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强的党性推进工作创新_讲党性论文

用坚强的党性推进工作创新_讲党性论文

以坚强党性推动工作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性论文,坚强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我们党的党性,是党的先进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具体到每名党员来说,党性是思想深处带有根本性的政治立场问题。如果说,入党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的话,那么加强党性修养就是一生一世的事,是一个始终要面对的永恒课题。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把“讲党性”放在首位、作为重点,李源潮同志强调,组织部门必须是党性最强的部门,组工干部必须是党性最强的干部。他还指出,党性不是空的,要通过讲党性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动力和保障,在推进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实践中锻炼提高组工干部的党性。这阐明了讲党性与抓创新的内在联系:党性既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又为创新提供根本保障;创新既是党性的重要体现,又是增强党性的现实途径。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更加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在抓创新的实践中锤炼党性、体现党性、检验党性,以坚强党性推动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以坚强党性激发创新勇气。组织部门的改革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风险和挑战,甚至还要承担失败的责任。困难、压力面前,能不能无私无畏、主动面对、迎难而上,不仅直接关系工作成败,更是检验一个人胆识、觉悟、党性的重要标准。在这个方面,要着力解决好“三力”问题。一是激发动力。创新首先是观念的革故鼎新,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很不容易。尤其是组织工作非常严肃、严谨、严格,要讲程序、讲规矩,思想往往更容易受到束缚。比如,有的同志碰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是先考虑怎么去解决,而是习惯性地看上级是怎么要求的、文件上有没有规定、领导是怎么说的、惯例是怎么做的,不敢想、不敢试、不敢闯,怕出错、怕担责、怕吃亏。这些问题,说到底是思想懒惰、党性不强的表现。当前,组织工作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高度开放的时代,不主动解放思想,不积极推进创新,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组工干部要充分认清肩上担负的历史责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自觉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从思想深处焕发出抓创新的不竭动力。二是直面压力。创新的过程,是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工作能力、魄力的竞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是想干好,“难”总是客观存在的,回避不能解决问题,只会“难上加难”。当前,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来研究、来解决。比如,如何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如何顺应广大党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趋势,创新思路措施,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等等。这些新情况、新课题,既是挑战,又为抓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既是压力,更是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作为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重要平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扎实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三是克服阻力。创新必然会面对这样那样的阻力,特别是涉及干部工作方面的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大,风险也更大。李源潮同志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深刻调整,是检验组工干部党性的重要战场。基于党性谋划改革,改革就不会走偏方向;立足党性推进改革,改革才不怕触动既得利益”,“搞改革可能会遍体鳞伤,但不搞改革只能死路一条”。这抓住了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的关键问题,也突出强调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工作领域的许多改革都是这样,都不会一帆风顺。敢不敢为推进改革创新而勇敢地面对风险、承担风险,已经成为检验组工干部党性的最好“试金石”。离开了党的事业的“大棋盘”,只关注自己的“小算盘”,明哲保身、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就不可能有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勇于担当、善于负责,做改革创新的忠实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二、以坚强党性保证创新方向。解放思想不是无原则的胡思乱想,改革创新也不是无目标的标新立异。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抓创新必须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善于做好上下结合的文章,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强化三服务、实现两满意”上,始终保持正确方向。要把握好大局。有全局意识,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讲大局责任,才能服务中心、有所作为。既服从于大局,又服务于大局,是对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重要体现。离开大局抓创新,组织工作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不能发挥好组织保证作用。要有宏观的视角,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大方向,善于从宏观上、整体上、全局上看待问题。无论处在哪个岗位上,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要自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整体上来把握和推进,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来下气力、求突破。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组织部门必须主动在这方面动脑筋、想办法,积极探求服务的思路、措施和办法。要把握好重点。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关键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期待的难点热点问题,就是抓创新最现实、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必须集中力量予以突破。近年来,山东省委组织部抓住能够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每年都确定若干重点突破项目,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时限,确保每个项目有部署、有措施、有人员、有督查、有结果,有力地推动了组织工作创新。要把握好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准确判断组织工作的发展趋势,从而在创新上更快一步、更高一筹、更深一层,创造自己的特色、亮点和品牌。要注重研究工作,善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特殊上升到一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理性概括,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探索实践,对价值较大的,要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在各个领域树立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带动面上工作开展。要注重超前谋划,抓住组织工作中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思之在前、谋之在前、干之在前,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以坚强党性培养创新思维。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看问题、想事情、作决策的角度和方法。思路一变天地宽,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有想得好,才能做得好;没有思维的创新,也就没有实践的创新。现在,大家都有创新的愿望,但缺乏创新思维、不会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表面上看,这是思维方式问题、能力素质问题;实际上,这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能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新情况、对待新事物、提出新思路,是对一个人党性强弱的重要检验。在一定程度上说,创新思维是影响组织工作成效的最重要因素,创新能力是一名组工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创新思维有很多种,比如,要学会辩证思维,善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利”,又要想到“弊”;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要想到事情本身,还要考虑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如我们强调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时又要防止简单地搞年龄层层递减,注意保护和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强调扎实做好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同时又要超前考虑、设计好他们的出路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辩证法。不会运用辩证法看问题、办事情、做工作,就难免出现偏差。要学会批判思维,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对以往思想或行为进行再认识,敢于求异、求新、求变。当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不好,但光跟在人家后头干,沿着别人轨迹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就很难走出新路、辟出新径。有破才有立,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理论的提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与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是分不开的。要不迷信权威、不依赖经验,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否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也要主动考虑怎么才能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新的突破。要学会发散思维,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甚至是用想象式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判断和思考同一个问题,从同一个点向不同方向和层次进行探索,搜寻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现在,影响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我们已知的,也有我们未知的;既有我们认识较深的,也有我们认识不深的;既需要逻辑判断,也需要直觉感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要做平面扫描,还要善于做立体思考,这样一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要学会逆向思维,善于“倒过来想”,“反其道而行之”,从事物发展的反方向来思考问题。“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就是讲的逆向思维。在组织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逆向思维。如一些地方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纪律约束是一种思路。但反过来想,采取自主选学的方式,把组织安排与个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往往更好。又如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也不能只在查处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关口前移,在如何治本上多用些力气。另外,还要学会超前思维、系统思维等等。

四、以坚强党性锻造创新作风。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必须看到,创新不是形式主义,不是名词翻新,更不能乱贴标签。创新需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必须以坚强的党性为保证,把创新的成效体现在造福于民、取信于民上,体现在促进事业的提升上。要有务实的精神。组工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实”:真实,就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敢摸实情,敢讲真话,敢坚持真理,写东西有真知灼见,干工作实打实,做人真实坦荡;踏实,就是说了算、定了干、不浮躁,对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在落实当中抓创新,在创新当中促落实,确保每一项创新举措都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朴实,就是要艰苦朴素,严格要求,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年龄比干劲,不比待遇比贡献,不怕苦、不怕累,不在吃、穿、住、行上摆阔气,树好自己的形象。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多到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不要整天从材料到材料、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要多讲真话、实话、管用的话,少讲空话、大话、套话,不讲假话、恭维话、违心的话,善于报喜,更要敢于报忧,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多办一些基层和群众关心的事、欢迎的事,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要有一流的标准。古人讲: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以什么样的标准对待工作至关重要。工作标准高的人,就会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做得很到位、很精彩。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更高的目标追求,满足一般、安于现状、沾沾自喜、小成即满,不论素质多高,能力多强,都很难把事情做好,更谈不上创新。现在,全党都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部门、组工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必须看到,组织工作“好”无止境,创新发展无止境。广大组工干部要立足岗位实际,瞄准一流目标,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抱有“差不多就行”、“糊弄糊弄就行”的心态,必须有求上进、有作为的意识,有力争上游、争创一流的劲头,努力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最好,不满意的工作不出手、不上交。要有开阔的视野。李源潮同志提出,组工干部要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这是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的基本要求。只有比别人学得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组工干部既要钻研组工业务,还要广泛涉猎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既要立足本地、更要放眼全国抓创新,善于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始终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既要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又要认真反思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标签:;  ;  ;  ;  ;  

用坚强的党性推进工作创新_讲党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