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史论论文,知识分子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是中共党史专史之一。理论界和史学界对党的宣传史、组织史、思想史、统战史等多门专史均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已有专著问世,但有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方面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为数不多的论文中,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又是党的各项政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是人对自然、社会、思维的现象及本质认识的观念的总和,是人类长期改造世界进行斗争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分子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分子从其孕育产生、个别出现,到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知识分子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迅速发展。随着私有财产的逐渐增加和把社会划分为阶级,对知识分子的社会需要逐渐增多,使个别存在的知识分子逐渐发展为一个社会集团,继而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知识分子虽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属和依附于不同的阶级,但它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形成后,就成为文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在历史上,统治阶级或代表社会进步的新兴阶级,大都重视知识分子问题。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大革命时期的党员也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问题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一开始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党成立后,就比较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特点、作用等作了初步探讨,制定了相应的知识分子政策。由于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乃至整个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有个曲折过程,因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也经历了正确与失误的多次反复,从而构成了一部既伴以艰辛与失误、又充满成功与经验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
一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专门史之一。它与党史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所区别,有着自己的特点。它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研究的具体对象,是党自成立后的70多年中,制定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其理论;其研究的一般对象,则是通过分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项具体的知识分子政策间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中揭示出知识分子政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规律。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研究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首先,要研究党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特点、地位与作用等问题的曲折历程。其次,要研究党制定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第三,要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具体实践情况,要分析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四,要研究知识分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中国的胜利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特别要研究知识分子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五,要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重点应研究政治环境对党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影响情况。第六,要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宝贵经验,分析党在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以及知识分子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以便为我们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知识分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他们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愿望;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显著成就。在今天,知识分子问题同样关系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的盛衰和民族的兴亡。但是,毋庸否认,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少人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盲目地弃文“经商”,放弃专业“下海”;知识贬值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地存在着;党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尚未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探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形成、发展的规律,清除妨碍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贯彻执行的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阻力,不断充实和完善我党现行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全党和全社会更加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真正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以便更好地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他们正确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研究的任务,是为其要实现的目的和意义服务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的研究,探讨如何正确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如何正确运用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如何做到在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上理论与实践的一致。第二,通过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的研究,指导现在和以后的知识分子工作,解决好与制定和执行知识分子政策有关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如:如何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如何看待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和价值,如何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等等。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为现实服务。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未来是现实的延续。通过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的研究,可以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依据历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和趋势,来完善我们现行的知识分子政策,来改进我们当前的知识分子工作。
研究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的正确方法是:第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材料,得出恰当的符合实际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历史事实,要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放到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去分析。第二,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对知识分子阶层,要具体考察其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明确其阶级属性,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党关于知识分子的政策和理论。第三,要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治史和其它现代史学研究的方法。中国传统治史方法是充实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的来源之一,它留下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不少有用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与其它现代历史科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吸取的。
二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下述八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初步形成时期。由于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就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建党初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党自成立后,就对有关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制定了基本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因之,这个时期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总的来说是向前发展的。
第二阶段: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曲折发展时期。大革命失败后,党在纠正和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同时,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发生严重偏差,把反对机会主义变成了反对知识分子,片面强调“领导机关工人化”,排斥和打击知识分子。尤其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把知识分子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而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失。毛泽东、周恩来等对这种排斥和否定知识分子的“左”倾错误做法,进行了批评和抵制,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经历重大曲折的过程中仍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1935年1月至1949年10月,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逐步成熟时期。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党也逐步纠正了对待知识分子的“左”倾政策,争取广大知识分子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现状、特点、阶级归属以及在革命中的地位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科学分析,明确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应当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从而使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党采取的正确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促进了延安时期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党坚持贯彻对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对于学生、教授、科学工作者、艺术工作者和一般知识分子,避免采取任何冒险政策,继续对其加以保护和任用,把知识分子看作是战胜敌人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之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理论在这个时期进一步成熟。
第四阶段: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丰富发展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继续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人民政论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实行了“包下来”的方针,给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和职位,给许多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以相应的社会政治地位,在知识分子中广泛地组织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6年1月,党中央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第一次明确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求对知识分子充分了解、信任、支持和正确使用,同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丰富发展,我国的科技文教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步。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时期的后期,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政策已初露端倪。
第五阶段: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是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徘徊时期。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发生了偏差,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也偏离了原先的正确轨道,错误地将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划入剥削阶级的范畴。虽然周恩来等在1962年广州会议前后,曾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再次作出了正确的判定,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日益“左”倾,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作用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因而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再度失误,不少知识分子蒙受冤屈。
第六阶段: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党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时期。“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成了革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的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被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当成了革命对象。许多知识分子受到打击和迫害,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遭受严重危害。可贵的是,周恩来、邓小平等对“左”倾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抵制,对林彪、江青一伙诬蔑、迫害知识分子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斗争。
第七阶段:1976年10月至1982年9月,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率先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郑重宣布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新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邓小平首倡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逐步成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党推翻了“四人帮”强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两个估计”,平反昭雪了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到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工作基本结束。
第八阶段:1982年9月至今,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新发展时期。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是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开始,也是党开创知识分子政策新局面的开始。虽然有极少数知识分子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引起数次学潮的发生,直至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风波的爆发,但党对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没有改变。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知识分子仍然是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党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投身改革、振兴中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最好时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