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杰齐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是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涉及的阶段有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建设项目通常时间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笔者根据工作经验,针对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期增强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能力,减少工程造价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工程施工;造价;风险控制;防范对策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施工组织,达到节能降耗,赚取利润,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是在有一定经济技术条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规范标准等)限制下,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种主动管理行为。因为此时项目施工阶段的工期、造价、质量等级、安全目标等经济技术指标已基本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以项目部为实施主体,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通过“分析、策划、实施、考核评价”等控制过程,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人员编制造价的目标通常有两个:一是造价本身要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概算。造价本身要合理的具体内容是指在工作人员在确定工程造价内容的时候要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实际造价不超概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在工程造价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保证工作科学性。但是在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却一直存在着分离经济和技术的情况。在施工人员的潜意识中总是会将工程造价划归到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和概预算部门中去,完全与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挂钩。现场的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就会偏重于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对项目施工的成本投入关乎甚微。其实在本质上工程造价是将工程经济投入和技术投入结合的一项工作,只有技术人员懂造价,造价人员懂技术,两者相互结合能充分合理地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了然于胸,并很好地进行控制管理。文章以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为例,着重探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施工阶段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为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2.1施工阶段成本分析
1.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依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标准等文件进行,按照施工期的市场价格水平,将构成工程的直接成本(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和间接成本(管理费用、检验试验费、资金使用费等)费用分类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投标文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作为成本策划的依据。2.招(投)标文件中一些内容不确定但被列入招标清单的费用需单独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基基础工程中,一些因不可预见因素可能造成的费用估算,如基坑(尤其是深基坑)支护费用;2)因暂时不能确定,招标方要求投标方以“暂定价”形式列入报价的部分;3)预留金部分。这些都可能造成施工成本的变化(如:基坑土质的变化造成支护方案的调整,招标时一些遗漏的项目可能动用预留金等),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3.成本分析时一定要考虑资金使用成本。根据工程项目的合同付款条件,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考虑资金占用成本。对一些大型项目,施工时需要融资的,要考虑融资的财务费用。
2.2施工阶段成本策划
成本策划就是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分类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确定成本控制计划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造价理论中“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法广泛地运用于成本控制实践中,尤其在策划阶段,可以通过对各种方案的费用计算,通过比选确定最优成本目标。1.对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主要是严格把控好采购关,降低损耗率。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流程、到货验收流程和损耗标准,将材料成本控制指标下发到材料采购部门和作业班组,加强监督,减少损耗。另外,要根据建材供应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对材料价格在施工周期内的走势作出一定的预测,调整阶段性的采购量,减少采购的资金成本。2.周转性材料(如:模板、钢管支撑等),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周转使用次数,采购计划严格按照周转使用周期制定。施工作业时做到工完料清,及时维修整理。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划分施工流水作业段,组织水平向和竖向的流水作业,保证人力资源的均衡投入,提高工效,降低人工成本。4.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一些专项施工方案,如:基坑支护方案、脚手架搭设方案、材料水平和垂直运输方案等。运用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中的“方案比选法”,对多套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评价,优选成本最优的方案。5.项目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要合理,管理人员组成要精干、高效,责任分工明确。避免因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6.资金使用费,税费等要根据工程回款条件统筹考虑,制定上限指标,严格控制财务费用。
2.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落实项目成本策划阶段确定的成本指标,降低施工成本。1.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在成本控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可以减少场地占用,而且减少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距离;流水作业可以提高工效,加快进度,而且保证资源的均衡投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损耗。因此,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将管理责任分解后落实到人。2.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计划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和进场计划。制定严格的材料和机具的采购保管及到货验收制度,完善材料领用制度,将损耗指标下发到责任岗位和作业班组,制定奖罚措施,让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挂钩。3.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推广使用新工艺、新工法,以科技创效益。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施工方案的优化,从而提高工效,降低消耗,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
2.4成本控制效果的考核评价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效果考核应该分阶段进行,大体可以分为:施工前期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工程施工阶段、竣工交付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划分成若干个考核阶段。考核评价周期越短,成本数据越真实,纠偏措施时效性越好。考核评价阶段主要是把实际的成本数据与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成本超标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在下一个成本控制循环中加以改进,并通过考核对责任岗位、责任人或责任班组进行奖罚。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后,应对项目整个施工周期的成本进行考核、评价,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业主关系复杂,建设单位要想真正全过程造价控制,需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培训和经验积累对工程造价控制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采取回避、转移、控制和自担措施,制定一定的风险防范对策,增强其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能力,尽力减少工程造价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汝清.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39+51.
[2]黄化存.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7):135+137.
[3]赵剑.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管控的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4]张波.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理念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08).
论文作者:单保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7
标签:成本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