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论

企业融资论

刘淑莲[1]2000年在《企业融资论》文中研究表明企业融资是企业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回答和解决下列问题:为什么经济体制和金融制度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为什么企业大多难以摆脱资金短缺困境及对资金长期渴求的欲望?为什么微观企业资金匮乏而宏观社会资金相对充盈?为什么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何扩大融资渠道、变革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如何选择企业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和治理结构? 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实证分析为基础,以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治理结构为主线,先研究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配置的一般理论与过程;再引入社会制度因素,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融资导向与治理结构;再引入中国的现实情况,按照逻辑顺序与历史顺序相结合的原则,研究与分析中国企业融资机制的变迁与发展;最后提出产权制度创新与融资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性建议。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和叙述方法将全文分为以下6章。 第1章 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思路与研究现状、研究主题与范围界定、研究方法与体系设计。本章内容可为以后各章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作前期铺垫。 第2章 企业融资方式分析与评价。企业融资方式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前者是投资者积累并利用自己的储蓄过程;后者是投资者动员、利用他人储蓄的过程。企业融资活动就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内部融资→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不断交替变迁的过程。企业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前者是指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筹措长期资金的一种方式;后者不是通过金融中介创造金融资产实现融资需求,而是直接向资金的最初所有者提供证券的融资活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是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两种形式,是企业取得外部资金的基本方式,它们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直接融资中可分为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无论采取何种融资方式,其关键之处都与证券的发行价格或内在价值有关。从理论上说,证券发行价值(格)是证券未 2 内容提要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里的现金流量包括各期支付的债息、股息以及证券出售时获得的收入,通过一定的贴现率(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或资本成本)对其进行贴现即可得到证券的现值或内在价值。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有偿还期限,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收益率或利率,即存在着利率的期限结构,在债券估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相对而言,股票估价较为复杂。传统的股票估价方法有三种:一是收益砚金流贴现估价法,即威廉·高登股票估价模型;二是比率估价法,如市盈率模型0riC…S\市价销售比模型仰cdsaies Rate }$;三是期权估价法,如布莱克-斯考尔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这H种方法中,收益l现金流贴现法因其具有公认、严密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学术界尤其受到推崇。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股票估价模型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网络股价值的评估成为一个前沿性、挑战性的课题,正日益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 企业融资决策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取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如何安排不同来源资金的相互比例关系,以便使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匹配。在西方,由于不对称信息、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融资顺序一般为: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票融资。 第3章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设置。现代企业融资结构(资本结构)的所有理论都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企业能否用负债代替股本而增加其价值,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企业应当举债多少最佳?不同的经济学家给予了不同的回答,有的是从税收方面(MOdighat nd ilerl958,1963>有的是从代理学说门ensen and Meckling,1976h 有的是从不对称信息(Myrs and响1此1984);有的是从企业控制权理论(HdS&Raviv 1988)等方面研究这一问题。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有关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争论不休,未能达成共识,其原因在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决定因素上各不相同。近几十年来,有关融资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联性上。MM定理论证了二者无关性,以后的理论分析都是对改变这种无关性的一种修正。通过放松MM定理的严格假设来推进融资结构诀定因素的分析,并把所放松的某一假定看成是决定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之一。根据融资结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在设置和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合理设计和选择融资工具,使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互匹配;u)通过财务契约 一 确立投融资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协调委托代理关系,降低融资代理成本; (3)融资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匹配,即融资工具现金流出量的期限结构及法定 责任与企业资产预期现金流入量及其风险相匹?

赵丹[2]2007年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关注。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甚至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的中小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已达99.8%;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境,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复杂,要解决好该问题,必须首先分析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本文尝试从企业自身、银行、政府及担保体系四个主体分别深入探讨了各方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所应承担的责任。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小企业方面:自身资本金不足,财务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信用度低。第二,银行方面:抵押条件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信贷管理体制不健全,基层行授权有限,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缺陷。第三,政府方面:法律不完善,行政干预过多,对民间金融政策过于简单,资本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建设滞后。第四,担保体系方面: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不足,担保体系构成不健全,担保制度不健全,担保损失补偿没有保障。通过分析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本文认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方面:多渠道增加资本金;健全财务制度和推进公司治理进程;加快技术创新,广泛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强自身信用意识。第二,银行方面:放宽抵押贷款条件;改进信贷管理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完善信贷人员激励机制;金融产品创新,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务。第三,政府方面: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减少不正当干预;完善资本市场;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四,担保体系方面:明确政府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强化业内协作,完善担保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再担保制度。

吴海[3]2015年在《湖南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叶产业一直是湖南安化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安化县黑茶产业具有自然生态、品牌、文化、品质、功能、技术、产业基础、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其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深受市场欢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在安化黑茶产业快速发展中,茶企发展面临资金瓶颈,制约了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面分析安化黑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和融资状况,研究当前安化黑茶融资中存在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着力解决茶企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促进安化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已有文献和相关理论,如金融抑制理论、农业融资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和企业融资理论,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安化黑茶历史、产业规模、市场供求、市场竞争、市场绩效等方面对金融支持发展黑茶产业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较深入地探讨了金融支持安化黑茶产业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政银企沟通交流机制不够畅通、黑茶存在的行业性风险影响银信部门信心、黑茶产业可提供的担保物在信贷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等。最后从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以产业发展资金引导黑茶产业发展、以财税政策夯实金融支持基础、稳妥推广“黑茶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外汇管理与服务六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就金融支持黑茶产业的途径提出了具体建议,对促进安化黑茶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冠鹏[4]2006年在《中外企业融资方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企业的融资方式起到给企业输血的作用,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融资方式才能顺畅、高效的为企业输入血液,是摆在我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问题上,对发达国家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进行研究和借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发现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找到解决措施提供帮助。 文章第一章对发达国家关于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的相关理论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并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价。本章还介绍了企业融资方式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对融资方式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融资方式进行了分类。这两部分是后文研究的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美国、日本和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指出美国企业以其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基础形成了证券主导型融资方式,而日本以其强大的银行系统为基础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这两种融资方式各有优势。我国企业经历了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和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的阶段,现在正在向市场调节型融资方式发展。我国企业不能盲目地套用美国或日本的融资方式,应从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历程出发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通过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我国企业市场调节型融资方式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第五章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指出了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发展方向,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完善并发展市场调节型融资方式,并提出发展和完善市场调节型融资方式的思路。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不足部分,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方式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和形成的经济基础并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指出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发展方向;文章的不足在于没有对政府在发展市场调节型融资方式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且本文侧重企业融资方式的宏观研究,对微观研究不足。

南旭光, 严太华[5]2004年在《从中小企业融资论民营银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金融发展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及金融体制几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论述了发展民营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及其发展的现实可行条件,提出在我国金融领域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

陈谌[6]2013年在《福建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一系列的改革中,“三农”问题始终突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虽然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富裕以及农村繁荣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支持不够。特别对于涉农小微企业发展来说,金融支持不力更是影响涉农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及壮大的致命因素。目前我国的金融领域既有存在落后的农村金融,也同时存在现代的城市金融。在农村不发达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涉农小微企业基本的生产,发展及壮大的信贷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微企业无法获得金融扶持,农村金融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信贷供求严重失衡,因此企业要不就直接倒闭,要不就一直维持家族式或者夫妻式的小规模经营,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涉农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涉农小微企业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很少得到关注,可以说涉农小微企业的建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福建涉农小微企业同样面临相同的困境,因此如何解决福建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就成为发展福建涉农小微企业关键。为保证福建涉农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壮大,不仅要清楚福建涉农小微企业的真实金融需求,同时各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也要积极采取优惠政策,并确保福建涉农小微企业能够平等的享受政府及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而对福建涉农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现状、真实的金融需求以及政府、金融机构行为进行探索分析,最后从宏观及微观方面提出福建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建议。

王宏峰[7]2002年在《高技术产业融资论》文中研究说明高技术产业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未来经济的“制高点”,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着用高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进程的艰巨任务,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新一阶段的工业化进程中,被赋予了异常艰巨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直接面对全球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如何有效推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现实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筹集资金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这个问题是一个在理论上缺乏研究和在实践中较为迷茫的问题。本研究结合现实,致力于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并提出现实经济中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本研究共分四个部分、八章,按照“高技术产业的特性与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资本形成的理论模式——高技术产业融资的国际实践与经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以及融资的具体实践与对策分析”的四段式分析方法,分析高技术产业融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力图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两个方面相结合,提出理论框架和发展战略,对解决这一课题做出基础探索,对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资本形成和持续发展问题做出贡献。 本研究认为,“二元经济理论”和“二元金融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研究参考基础,但是,从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角度研究产业发展的资本形成问题,仍然是当代经济学尚未深入讨论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 本研究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的产业特性分析,提出在当代经济体系中,传统工业化进程下的“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得到“一元化”的状况下,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后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出现,形成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在工业结构内的新的“二元经济结构状态”:传统产业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高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的产业技术水平升级提供技术和装备,最终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与高技术状态下的新“二元经济结构”相互叠加、符合,构成了一个复合的“泛二元经济结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技术产业内部,又存在着产业主体的“二元形态”、市场垄断竞争类型的“二元市场结构”、发展路径模式的“二元路径”。由于以上四种“二元化状态”相互交叉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复合“二元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本研究统称为现代经济体系的“超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就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超二元结构”模式理论。 以此为基础,对于高技术产业资本原始形成的途径、高技术产业融资的“超二元化结构”体制模式及其效率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提出决定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的“超二元结构”和高技术产业融资的系统理论模式:大银行、主板证券市场支持以模仿创新技术、规模垄断为主要特征的规模垄断型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的银行、私募资本市场的天使投资和创业资本投资、创业板证券市场支持以原创性创新技术、技术垄断和中小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垄断型高技术产业。还对高技术产业融资的体制模式和路径选择效率进行了分析。高技术产业融资的“超二元结构”模式,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体系。 运用“超二元结构”理论模式,结合西方各国高技术产业融资的实践,对于高技术产业融资的“二元结构”市场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分别对于融资市场发展战略、融资途径以及融资工具进行了经济分析,并着重对于创业资本市场体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分析研究。一 研究认为,政府在促进高技术产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发挥作用的方式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对于高技术产业投资激励的理论效应是通过多种投资激励措施增加资产的报酬率来诱导扩大投资,高技术产业由于税收导致实际收益率上升,则引起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分配的结果导致高技术产业的可利用资源扩大,分配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更好发展。国家财政投资作为行政型纵向筹资机制伴随物的以财政为主渠道的投资体制,最主要的长处是便于办成一些大事,但是这种低价资金提供机制有悻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靠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起来高新技术产业,缺少激烈市场竞争压力,容易失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动力,所以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应当注意可能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垄断型高技术产业由于其特有的风险特性,其融资的私募资本市场对于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业板股票市场融资作为融资体系最关键的收益环节和创业企业可持续融资市场,对于技术垄断型高技术产业融资体系的具有关键作用。技术垄断型高技术产业债务融资市场作用分析表明,政府信用担保对于原创性创业企业的债务融资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 规模垄断型高技术产业由于技术的成熟性,其融资体系相对于具有优势,较易得到政策金融的信贷配给支持,银行融资、大项目融资等规模型融资市场也偏重于对于该类产业的支持;通过在证券市场IPO融资、产业整合融资等措施,可以取得较为充裕的资金,得?

马小婧[8]2009年在《企业融资论》文中认为文章首先从企业的基本融资方式开始,分析并举例论证说明国内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最后探讨了我国今后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胡胜国[9]2012年在《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历经三十多年的迅猛增长,已经逐步迈入工业化中后期,资源、环境的制约性日益突出。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将资源环境问题列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如何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中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试图从产权理论入手,对资源产业面临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融资困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构建和融资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本文论述了产权制度产生的原因,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交易成本、产权排他性成本与收益之比是产权制度产生的条件。论述了产权制度的价值,认为产权制度体现秩序、效率、自由、公平、利益、人权等价值。本文论述了产权制度的构成要素,摈弃了传统四要素说,提出了产权制度二要素观点。传统产权制度四要素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本文认为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和产权利用二要素;产权界定包括行政确认、行政许可和法律确认,产权利用包括产权行使和产权保护;产权行使包括产权交易,生产加工和产权消费等.本文分析研究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认为科斯所谓的“交易费用”是不完整的,实质上,交易费用既包括组织购买费用(科斯所指的“交易费用”),还包括交易对方的毛利润。关于博弈论的“颠覆性”,本文认为博弈是市场竞争的形式,传统经济学已注意到市场竞争,并假定竞争是充分的。充分的竞争即不合作博弈,博弈结果是局中人利益最小化,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这与斯密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关于资源环境产权的性质,本文认为资源环境产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是带有物权性、债权性、股权性、行政特许权性的权利;是公权与私权的复合体、物权与行政特许权的复合体、经济权与社会权的复合体、权利和义务的复合体。本文提出了大资源、大产权、大融资的观点,认为融资是资源的融通,其方式是产权交易,本质是资源的配置。关于中央地方产权界定权力分配博弈,本文提出半合作智猪博弈模式,博弈结果是小的归地方,大的归中央,中间由二者分享。本文分析研究了融资策略的不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包括融资模式顺序选择策略、融资结构选择策略和资源产业融资优势策略。

黄小亚[10]2016年在《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约束》文中认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中枢,近年来发展迅猛,具体表现在:金融资产规模急剧扩大、金融机构数目不断增多、资本市场化逐步加快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监管的日益健全和完善,金融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常常相互伴随,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在宏观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合理配置资源,金融体系提供多种金融工具将资金从厌恶风险的个人引导到偏好风险的投资者,从而改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具有实力的金融中介快速发展,它们通过专业技术与规模效应降低收集加工信息的成本,对投资项目进行更准确的评价,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的概率也逐渐减少。总的来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一致认同金融体系具有优化资金资源配置、金融发展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图通过微观企业层面,来探寻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鉴于这样的背景,因此本文从宏观转到微观角度,通过从企业层面,来深入探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理,本文旨在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的缓解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在衡量指标的选取上,回顾以往的文献,分析比较以往研究,选取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作为融资约束缓解程度的衡量指标。而在不同行业中,由于各种行业自身的情况不同,在金融发展时,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债务融资约束缓解程度不同,按照证监会规定的一级行业划分标准,本研究分不同行业研究了金融发展对不同行业债务融资约束的缓解情况。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金融发展、企业债务融资的相关理论,探寻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约束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完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会影响企业融资决策,它可能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后果,从而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而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扩大信贷市场规模、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完善金融法制和外部市场监管等方面来缓解企业债务融资约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国泰安数据库(CSMAR)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保留其中经营现金流为负的样本,首先,研究证明,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呈U型关系,其次,验证了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存在性,然后,通过投资对现金流的回归系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验证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最后对样本按照证监会规定的一级行业划分标准进行行业分组,通过对不同行业回归结果的对比,发现在不同行业中,金融发展债务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不同,并针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与现金流之间呈现U型关系,并且验证了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存在性,最后,也验证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并且针对不同的行业,企业的债务融资约束缓解程度不同,因此得出结论:金融发展可以从微观企业层面,缓解企业的债务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企业融资论[D]. 刘淑莲. 东北财经大学. 2000

[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赵丹.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 湖南安化县黑茶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吴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4]. 中外企业融资方式比较研究[D]. 高冠鹏. 山东大学. 2006

[5]. 从中小企业融资论民营银行发展[J]. 南旭光, 严太华. 江苏商论. 2004

[6]. 福建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陈谌. 福建农林大学. 2013

[7]. 高技术产业融资论[D]. 王宏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8]. 企业融资论[J]. 马小婧. 经济师. 2009

[9]. 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 胡胜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10]. 金融发展与企业债务融资约束[D]. 黄小亚.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企业融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