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陈冰

浅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陈冰

摘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生物、代谢、迁移、污染等。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城市规划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要求及其原则,并论述了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要求;原则;问题;措施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下就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要求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要求主要表现为:(1)环境生态化。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2)社会生态化。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3)经济生态化。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等。

二、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主要表现为:(1)可持续发展原则。首先,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尊重自然、符合自然,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节能、再生、可持续的生产活动,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当地实况的规划方案。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物质发展为立足点,以造福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注重对人价值的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的传承。(2)特色原则。生态城市规划只有将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想要达到的成效。生态城市规划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成果,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地理、人文情况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3)协调性原则。规划中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一致,促进相互之间的高速流转,这是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城市的规划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三、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及其措施分析

1.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问题

(1)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流于形式却难以得到落实。

(2)缺乏长远性。第一、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二、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

(3)地方特色不鲜明。有些城市规划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2.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1)合理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时,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城市居住区规划分析。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并且城市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一些城市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3)生态城市环境规划分析。生态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市设计所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生态效益和共享性。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生态环境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牧草进行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4)生态城市产业规划分析。生态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保护和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化保护,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三环节的流转,使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市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和生态的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产业现状,建设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市产业,使城市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愈来愈注重科学性以及生态化,并且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其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规划方法进行规划,目的在于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丹.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

[2]李宏飞.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科学技术创新,2018.

[3]张剑.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居业,2017.

论文作者:陈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论文_陈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