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效益与展望_人口问题论文

汉中市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效益与展望_人口问题论文

汉中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效益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中论文,综合治理论文,前景论文,效益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态势

陕西省汉中地区于1970年把计划生育工作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后,经过7年努力,实现了人口出生率从30‰以上到20‰以下的转变,到1976年,出生率下降为17.23‰,此后二十年来,出生率又持续下降到14.15‰的较低水平。

近二十年来汉中人口变动的突出特点是:一、保持着稳定下降的生育态势。1976—1995年,生育率始终在1976年的高点上呈波动下浮状态。八十年代中后期,在生育政策调整中全省出生率有较大回升,而汉中地区生育秩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回升现象。二、低出生率带来人口的低增长。二十年中,汉中地区人口总量由326.09万人增加到362.26万人,年递增率为0.55%,比同期全省人口年递增率1.35%低0.8个百分点。人口年递增率“七五”期间为0.86%;“八五”期间为0.18%,分别低于全省0.89和1.24个百分点。三、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惯性增长型。近十年来,汉中地区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4—15‰水平,死亡率稳定在7—8‰水平,近些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6左右,“八五”期间人口环比增长年均5000人以下,人口转变型增长已被人口惯性增长所代替。这些情况表明,汉中地区在实行计划生育促进现代人口转变中,不仅具有速度快、幅度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特征。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以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生育率的下降为经济发展营造了有利的人口环境,而经济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又为生育率的下降及低生育率水平下的积极经济后果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从而使汉中这个欠发达地区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广泛而良好的效益。

综合效益

1.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提交到世人面前。对于这个人们普遍关心的紧迫而实际的问题,汉中的答案令人信服。

1.1人口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增加程度有所缓和。土地作为人口生存和活动的地理条件和基本空间,其人口密度变化反映着人口生存区域大小的变化,或者说是反映着人均耕地、森林草场、淡水和矿产资源拥有量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口密度的提高,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强度也在增加,这是普遍规律,汉中地区也不例外。汉中地区人口密度1949年为69人/平方公里,1992年为132人/平方公里,假定1949年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强度为1,则1992年为1.91。如果将这43年从1978年分割成两个时期来比较,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强度在增加程度方面趋缓的表现是明显的。人口密度的年增长率1949—1978年为1.95%,而1978—1992年下降到0.62%,增速显著减低,就1978—1992年的变化状况和全省总体相比,人口密度增长的绝对数少于全省16人,增长幅度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年递增率低于全省0.69个百分点。是全省十地市人口密度的增长幅度最低的一个,这就相对地缓和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客观上延长了人均资源的极限期。

1.2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数相对减少。耕地是人口赖以生存的食物源泉。汉中地区的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2.68亩,减少到1994年的1.07亩,每万亩耕地承载的人口数量1957年为4027人,1992年为9200人。正是这种严峻形势,激发了汉中地区七十年代初着力推行计划生育的初衷。卓有成效的人口控制工作,在降低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数方面出现了好的转机。1987—1992年,全省十地市中,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数状况是:七个地市不同程度地增强,三个地市相对减弱,汉中地区强度指数减少得最多,为0.13。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受人口激增和耕地税减的双重影响,在人口继续增加和耕地不断减少的大趋势下,人口对耕地压力越来越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有关数据说明,汉中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程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对减少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方面不能提供任何支持,只有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才是汉中地区降低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的决定因素。

1.3人均基本粮食需求实现400公斤目标。汉中由于具有较为优越的气候、水热条件,单位耕地面积的有效供给较高,加上计划生育工作所产生的人口均分效应,在耕地面积处于全省第八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一般可达全省第四位,人均粮食一般居于全省第二位。1978—1992年,全省粮食总产由800万吨增加到1031.6万吨,增长了28.9%;人均粮食由288公斤增加到309公斤,增长了7.2%。同期,汉中地区粮食总产由123.8万吨增加到了144.7万吨,增长了16.8%,人均粮食由374公斤增到了401公斤,增长了7.2%。在粮食总产增长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的增长幅度仍与全省同步,如果没有人口的低速增长,这样的均分效应是不会出现的。1992年,十地市中人均粮食超过400公斤的只有渭南市(402公斤)和汉中地区。

1.4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工作得到重视。在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压力相对缓解的同时,人口增长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受到了重视,最突出的事例是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有所提高,近年来兴修水利,营造防护林等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有关资料反映,汉中地区近年来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双增长,1994年在全省第一个完成了辖区内宜林宜草荒山的全部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达到47.88%,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19.08和35.38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嘉陵江陕西段,流经汉中地区的略阳和宁强两县,该流域区自1989年以来,经过五年全面治理,基本作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流域区年拦蓄泥沙74.6%,拦蓄径流50.1%,林草覆盖率由40%提高到82%,人均基本农田由0.62亩增加到111.46亩,粮食总产由8.3万吨增加到11.4万吨,人均占有粮食由356公斤提高到482公斤,农林牧用地比例由2∶5∶12调整为2∶17∶1,群众收益比过去增加60%以上。获得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流域区人民生活改善的多方面效益。

2.汉中地区现代人口转变过程是先于经济现代化实现的,或者说是在经济现代化起步过程中发生的。人口转变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加上低速增长的人口效应,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

2.1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汉中地区在没有全面开展计生工作以前,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以产值和收入为例,按当年价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三项指标,1957—1978年的二十一年中,年递增率分别低于全省1.86、0.14和3.16个百分点。1978—1992年的十四年中,上述三项指标的年递增率,汉中地区为14.29%、14.01%和16.00%,分别高出全省0.55、1.19和9.00个百分点。1990—1994年,汉中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率为21.99%,较全省同期20.03%的年递增率高1.94个百分点。表明汉中地区人口控制工作在加速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

2.2人均经济指标有较大幅度提高。人均经济指标受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口总量增长水平两方面的影响,经济增长在实现人均经济目标中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人口总量控制程度在实现人均经济目标中起保证性作用。如果人口增长过快,即使在总量上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指标,但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仍然较低,势必影响人均经济目标的实现。汉中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人均经济指标较低,1976年以后低速增长的人口条件,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改变着水平低下的面貌,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例,1986年为544元,在十地市中位居第六,1987—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年20.14%的递增率迅速提高,在十地市的位次也逐年上升,由第五位达到第三位,而且绝对值达到202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超出234元。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过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体相似。

2.3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显著增强。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也叫人口经济密度,是指在单位经济指标下应当容纳的本地区人口数量,同一经济指标包容的人口数量越多,则人口经济密度越大,表明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相对较弱,反之亦然。所以,发展经济,控制人口,降低人口经济密度,增强经济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已成为衡量人口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汉中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和全省比较,正在发生着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每万元国民收入实际承载的人口数量,1978年为45.9人,1985年为23.8人,1990年为10.3人,1992年为7.9人。在相对应的年度里,全省分别为39.0人,20.5人,10.8人,8.4人。这种变化走势说明,全省和汉中地区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都在增强,但增强的力度汉中地区要大。另外,从劳动力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来看,1990年每万元国民收入容纳的社会劳动者数量全省为5.20人,汉中地区为4.81人,全省与汉中地区之比为1∶0.925,表明汉中地区社会劳动者规模相对较小,每个劳动者占有的生产资源相对较多,在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这无疑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4农村综合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的有效控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更为突出。汉中地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对促进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从农村综合经济效益中得到说明。以1993年农村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为例,每个农村劳动者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为554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50元;每个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为2874元,比全省高499元;每个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农业净产值为189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08元;每个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商品产值为146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5元。从以上四项经济效益指标在全省十地市中的位次考察平衡,汉中地区农村综合经济效益在全省当应是名列前茅。

2.5人口增长因素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强度在全省最小。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提高、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指标,人们经常用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评估,而在国民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直接受到人口增长的制约,人口增长率高,则对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大,人口增长率低,对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小。如1978—1992年,人口年递增率全省为1.32%,汉中地区为0.62%,其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影响全省相对较大,汉中地区相对较小。通过人口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换算,得出1978—1992年人口增长因素对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绝对值,全省为1.47%;汉中地区为0.73%。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因素对人均国民收入影响的绝对值,汉中地区小于全省0.74个百分点。

影响的绝对值较小,影响强度也相对较小。在国民收入增长一定,人口增长大于零的前提下,国民收入每增长1%,因人口增加而使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降低的影响强度,全省为0.1123,汉中地区为0.0518,汉中地区仅及全省的46%。这种积极的人口效应在全省是独有的。

3.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对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口素质产生了积极效应。

3.1生育率下降减少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数量投资。生育率下降是减少少年儿童人口比例的决定性根源,也是节约孩子抚养费用的关键性环节。据汉中地区的资料,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全区少生80万人口,节约抚养费164亿元,每年节约粮食32.8万吨,相当于当地粮食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二十年来,全省各地都有少生孩子节约抚养费用的统计,相比而言,汉中地区更为突出,仅以1992年为例,该年全省计划生育率为87.71%,计划外出生人口数61327人;汉中地区计划生育率为99.24%,计划外出生人口数101人。若以1993年全省人均消费水平852元计算,一年内为计划外出生人口消费支出全省为5225万元,汉中地区为8.6万元,汉中地区计划外出生人口及其消费支出均为全省0.16%。如果将这一年的费用乘以16年(孩子到达劳动年龄),再将这个乘积的70—80%划为家庭负担部分,20—30%划为社会负担部分,就更能清楚地看出汉中人口控制工作的成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直接效益。对于家庭来讲,可将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孩子质量的投资,也可用作养老和风险方面的投资,从这两方面来补偿孩子数量价值。对于社会来讲,可用节约的资金兴办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推进社会进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3.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首先是低抚养比减轻了劳动力的负担,使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改善。1995年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70元,是1990年的2.03倍,居民生活费收入人均2502元,职工工资年人均3834元,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由于汉中地区具有自然条件好的优势,畜禽食品、水产品、蔬菜等自给率高,特别是农村居民膳食结构的合理程度居全省农村之首,人均日摄入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三大营养素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人口身体素质的增强提供了保证。

其次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增进了人口健康水平。汉中地区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突出的是汉中地区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把优生优育放在重要地位,使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据汉中市(现汉台区)妇幼保健院统计资料,1986—1995年,孕产妇死亡率由万分之十三点一下降到万分之二点二,并稳定在低死亡率水平上。新生儿死亡率和发育状况已和国家标准数率相当接近,儿童患病率呈稳定、低患病率趋势。痴、呆、傻、哑发病率高,在秦巴山区有较深远的历史,汉中地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通过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孕情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在控制病残儿出生,改善婴儿健康状况方面很有成效。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地区的国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1982和199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汉中地区八年中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了6.90个百分点,在十地市中下降幅度最大;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5.72年,在十地市中上升幅度最大。1987年普及了初等教育,目前正在进行“普九”验收。汉中地区由于从1976年开始了低生育率,从1983年开始,小学在校学生逐年减少,1983年到1993年由50.83万人下降到36.60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0%;从1989年开始,中学在校学生也开始减少,90年代比80年代平均减少3万人以上。仅此,就会使一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均分到学龄人口身上相对较多,为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带来了直接的积极效益。

问题评析

汉中地区能够持续二十年低生育的事实证明,作为初始的动因,在人口压力很大、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切合地区实际的、深入细致的计划生育工作,即使是欠发达地区,也能妥善地调节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推动人口与经济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但是,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生育类型转变的超前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特征十分显著,这是人口与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中必须重视和着力解决的矛盾,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经济总量的人口均分值低,人均水平上升到十地市的第三位后已到极限,近两年来已见回落苗头,一些曾经是经济较为后进的地区,目前的发展变化状况,已对汉中地区构成了强劲的挑战态势。

第二,汉中地区年人口环比增长量虽然很低,但人口密度之大,人均耕地面积之少,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在全省仍然是十分突出的地区之一。

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一是表现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已占到67.65%,而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仅占16.225%;二是表现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滞后于国民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产值的构成比是1∶1.54∶0.92,劳动力的构成比是1∶0.08∶0.16。而在推进人口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方面,困难还比较多。

第四,地区内、县域之间、平川和山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明显。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107个县(市、区)之间排序,汉中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在全省排第14位,最低的在全省则排到第106位。

第五,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工作还很繁重。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汉中地区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22.99%,较全省平均值高5.12个百分点,在全省居第八位。

第六,计划生育的卓越成就,使0—14岁人口比重在全省十地市中最低,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全省最高,相应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工作显得十分薄弱。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变动的终极性因素。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在宏观上为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在微观上为家庭收入的增加开辟广泛的渠道,从而为群众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巩固低生育的成果。现在应当明确的是,在以人口控制政策主导下实现的人口转变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人口发展政策来进行协调和解决,并把人口与发展工作推向更高层次。实施人口发展政策,要求我们既要把握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内涵,又要把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要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人口发展,要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有大背景中,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对于汉中地区来讲,一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人口控制的经验和方法,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提炼和完善,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二要把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一项硬指标,切实重视人力资源投资,为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创造条件。三要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把农业劳动力看作近期提高农民纯收入和早日实现小康目标的焦点所在。四要在改革劳动就业和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加速完善适应地区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五要以小康村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村社区发展,使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

标签:;  ;  ;  ;  ;  

汉中市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效益与展望_人口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