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教育下乡去”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们明确提出并认真开展了“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
“师专教育下乡去”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面向山老区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认真借鉴并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实行“教学做合一”,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环境,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农村初中师资,探索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一、“师专教育下乡去”的理论依据
1984年以来,为了缓解当时山老区基础教育师资严重匮乏的燃眉之急,我校与左权、榆社、和顺三个老区县联办了县、乡、村三个层次的四所实验中学,先后选送64名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到这些学校任教。90年代以来,为适应农村中学对教师需求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我校推行了“主、辅、副、多能”的教改模式,并连续四年组织应届毕业生深入榆社、左权等山老区乡镇中学,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农村环境中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本领;同时,我们将乡镇中学被顶替下来的未达学历要求的初中教师请进校园免费进行培训。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为了找准师专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历年开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和对往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1994年底,动员组织了全校1400多名师生,就有关农村“普九”的十个专题,在全省98个县、市,362个乡镇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调查表明:
第一,农村特别是山老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受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作为教育本身,严重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要求,是影响农民送子女进学校和办教育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尽管“八五”期间我省基础教育师资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师资流向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特别是“普九”任务最为艰巨的偏远农村,中学教师数量少、质量低、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第三,以往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思想素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农村中学艰苦的生活环境,不完全适应跨专业、多学科的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全校开展了关于师专教育改革的讨论。与此同时,我们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投入基础教育与师专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并邀请省、地、县、乡有关领导、教育专家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到我校举办了“农村‘普九’与师专教育改革”研讨会。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学习讨论和研究论证,我们确认“师专教育下乡去”教改实验具有以下理论支点:
第一,“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是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在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中的恰当定位。1993年,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在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上指出,要广泛动员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积极参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参加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增强师范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感,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改革,培养更多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合格师资。”“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实践多样化、开放式的“大师范”教育思想,打破了封闭僵化的师范教育旧模式,实现了基础教育与师专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直接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合格师资、直接参与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师范教育新机制,拓展了师专教育的服务空间,辐射了师专教育的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师专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作用。
第二,“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是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长期以来,师专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根据农村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依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结构,构建同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所需师资规格衔接对口的教育教学体系,将地方性师专“姓师”、“务本”、“向农”的办学方向和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初中师资的培养目标落到了实处。
第三,“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是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克服长期以来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弊端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地方性师范学科学校开设的教育教学课程,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体现其师范性的教育理论课和教材教法课的内容和教法,究竟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多大帮助,这是社会对师专教育批评的焦点之一。其根本症结就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严重脱离实际。“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学,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第四,“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是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合格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而且应当成为熟悉和精通基础教育的行家里手。而现在师范专科学校的中青年教师绝大部分缺少基础教育的实践锻炼。“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为师专教师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辟了途径,教师在亲身参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践中,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把握基础教育规律,更新师范教育观念,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开展教育教学实验,接受艰苦奋斗教育,可使教师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迅速提高。
第五,“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是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在新形势下实践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大胆探索。早在1922年,陶行知先生就指出:“生活即教育”,要“依据乡村实际生活,造就乡村学校教师”,乡村学校的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依据陶行知先生在“乡村环境中培养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实行“教学做合一”,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培养合格农村中学师资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制。
基于上述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我们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范专科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明确提出了“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课题。
二、“师专教育下乡去”的初步实践和主要收获
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形成以后,我们与左权县人民政府签定了《农村初中教育与师范专科教育改革联合实验协议书》,确定该县桐峪镇为我校“师专教育下乡去”教改实验基地。从去年9月开始,我校实验指导教师分期分批带领学生奔赴实验基地,开展教改实验。我们主要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组织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
多方面接受磨练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参加教改实验的师生深入实验基地后,分布在实验基地及其周围的学校,有的孤身一人住在旧庙里,有的20多名女同学挤住在村里戏台的后台上。人数多的实验点上,师生们吃大锅饭、水煮菜;人数少的地方,同学们走家串户,吃“百家饭”。师生们与当地学校教师朝夕相处,共同工作。农村中学教师工作条件艰苦,教学任务繁重,但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他们的敬业精神给师生们以深刻的教育。
参加教改实验的师生在实验基地积极开展国情、民情和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引起了师生们深深的思考;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当地干部群众为脱贫致富、改变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则给师生们以极大的感染和鼓舞。
我校还在教改实验基地及其附近的麻田八路军总部和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建立了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师生在那里过团日、上党课,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在先烈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地方,师生们追忆革命历史,领悟人生真谛,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全方位进行教学实践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教学业务能力,参加教改实验的同学全部顶岗上课,人均210学时。其中65%的同学承担了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工作,20%的同学一人兼代3门以上的课程。经过半年各个环节、全部过程的教学实践锻炼,使同学们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教学业务能力迅速提高。
全环节参与教育管理,提高了学生的“三自”能力。参加教改实验的同学,参与了教务、后勤、团队工作、文体活动、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学校管理工作。在教改实验中,同学们由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由别人为他们服务变为他们为别人服务,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育理论课和教材教法课的教学与研究。
“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的课堂搬到了初中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指导教师针对问题教,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教学实践中用,“教学做合一”,真正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参加教改实验的师生,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讨论交流、个别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了教育理论课和教材教法课的教学任务。
(三)直接参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主动为农村“普九”服务,发挥了师范专科教育的辐射功能,拓展了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效益。
参加教改实验的师生们配合当地政府和学校开展“普九”宣传动员工作,并深入到偏远村庄,挨门挨户做失学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经过当地政府、学校和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基地所在乡镇率先实现了“普九”目标。我校实验指导教师还深入农村初中,与当地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他们义务听课、评课,举办学术报告、讲座,进行示范教学。他们根据农村中学教学实际,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提炼总结出了“三十二字农村中学课堂教学要领”。此要领推广后,对当地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进一步明确了师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了学校整体改革的深化。
一年来,我们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设了三个非师范专业,试行了"5+1"教学模式,开设了28门“特色”课程,迈出了人才培养由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步伐。
“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养成教育,比传授文化知识更为迫切,更为重要。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实践教育周活动,规范了劳动教育课程,各教学班每学期集中一周时间,轮流参加劳动。学生值周劳动,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增强了对他们对未来山区农村教育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师专教育下乡去”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一)现在的师范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讲,与建国初期相比没有多大改变。要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就必须首先改革师范教育。只有从旧的师范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深入到基础教育的第一线去,才能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才能激发师范院校领导和教师支持和投身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也应充分认识到师范教育改革是与自身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事情,积极配合并大力支持师范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教育改革才能协调发展,总体推进。
(二)我校建立教改实验基地、开展“师专教育下乡去”教改实验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索由应试教育、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其具体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实验中学及其所在地建成我校的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技能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深化师专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农村合格师资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把与当地政府联办的实验中学办成农科教一体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示范学校,使其具备三种功能:一是“育人”的功能,不仅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且更主要的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业劳动者;二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的功能;三是农村文化、精神文明的传播辐射功能,探索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路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思想认识、经费投入等许多现实的矛盾和困难。
(三)“师专教育下乡去”的教改实验,使我们对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地方性师范学校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模式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地方性师范学校不仅在农村有广阔的市场,而且也只有眼睛向下,主动参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也需要师范教育战线的同仁共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