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教育 ,体育教学 , 德育教学
前言: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在课程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原因在于学生主体的变化,小学高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阶段学生拥有更高的独立与叛逆心理倾向,在行为举止方面更加外向活泼,但在课堂学习时间内却容易出现脱离管教的现象。要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必须客观分析当前小学高年级体育教育的现实情况,并施以教育方式的调整[1]。
一、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现状
(一)运动水平低保现象严重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标准逐年上升,证明了小学阶段学生在高水平物质条件下,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资本。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大多数小学高年级班级内,学生体育成绩越来越向及格线靠近,学生“凑低保”不争优秀的想法泛滥。
(二)学生活动团体化倾向明显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合作、游戏。这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活动中能够得到极为直观的观察。以35人的小学班级为例,一旦教师布置了数人进行的热身运动、球类活动等项目任务时,散开后学生们总是以3-5人的小团体进行独立的交流与互动,各团体之间极少有主动的交互,且往往会出现被数个小团体孤立在外的一两个学生,无法融入到任何一个团体中[2]。
(三)课程教学缺乏严格体系规范
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在组织形式上往往缺乏课程的体系支撑,一方面是由于小学本身的体育技能受限于小学生身体素质,要求偏低,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时常会超前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体育教师习惯以“放养式”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课程规划认知不清,同时逐渐生成了对教学纪律的轻视,长期发展后导致了小学高年级体育课程开展容易趋向无序化的现象。
二、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优化措施
(一)建立鼓励机制,培养学生争优意识
小学生高年级处于心智从幼稚到初步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心思缜密、敏感,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高年级学生自身的心理情况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成绩过及格线”就好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小学的班级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之间,在体育成绩方面发挥出极好的成绩与极差的成绩的学生,都会被班级里的其他学生看做是“异类”[3]。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会被嘲笑,而体育成绩极好的学生,往往因为接受过体育锻炼,腿部、手臂上初步成型的肌肉让其他学生称之为“肌肉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现象的存在根植于学生自身的集群意识,处于成绩中游的大多数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或避免被更优秀的人打击,会无意识地孤立或主动以言语攻击成绩上游与下游的学生,使后者在潜移默化中选择与前者同化,避免被集体孤立。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从小学生德育思维中的绩效意识出发,在学生中抹消体育成绩的绝对重要性,同时引入“相对进步”的绩效分数,来完成对小学生体育成绩的完善。这一体制的实施,能够鼓励学生通过挑战自我来提升体育成绩,将学生心目中的成绩比较从他人转移回自己身上,使小学的体育教学真正落实到小学生的阶段性发展上,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能够以更高、高快、更强的标准要求自己,力争上游,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二)协调班级活动,促进学生良性互动
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以小团体进行彼此孤立的体育锻炼,往往是由于其自身羞于进行人际交往的迈步,致使自己只愿留守于有限的交往人群中。在小学体育的德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发挥对课堂的主导权,对于学生施以指令来促进其跨越班级同学间互动从零到一的隔阂。同时在教师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接触之后,要注意给予学生以高度自主的活动权力,避免更多强制性的命令使高年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4]。在实际的课堂开展过程中,我往往以男女生混合分组的形式,使班级学生进行合作。在这一课堂组织形式的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学生在两性意识启蒙阶段的害羞心理,期望能够以男女学生双方平等、互助的共同活动,使学生之间意识到性别并不决定两者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相反,体育活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与合作的最佳方式。通过正确的引导,许多的学生能够正确地意识到同伴的重要性,在日后的体育课程中,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经验的交流,使得小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三)树立教师威信,严格执行课堂纪律
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在班级中的威信,这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处于教师的“高位”素质教学思路。小学体育教师在面对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高年级学生时,必须展现出自己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权威性,使学生们从心底里认可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进一步使教学计划得到有效的施行。例如我在开展篮球基础课程的教学时,往往会有一两名对NBA赛事较为了解的学生,喜欢接茬或打断,这时我不会予以批评或制止,相反,我会顺着他提到的NBA球星,讲述自己对其职业生涯与技术水准的看法,展现出自己在知识广度与深度方面的权威性,令他们折服。果不其然,在之后的课程中,这些学生都十分听话,而且会主动发挥自己在同学之间的领头作用,帮助我维护班级课堂的纪律。长期执行后,我便通过了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得技艺精湛、博学广识的德育品行在学生中成为了普遍追求,实现了德育教学的规范化。
结语: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教学实施的核心在于实现对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生生互动的主动性、开展课堂的纪律性等方面的优化,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力争上游、遵守纪律等德育素养,最终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伟洪.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8(6):153-153.
[2]钟建军.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23(10):243-243.
[3]张财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适时渗透德育教育[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89(2):153-153.
[4]陈爱荣.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 小学教学研究, 2019,24(9):64-66.
论文作者: 桑增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德育论文; 成绩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班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