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必备品,特别是我国目前居住区在规划设计方面已呈现郊区化,同时人们对居住要求也逐渐提升,小区住宅规模也越来越大。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大多居住区在规划建设时更加注重私人汽车的出行,而忽视了公共交通的出行,为了更好的对公交导向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对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1、居住区选址呈现郊区化
城市化发展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的住宅来说,其价格也逐渐提升,在这样的趋势下,凸显郊区的土地资源丰厚及价格低廉,也使得居住区在选址方面呈现郊区化。虽然郊区与城区相比较为偏远,但是由于私人汽车的盛行,使郊区住宅在交通方面较为便利,居民大多在郊区购置住房后,为了自身出行便利,也会选择再购置一辆私人汽车,这样就会增加居民经济的付出,另外,当住宅呈现郊区化后,由于郊区较为偏远,其就业等相对落后,尤其是住宅周边的配套设施,更加显得郊区化住宅只能为人们提供居住的功能,降低居民居住的便利性,大多居民在城区内工作,在郊区居住,这样的状态形成后,想要对其进行改变就会难上加难。
2、居住区形成规模化
对于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建设特点来说,还存在规模化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城市道路等对居住区进行分割。上文我们分析到城中心区域住宅价格相对较高,同时因为道路密集,所以会将住区分割成较小的区域,而郊区中由于道路较少,这种情况就将住区分割为较大的区域,在住区规划的过程中,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政府会将这样较大的区域划分给开发商,对于资金能力较强的开发商来说,就会对这样大区域的居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出较大的楼盘等,使郊区更有规模化。但是居住区形成规模化后,往往与城市文化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使这样的居住区显得更加独立,与城市之间进行了隔断,导致居民在出行时只能通过步行、私人汽车或者公交出行,而这三种出行方式中,私人汽车出行更加便利,这样在一方面就阻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
3、居住区呈现封闭化
众所周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特别在我国经济逐渐上升的今天,居民对住宅私密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居住区呈现封闭化的情况。这样的住宅区将居住环境进行了封闭,通过围栏等方式将居住小区与周边进行了隔离,在围栏上设置几个出入口,供居民出行使用。在很多城市中,封闭小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住区模式中的一种,虽然封闭化居住区安全性更高,私密性也相对较高,但是在居住区不断扩大的今天,封闭式居住区对居民的出行及车辆通行都有着一定的阻碍。另外,开发商在进行封闭居住区规划时,为了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大多会将居住区内的道路设计成曲线型,使车辆无法进入小区内,虽然这样的规划虽然使居民得到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是将交通阻挡在居住区外,居民只有步行较长距离才能乘坐交通工具,不但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还降低私人汽车的使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公交导向的住区规划设计
1、对居住区进行竖向规划
地铁出入口与商业建筑以及附近的居住建筑密切连接,这使得居住者能够出行方便,购物快捷,同时受风雨侵扰和阳光暴晒。住宅楼中居民通过电梯到达地下车库,通过连通地铁站的地下空间进入地铁站台,连通的公共空间,设置为超市、文化娱乐场馆等,平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战时提供必要的疏散、掩蔽空间。电梯直通地铁站台,转移地面步行至地下空间,开发地下空间活力,使居民从出家门至地铁站台之间的距离在感觉上不会单调枯燥,也避免了日晒雨淋的不良天气状况,使得居民心理上可接受的步行距离变长,引导居民使用地下通道,继而使用公共交通。地下空间具有各种城市功能,一方面可以将人流吸引到地下,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这些人流潜在的商业效益。足够的人流量能够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促成公共交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对居住区进行平面规划
让居民方便地乘坐公交车,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规划的关键要素。打破小区的封闭性特征,使居住区道路能够被外界公共汽车使用。在规模较大的住区中,将公交站点引入住区中,以缩短居民步行至公交站点的距离,并把住区商业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公交站点结合起来,以提高设施使用的方便度。公交站点被引入住区,并与商业中心结合设置,形成住区的公共中心。公交站点的布置既相对深入住区,又处于住区的公共空间中,这样可减少公共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减少公共交通这种过境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建议在选择公交路线时避免迂回曲折,尽量短而直。考虑公交车方便和步行者安全,在道路旁设置绿篱、行道树,以在行人和其车间创造缓冲带。道路交通规划是以公交出行为主导的,因此居民步行到公交站点的路途设计至关重要。沿途的景观、步行道路的铺装、遮阳避雨等设施对步行舒适度的影响会改变居民对距离的心理感受,以宜人的环境吸引人们离开汽车步行到住区中心,使用公共交通。
3、对居住区进行综合规划
综合竖向规划策略与横向规划策略,采用多元化公共交通组合形式,尽可能使更多居民享受到公共交通的便利。地铁因为其自身特点,无法做到像公交一样高密度全覆盖,地铁与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形式组合,与住区紧密结合,才能大量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在地铁站附近住宅为高层高密度,地铁站内为高等级社区商业中心,住区与公共交通采取竖向结合的模式;外围相对远离地铁站的住区,住宅密度相对低些,住区与公共交通采取平面结合的模式,在公交站点处形成低等级社区商业中心。竖向模式与平面模式相结合,使住区尽可能接轨到公共交通,使大部分居民能够在"最后1km"之内,使用到公共交通,用良好的步行环境与方便的商业环境,引导居民使用公共交通,放弃使用小汽车。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究,我们认识到居民在出行等情况下,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还是相对较大的,而良好的居住区设计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外,还能有效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居住区规划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城市、郊区的特点,对居住区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规划,从而为公交出行及公交城市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飞,徐向远.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内涵与策略[J].城市规划,2014,38(7):61-67.
[2]顾优丰.城郊居住区公共交通导向土地规划模式探讨[J].轻工设计,2011(1):105-105.
论文作者:王宇1 翟村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居住区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 居民论文; 公交论文; 住宅论文; 郊区论文; 环境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