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相邻关系与青少年德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青少年论文,和谐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6)03—0028—05
城市化进程迫使恒定有限的土地必须立体化利用,导致建筑物向高空方向发展,造成高楼林立、蔚为壮观的都市景象,中国传统的居民住所逐渐淡出视野。一方面,建筑物与建筑物于空间关系上彼此邻近,城市内人口拥挤,中高层建筑物(公寓)比比皆是,住宅区内混杂商店、工厂,因城市资源过度利用而造成的生活质量恶化有一泻千里之势。诸如野蛮装修,噪音损害,环境污染,排水采光妨碍等导致相邻纷争不断[1]。中国传统的“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与“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日益淡化。另一方面,因经济、土地资源等因素,人们无法自由、自主地选择邻居。“邻里陌路”和“同住一楼老死不相往来”逐渐成为现代相邻关系的写实。虽然,法律上对邻里纷争设有相邻关系制度①,但法律既不能强制邻里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无法干涉道德性质上的邻里纠葛,要达到和谐相邻关系须仰仗法律和道德的合力,而进行相邻关系教育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一生有很多时间居家而处于相邻关系中,邻里之痛或睦邻之福,莫不亲历其境。我们希望邻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方有难,众邻相帮”,例如邻里间的困难帮助,生活上的冷暖相间,情感上的交往沟通,礼节上的来往揖让等,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安居乐业。邻里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品德素养的状况。对邻里相处的道德性内容,我们一贯注重家庭教化的力量,而且在“家庭之事务当属私事,而无他人插手之余地”的理念影响下,学校等领域则忽视了相邻关系教育。
青少年长期处于相邻关系中,相邻各方的道德意识自会对青少年潜移默化,青少年进而模仿践行,近则反映在邻里关系中,远则施行于其他社会关系中。因此,相邻道德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青少年德育对相邻关系甚少关注,更欠缺这方面的教育理论研究。本文的目的是:基于对相邻关系教育内容的厘定,分析并抽象出相邻关系中普适性的德育内容,以对青少年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青少年德育应当重视相邻关系教育
相邻关系又称为不动产相邻关系。相邻不动产的客观状况决定了相邻各方长期处于一种相互接触、相互信赖的状态之中,并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利害共同体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一旦被破坏,双方彼此交恶,彼此都受损害。因此,容忍和信任邻里不仅是法律上的义务,更是道德义务,相邻关系制度的核心精神正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道德两难的邻里案例,如果在德育工作中,回避或者草率分析这些案例,定会影响容忍和信任的教育效果②。
(一)相邻关系的容忍教育
两住户分住三、五层,五层住户在卧室安装了一空调。深夜,空调水滴至三层住户的遮雨篷上,“滴答”之声惊扰三层住户的酣梦。三层住户家中小孩要中考,犹恐影响小孩休息,遂即至五层住户处,拍打其门,大呼开门。在敲醒五层住户的时候又惊起对门对户。对门对户为租住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可能是深夜扰梦,坏了心情,遂开门直骂:“找茬啊,深更半夜的,神经病。”三层住户还口相骂,对门住户扬言找打,于是三层住户忍不住动手,对门住户用脚力踹三层住户,三层住户在避让中踩空台阶滑跌下来。送医院急诊,骨折加轻微脑震荡,花去医疗费9,700元。③
该案显属典型的相邻关系纷争。倘若本案中相邻各方深悉容忍和责任,则可避免损害。因此,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相邻各方的容忍和责任义务纳入法则。容忍的实质是限制自己权利,允许他人一定的妨碍行为。容忍是义务,但容忍是有限度的,承担容忍义务的相邻各方同时也是所容忍事件的责任者。还有,建筑物所有人或利用人对建筑物的不当毁损;在纯住家公寓里经营餐饮、卡拉OK店;噪音;振动(如在屋内任意投掷体育用品或较重物品);任意在共有部分堆放物品;饲养有危害或困扰他人的动物;不及时清理楼道家门的垃圾物品。诸如此类妨碍相邻安宁的行为,均已超出法律和道德上的容忍限度。
尽管如此,我们在“以和为贵,以免交恶”的传统理念影响下,会对有些超出容忍限度的行为采取道德上的背后谴责。分析这种容忍态度,实质是一种“伪容忍”。真正的容忍是一种对自己权利的限制义务,也是一种对他方逸出容忍限度的行为的不容忍态度。惟如此,相邻各方的容忍道德才有得以养成之基础。然而在现实邻里关系中,甚至出现“容忍复仇”的怪现象④,邻里间弥漫着不道德的空气,容忍成为奢侈的想法。这种容忍态度若长期渗透内化于青少年个体,其恶劣影响显而易见。从规范迁移的理论上讲,青少年很有可能将这些对他人、社会不负责任的不良行为实施在其他社会关系中。可以设想,公共秩序的安定和谐定被破坏。
当然,对青少年进行相邻关系容忍教育时,务必要认识到,矛盾和冲突在邻里间或是社会中是难以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容忍是避免冲突、调和矛盾的润滑剂。相邻之纠纷,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相邻各方对权利的滥用所致。所以,在青少年容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引导青少年确立容忍是权利的限制和对道德的敬畏的理念。
(二)相邻关系的信任教育
在郑州市,大石桥街道办事处天下城社区居民自发筹办起“邻居节”,这一天,居民们相约纷纷走出家门,佩带吉祥物,共同栽种“邻居树”,吃团聚饭,照“团圆相”,一片欢声笑语。继而,南昌市西湖区,青岛市四方区等全国各个城市传来举办“邻居节”的消息。在郑州市管城区豫丰社区的“邻居节”上,一位大妈高兴地说出了很多想说的话:“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就像个大家庭,一家人和睦相处,彼此信任这多好哇!”郑州天下城社区的居民向全市各居民发起倡议,提倡邻居之间“敲一扇门,聊一会天,担一份忧,吃一顿饭,帮一个人”,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信任、和谐相处的愿望。[2]
“邻居节”深获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唤醒邻里陌路之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促进交流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邻里关系。这种活动形式突出了邻里信任力、亲和力。可以肯定,邻里之间相互关爱、认同和信任的状况会有力地感染成长中的青少年,而且这种信任氛围必将促使道德亲密的形成。
实际上,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面对邻里环境中不断增加的陌生的、不熟悉的人,都会以警戒怀疑的态度对待邻里间的沟通交往,“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成为教育的座右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害怕陌生,从不信任邻里到不信任同伴进而不信任社会。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所说:“不仅我怀疑我的不道德的同伴,而且我的同伴对我有相似的怀疑,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不信任的同时也不被信任。我们每一个人都采取保护性措施,使自己远离他人,避免与他人交往,限制与他人沟通,这增加了相互威胁的感觉,同时抑制了接近可能的相反证据的通道(限制了可值得信任的行为的可见性)。结果通过不断增强的疏远和怀疑的恶性循环(vicious loop),相互不信任不断增强。”[3](P81—82) 所以,如果青少年长期处于相邻关系的道德不信任中,可能会“完全没有信任,一个人一定会变成紧张症患者,他甚至不能在早晨起床。”[4]
青少年的早期社会化是在家庭和邻里关系中完成的,青少年的信任动机也是在家庭和邻里关系中得以形成的。“儿童不是由规划项目、政府或村庄来养大的;他们是由热诚的,甚至无理性地为他们孩子更好地生活而奉献的父母养大的。”[5] 青少年在相邻关系中,需要有新的信任形式在同辈群体、相邻儿童、游戏团体、街头伙伴中形成,一些信任的内容如公平、保密、忠诚、友好逐渐明确。所以,相邻关系的信任在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可能获得满足或被背叛,被肯定或被否定。如果邻里纠纷不断,居住环境恶劣,居民处在不信任中,青少年的信任冲动再也不会形成,更值得忧虑的是,这些青少年会将信任运用在青少年犯罪团伙里,在那里让信任病态地发展起来。
因此,在相邻关系的信任教育中,应当向青少年揭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包括邻里环境在内的社会中,我们都被陌生人包围着,也正因为陌生,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必须深知:“陌生人代表着未知,未知的由文化限定的空间从我们‘熟悉’的世界——由伴随着集体认同的传统所结构化的——分离出外部的世界。为应对陌生人,信任变成了必需的资源。”[3](P17) 而且,“公共结构和理想的管理者,技术条件的操作者,商品的生产者,服务的提倡者,我们几乎全不认识。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影响、控制或监督他们的行动。他们完全隐藏并独立于我们,而我们却非常依赖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在大多数的场合,我们必须依靠不知名的‘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的效率、责任心、好意,绝对没有跨越这种匿名性鸿沟的桥梁,只有求助于信任。”[3](P17) 总之,面对未来,青少年需要信任,这不仅是和谐相邻关系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的内在反映。当然,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对可信任性做有辨识力的评估引导,以避免青少年陷入天真的、盲目的信任中;同时,应反复肯定信任是构成社会生活基础的情感。这种肯定活动,要在一切场合下开展。据此,信任或信赖(trustfulness)会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品德,一旦信任文化出现了并牢固地扎根于青少年心中,它就会变成一个强大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
(三)相邻关系的道德两难教育
董老师和楼下三层的郑守军是同事。2002年1月30日,郑守军回了母亲家,郑家媳妇一个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因为到门外拿东西,一不留神,门反锁上了。孩子被锁在了屋里,而她又没带钥匙,女儿开始大哭,郑家媳妇赶忙跑上四楼。想借用一下电话让丈夫送钥匙回家,电话却没打通。屋里女儿的哭声也越来越大。焦急中,郑家媳妇想起自家的窗户没关,想从四楼窗户下去,爬进自家窗户。听着孩子的哭声,董老师也跟着着急,下楼跑到自家仓库,翻到三条绳子,急忙上楼,当董老师拿着绳子回到楼上时,郑家媳妇已经打通了电话,心想郑守军马上回来了,就把绳子扔在写字台上。但郑家媳妇怕女儿哭得厉害发生抽搐,于是等不及丈夫回来,还是决定从四楼下去。董老师劝她不要下去,等郑守军回来。郑家媳妇拿起绳子系在自己的腰上,一下就上了窗台。没想到郑家媳妇刚顺下去,绳子断了,掉下来就摔死了。而此时的董老师也是后悔不已,表示基于人道主义考虑要拿出钱来做一些补偿。对此,郑守军却不以为然,认为董老师对于妻子的死亡负有法律上的责任。⑤
《楼上楼下》的案例,如果没有悲剧,那是睦邻之福,但是好意施惠惹纠纷,则反为睦邻之痛。这种道德两难个案,青少年德育工作者无法回避,必须分析、解释并引导青少年。更重要的是,该案例反映的道德者困惑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且会迁移至其他社会关系中,即所谓传统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利己主义。而且“道德是一个义务的领域,人们总是会抵制给自己增加额外的义务,即使人类天性善良或因教育而善良或为自己善良而自豪,其中的(我们)绝大多数都不愿意支付很高的代价,放弃自我的快乐和舒适,做一个善人。事实上我们不愿意为善支付任何代价。我们也可以躲开这种必需的支付,而不感到良心受谴责。只要我们拒绝承认道德要求我们做出不同于我们目前行为的行为。”[6] 因此,对于道德两难教育,青少年德育工作者必须慎重,因为这种案例容易导致容忍和信任教育的失败。
所以,对于道德两难教育,青少年工作者应当对不同个案进行区别性分析,就《楼上楼下》而言,首先,应当肯定邻里团结互助的精神及邻里施惠的道德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代表了道德养成教育的主流方向,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予以否认。其次,我们应当教会青少年识别道德行为是否安全的能力。最后,原则上不倡导涉及青少年人身、财产安全的道德行为,以避免道德悲剧。上述理念不仅在相邻关系教育中,还应延伸至其他社会关系的教育领域。
二、现行中小学德育教科书应充实相邻关系教育内容⑥
(一)现行中小学德育教材的相邻关系内容
在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安排了《邻里相处的文明》,在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安排了《和睦相处》,这两课涉及了相邻关系的部分内容,涉及邻里帮助、噪音损害、滴水妨碍。与此相对应,2004年9月1日起施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出:“待客热情、起立迎送。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可见,现行中小学德育教材比较重视青少年相邻关系教育,也认识到邻里和睦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深远意义,而且教材用精辟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典型的邻里关系,根据教学大纲,其余相邻关系的内容则由具体教学过程补充完善。现行教材还设计了学生道德实践的参与环节。
(二)对现行中小学德育教材充实相邻关系教育内容的建议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1称为“前习俗水平”,行为受逃避惩罚和获得奖赏的需要驱使,儿童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构,还没有发生社会规范的内化。水平2称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社会规范已开始内化。水平3称为“后习俗水平”,儿童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此时社会规范已完成内化。柯尔伯格是对10~16岁儿童进行道德谈话中总结并揭示出儿童道德认知规律的[7]。该理论对我们设计青少年德育内容和阶段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内化的初始阶段,儿童行为结果的反馈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内化的中期,社会期望起着决定性影响;在内化后期,道德深度起着导向性作用。参考该理论,可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内化中期)的德育教材中增加相邻关系的容忍和信任教育的内容,并可结合一些相邻关系的法律规范。这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而且与青少年的邻里认识经验相适应,符合青少年对邻里关系的道德期望。实际上,此阶段才是邻里关系规范的内化时期。但是,现行教材没有涉及。因此,家庭对相邻关系的规范教育占了主导地位,而家庭教育毕竟不同于学校教育,“邻里陌路”和“同住一楼老死不相往来”的问题症结可能就在于此。
当然,从道德规范的广泛意义上讲,现行中小学德育教材所涉及的道德范畴,同样适用于相邻关系,而且邻里关系终究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居家而处于相邻关系的时间占据了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相邻关系虽小,但可成为社会生活的缩影,甚至是社会道德的测试剂。
收稿日期:2006—02—10
注释:
① 中国人素重睦邻,虽受侵害,亦予以忍受,不愿主张其权利,避免他方籍端寻衅,以图报复,彼此交恶。因此,现行法律规定究竟能发挥多少规范功能,有待探讨。(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② 在阐述道德两难教育时,笔者明显感到分析上的阻滞及道德两难教育的艰巨性,我们青少年德育教育务必要加强道德两难的教育研究,这对青少年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③ 此案笔者曾担任三层住户的诉讼代理人,甚为感叹相邻关系和谐的重要,更觉得容忍和责任的珍贵。
④ 有些人对邻居的不道德行为予以容忍,但同时施行类似的不道德行为,从而希望邻居意识行为的不道德性。例如:邻居在过道弃置垃圾,另一方也弃置垃圾以告诫邻居。
⑤ 案例根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的《楼上楼下》的录音整理。
⑥ 本文所指现行中小学德育教材是指浙江省中小学现行德育教材,其中小学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