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洁

刘洁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带来的影响。对象:120位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方法:根据随机数字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采取正常内科治疗方式,研究组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偏瘫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大幅加快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1引言

据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属于一种中老年血管病,其发病率正逐年上涨,一半以上患者会由于出现偏瘫而生活无法自理,不仅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脑卒中本身具有的病情恶化快、发病症状严重等特点,其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居高不下[1]。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大幅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2],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产生的影响,笔者选取16年3月到17年3月共120位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际结果如下。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16年3月至17年3月收录的共120位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满足相关规定要求[3]。结合随机数字对照法,将其划分为每组各60人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两者患者都实施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还需要加上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中男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人数为34人,女性26人;年龄区间为45-80岁,平均年龄64.1岁;出现右侧偏瘫患者人数为28人,左侧为32人。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为34人,女性26人,;年龄区间为40-78岁,平均年龄64.5岁;右侧偏瘫共计27人,左侧偏瘫共计33人。两组在性别与年龄等维度上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治疗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都采取常规性内科治疗,一般涉及扩管、脱水以及使用神经营养物质等等。其中,研究组在结束常规内科治疗后的48小时,逐渐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步行训练;患者家属提前为患者准备好质地较软的鞋,在家属的陪同下,患者首先进行原地踏步练习,接着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慢慢使用手杖、轮椅或者平行杠进行站立,在此过程中,为了保护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处于患者患病侧,并指引患者逐步完成各种行为动作,最后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后,慢慢进行阶梯练习、独立步行以及跨越障碍步行等康复训练。(2)坐位训练;当患者肌力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可以进行小幅度患肢活动时,就需要对患者采取坐位训练,首先将病床摇起,让患者感受坐起的感觉,之后离开床位坐在轮椅上,初始阶段训练时间最好控制在单次5分钟以内,后慢慢增加。(3)患者主动运动;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3天之后,给患者灌输假想运动理念,接着指引患者进行患肢各部分的康复训练;需要先从手指入手,逐渐增加肌力,当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开展翻身训练、身体左右移动训练等等。(4)患者被动运动;此类康复护理的前提是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具体做法是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对其头部进行按摩,使用手指对上肢进行5次揉捏,针对肌腱部位使用弹指法进行按摩,最后是患肢关节的按摩,具体按摩时间与力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每次按摩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初始阶段可以一天按摩一次,随着患者康复效果的增加,慢慢增加每天按摩的次数。(5)感觉训练;树立运动、感觉一体化的思想。将日常用品、储物柜以及电视机等设施摆放在患者的患病侧,日常的测脉、进食以及擦洗等护理都需要从患病侧实施。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患肢采取冷热刺激、被动活动、理疗、按摩以及拍打等护理。例如使用温水对患者患肢进行擦洗,通过外力作用进行韧带、肌肉以及关节的牵拉,使患者的患肢逐渐感受到运动的感觉,感受此过程中身体的变化状况,从而为后续自行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6)肢体功能畸形的防控措施;①髋关节与肩关节畸形的防控处理:让患者保持平卧状态,将枕头放在肩关节下方,以免出现脱臼状况;臀部与大腿外侧防治一定数量的毛巾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髋关节出现外旋或者外展的状况。除此之外,患者床铺的床垫不宜过软,否则会导致患者在长期卧床过程中臀部出现凹陷,进而导致髋关节出现畸形。若是需要对患者健侧位进行护理的时候,首先需要都将患侧上肢放于胸前,同时加设软垫子,患侧下肢需要保持弯曲状态,为了防止长时间的保持同种状态导致患者躯干出现痉挛,需要在大量下方加设较长的软垫;当需要对患者患侧位进行护理的时候,确保患侧上肢处于伸展状态,健侧位上下肢处理方式与前文基本一致。若是需要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时,首先需要让患者双臂打开,稍微弯曲,将软垫放置于两肘下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肩关节由于内收而出现畸形。(7)翻身护理;因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位患肢的静脉回流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肌肉萎缩与松弛,所以患侧患肢水肿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翻身护理。翻身的频率一般为每1~2小时一次,最佳体位一般为侧卧位,向患侧方向进行翻身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关节功能的保护工作。

2.3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的观察指标有两种,其一,护理满意度:维度有四个,包括十分不满意、一般、满意与十分满意,护理满意度计算中主要涉及满意与十分满意两个维度;其二,临床疗效:维度也包括四个,即无效、有效、高效以及治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计算中主要涉及有效、高效以及治愈等三个维度。

2.4评定方法

使用男卒中病损评估表(SIAS)对接受治疗后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测评[4],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之后进行第一次的测评,并在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开始第二次测评。显效:意识无障碍,肌力等级达标,日常生活基本可以实现自理;有效:意识恢复,偏瘫状况明显改善,肌力较以往而言小幅增强,伴随轻微神经功能障碍;无效:肌力无明显变化,症状保持原样或者加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

2.5统计学分析

整个过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用的软件主要是SPSS22.0,计量资料统一使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主要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统一使用百分比表示,主要使用X2检验,当P<0.05,则表示两者差异显著。

3结果

根据实际治疗的效果,可以明显观察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如下表1所示:

4讨论

研究资料表明,人体患上脑卒中之后,恢复的关键在于确保脑血的正常循环。患病之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肢恢复运动能力,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此过程需要专业护理人士陪伴,以免患者自行运动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肌张力、关节活动能力、患肢控制能力以及患肢运动能力等方面。

总而言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几率,适合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克忠.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02):17-19.

[2]谭凤英.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6):181-183.

[3]方英,叶民,曹桂华.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05):101-102.

[4]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05):424-426.

作者简介:

刘洁(1985.5—),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论文作者:刘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