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山区输电线路施工及运维管理的工作探析论文_莫中伟

如何做好山区输电线路施工及运维管理的工作探析论文_莫中伟

(四川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610000)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研究及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山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山区输电线路;施工;运维管理;供电需求;电力系统

1山区输电线路的问题及常见故障

1.1山区自然因素

山区输电线路分布范围广,与用电客户进行直接性的电能供给,因此输电线路会直接并且经常性地受到日常生活的破坏。对于山区而言,由于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输电线路的损害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常见情况:首先,山区地形影响输电线路,主要采取高架形式进行安装,特别是道路两旁的高压输电线路更是受到交通事故撞击或者其他事故损害的重点对象,例如:雷雨天气和狂风暴雨等气候影响,造成高压输电线路的损害,成为山区输电线路损害的重要原因;其次,山区林木较多,高大的林木造成输电线路的损坏。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电力系统的维修滞缓,造成很多山区出现经常性的断电问题,给生产和生活带了极大不便,因此加强山区输电线路的稳定对于山区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1.2山区输电线路的损坏故障分析

在用电需求紧张的情况下,保障山区输电线路的稳定成为供电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基本的输电线路问题中,主要包括电路断线问题、线路缺相问题、线路跳闸问题、单向接地问题、线路短路故障以及违规操作等故障,例如:在进行山区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安装和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线路接点松动甚至绑线疏松等问题,造成输电线路的抗摩擦性降低,给整个配电线路供电造成巨大的故障隐患,成为影响山区供电稳定的重要问题。在山区输电线路供电的过程中,输电线路的缺相问题成为造成供电故障的主要问题,由于三相制动性有限,缺相问题会造成整个故障线路上的用户不能正常用电,波及范围较广,因此对山区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造成山区输电线路缺相的原因很多,输电线路的安装不当,线路接头松动等都会造成缺相障碍。例如:接线柱上的断路器触点间隙较大会造成触点间的衔接不彻底;跌落型熔断器保险丝熔断,也会造成缺相问题;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故障问题给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巨大阻碍,因此要积极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2.山区输电线路施工

2.1基础关键尺寸的过程控制

山区道路崎岖.地形条件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现场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关键尺寸的过程控制.如对岩石嵌固基础、高低腿基础的根开尺寸控制。现场质检员要认真旁站.督促施工队测工对基础的大、小根开.立柱高差,基础预偏,转角度数。基础扭转等数据反复核查,认真填写过程控制卡和施工记录。

2.2基础接地施工的过程控制

接地施工是山区基础施工中的一个控制难点山区施工时一般都是坚硬岩石或风化石地质.设计上为满足土壤电阻达标,多采用加大射线长度的基地型式和敷设降阻剂施工因此.我们在进行山区的接地施工时更要严格按照施工措施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的过程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明确其利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返工处理。

2.3余土的处理

工程的基坑回填后,剩余的土如何处理是山区施工一大难题。若放任不管,余土的土质疏松,一旦遇到降雨天气,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是缓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塔基造成不利影响;但若将余土直接推下山坡,也会对周围的植被和山区造成破坏,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在施工前进行规划,尽量减少塔基的开方量,减少余土的数量,在有效保护水土的同时,也减小了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因此,要在铁塔脚的高度,以及基础型式的选择上加以注意,尽量选择开方量小的铁塔设备和施工方式。此外,在选择施工线路时,要注意周围交通条件,可以将余土不断运出,并得到合理的处理和使用。而在运输不便,又无法减少余土量的条件下,则可以对余土进行妥善使用,通过构筑土墙的形式,尽量减小余土对周围环境和工程施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防雷电处理

山区的地势特点,及铁塔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防雷电工作成为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设备的选择上,要提高线路及设备的绝缘性,可以采用玻璃等绝缘材料,提高线路本身的防雷电水平。此外,在线路的选择上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参考历年的雷电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尽量避开雷电多发地区。并在允许范围内适量降低铁塔的高度。

3做好偏远山区线路故障维护的措施和方法

3.1加强陈旧线路的更换和改进

首先,提高供电线路的绝缘化水平,降低各个接头触点之间的衔接概率,保证整个线路的正常运行,例如:长华县电力公司为了进行陈旧线路更新,保障山区内部的用电稳定,投资12万元进行输电线路绝缘引线的更换,保障整个供电运行的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加强陈旧电路的定时检查,遇到问题及时维修、及时处理,特别是针对雷雨季节时期,更要加强山区的输电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减少用电障碍,避免发生用电事故;最后,加强电线杆、分段断路器等设施、设备的维修,在减少杆塔下沉问题的同时减少故障成因和检修的范围,保证整体的用电稳定,避免因为部分用电故障影响整体用电稳定。

3.2减少雷雨等外界环境的破坏作用

外界环境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山区的输电线路处于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受到的干扰和破坏会更加严重,比如雷电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损坏,冰雪灾害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瘫痪无法使用,如何减少雷雨、冰冻灾害等外界环境的破坏作用是电力人员应该积极解决的问题。在保证陈旧线路的维修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从外部因素出发,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造成输电线路稳定工作的外界环境进行合理的防护。首先,防止鸟害问题,例如:加强转角杆、分支杆以及输电杆等电线杆上面的鸟巢问题,要在刀闸、架杆等绝缘设备上安装驱鸟器,避免鸟类筑巢给整个山区输电线路造成故障隐患;其次,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对于输电线路杆塔的破坏,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给输电线路的杆塔造成损坏,可以在一些植被茂密的杆塔上安装适合的反光镜或者采取适当的警示灯等措施,以引起的注意,减少伐木过程中林木对于输电线路的破坏;最后,加强输电线路保护的宣传,增强山区人民的用电意识和线路保护意识,降低人类活动对于输电线路造成故障。

3.3加强山区输电线路的监管程度

山区输电线路工作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起来十分困难,不仅因为工作条件恶劣,还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工作流程也不尽合理。对于很多山区用电过程而言,为了能够减少支出或者考虑经济问题,很多地区会在主观上降低对于用电设备的更换和维护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给整个线路的供电造成巨大的隐患;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和电力部门要加强对于每个地区用户设备的定期检查,对于不符合用电安全的用户设备,要积极督促、监督用户进行更换,从而在保证居民用电安全的过程中降低输电线路的故障隐患。总而言之,电力部门要对山区居民用户设备进行定期的监督,对用户进行科学的用电意识教育,对不具备运行条件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防止造成输电线路更大的损失和用电事故。

3.4加强输电线路消缺处理

应该明确巡线人员在线路巡视中的工作职责,巡线人员应该将巡视过程中输电线路的完整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巡线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和缺陷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传递给上级,如果巡检人员能够进行故障消除的话,在请示上级领导后可以进行故障或缺陷的修复,如果不能进行故障的修复,就在了解和掌握故障问题和缺陷特征之后及时安排在检修工作中,对缺陷和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如果整条线路或者一个区域段落内的线路出现故障或缺陷,巡线人员应该将缺陷状况一式两份记录在缺陷传递表上,另一份交给班组人员进行危害类别的判断。要派遣专门的人员进行故障和缺陷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记录本交给巡线人员,巡线人员在检查线路后进行检修质量的确认,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良好后在记录本上签字再还给检修人员。

参考文献:

[1]胡春华.谈山区输电线路运维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

[2]吴明庄.浅析山区输电线路运维质量[J].新农村:黑龙江,2013(14):271-272.

论文作者:莫中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山区输电线路施工及运维管理的工作探析论文_莫中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