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审计的六个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点论文,客户论文,信贷风险论文,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由利益关联组成的各种企业集团迅速发展。规模庞大、发展稳健的大集团不仅成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在信贷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后危机时期,加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审计是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应对的一项重要课题。结合日常工作,笔者认为开展集团性客户贷款审计要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检查集团性客户的组织结构。以集团性客户主要出资人、集团本部对外投资为主线,通过人行登记查询系统、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企业相关报表、网络公开资料信息查询和现场审计调查等取证方法,清理集团本部、下属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等情况,全面掌握集团性客户的整体网络组织架构、产权关系、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担保情况,发现疑点和线索,分析判断集团客户整体授信业务风险和潜在担保风险。
检查集团性客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以作为授信或承贷主体的经济实体自身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核查集团性客户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划分和核实集团性客户内部各成员及集团整体的真实资产和财务状况。对于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或财务管理混乱、核算不清、单一资产重复记账、虚增资产及随意划转债务的,特别对集团公司与核心企业或其他子公司属于“多块牌子、一套人马、资金统一运作”的情况,保持足够的职业敏感,对审计中发现的潜在风险问题应及时作出风险提示,重大问题则要一查到底。对于本身不进行生产经营的单纯控股型集团公司,着重审查经营行如何控制集团性客户的核心资产,依法落实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措施情况。
检查集团性客户的授信情况。是否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要求,对集团客户的授信管理上实行统一授信,将集团公司与其所有关联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来评价,是否存在因资本或资产的虚增而导致的银行授信过度集中和信用膨胀情况;是否根据集团性客户的真实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状况,选择不同的授信模式对集团性客户进行授信;对集团性客户整体授信是否考虑集团的授信空间、整体承贷能力、客户他行融资情况、关联企业担保情况,以及具体用信企业的实际用信需求;具体授信是否落实在核心业务、核心资产和核心项目上;是否根据集团客户重大关联交易致其单个企业的资产变动情况以及他行信用注入情况,及时动态调整集团客户授信额度或集团客户内单个企业的授信额度。
检查集团性客户关联企业内外担保情况。一是审查担保人的资格与资质;二是对内部关联企业提供保证担保的,要分析保证人近三年和当期的财务状况;三要审查担保人提供担保材料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四是在充分了解集团内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理清集团性客户相互或交叉担保关联企业及其关联交易的真实性;五要对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审查抵押物的权属真实性和估值合理性,关注集团公司是否以自己名义将子公司所有的财产向银行抵押。
检查贷款资金实际用途的合规性。追踪、监控信贷资金使用情况是了解和防范关联公司贷款风险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对集团性客户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下,对贷款客户资金使用的监控尤为重要。审计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对贷款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顺藤摸瓜,疏理集团性客户的存款账户开立情况,重点核查贷款发放前后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真实性及其账户资金往来匹配情况,通过利用内部业务系统或直接调阅凭证以及外部工商、财税网查询等多维方法,查明信贷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以贷收贷、短贷长用、流入股市楼市和个人账户等问题。
检查贷款各环节责任落实情况。主要审查集团性客户贷款主办行、主办责任人制度是否落实;集团性客户的各种证、照、报表等信贷基础资料是否收集齐全;客户经理是否定期开展信贷跟踪检查与分析,主要是对客户业务经营情况、贷款资金使用、风险缓释措施等定期进行分析;检查发现重大问题以及客户重大事项变更是否及时报告;检查信贷档案资料管理情况;是否建立定期考察评价制度;是否对在贷款发放中存在的严重不尽职行为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