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升华,使政府治理绩效建立在一种更高的公权力的道德良知层面之上。针对就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安居、交通、三农等民生工程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发展成果。

总之,“把工作着眼点放在为市民办好事、做实事上,让广大市民既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又成为创建受益的主体,使创建的过程成为市民不断追求文明进步、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要打造城市品牌。坚持不懈创新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叫响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

孙罕膺(1972—),女,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党校,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研究。

论文作者:孙罕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绥化市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论文_孙罕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