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分析论文_张帆

浅谈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分析论文_张帆

湘西德源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416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的一体化技术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也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对于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与管理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化变电站;配置一体化技术;设计

0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工作也逐渐发生了变革。在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逐渐替代了常规的变电站,进而成为变电站当中的主力军。基于此,智能变电站设计和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因为网络分析装置与故障录波装置是互相独立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降低两者碰撞次数,因为一旦出现碰撞,必然会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工作原理

设计配置一体化需要线设计出相关的蓝图,然后在经过设备进行操作测试,相应的配置是由智能装置ICD模型进行工程实例来研发的,再通过一定的映射,来创建一定的装置间的联系来进行具体工作。装置的图模设计与实例是相对应的,装置图元间的拓扑联系是建立装置虚端子映射表的条件。装置图元对于各种输入、输出已经有了准确的定义,并且有了标准的命名。智能变电站的装置图元是和装置的ICD模型相互对应的,有一定的联系,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尽量要用些标准的定义,对于不太明确的尽量不用,减少碰撞问题的发生。图模的创建很简单,就是把一些文件输入进去,如果发现不良的反映就要发出警示,应检查问题,停止输入,图模对不同的电压,显示出的信息会不一样,所以厂家不应该提供一样的同一种ICD信息,而且现在ICD文件的相关准确的规范还没有规定,厂家对一些设计标准不了解,想要设计出标准的设备很困难。智能变电站主要采用光纤的方式传输信息,取代了光缆传输。并且传递出的信息准确性相当高,无误差。对于采集一些资源,发生的浪费的问题也不存在,减少了重复采集资源,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还采用了比较的特别的应用方面的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建立智能变电站的使用面积也变少了,布置合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主机设备实行分离的政策,保证了工作环境的问题,一些重要的设备均放置在主控制室内,与其他设备用KVM相互连接着,屏位的设计也合理,尽量多把装置放在屏位里,合理运用屏位,面积运用合理。对于一些输入输出,通过标准化的设备进行工作。装置之间的连接需要先工作人员绘制出标准的图,在进行实施,做出虚端子映表,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这个过程对智能化变电站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的类型需要精心选取,通过工具和对一些文档的研究进行选取,还要进行一定的维护。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配置一定要达到一致性,才能顺利的运行设备,在设计中需要在图纸上进行标记,然后通过设计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最后的工作是达到信息的共享,把设计与配置所收集的信息实现共享的功能。

二、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应用现状

智能变电站中的顺序控制也称为程序化的操作,其中包括为两种:单间隔、跨间隔操作。因为厂家不同,所以设计出来的方式也不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的应用间隔层的工作方式,不需要向外部收集一些信息、数据就可以运用系统进行工作,可以增加工作效率,但是这种工作工作方式注重设备的配置,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那么所以的装置都得重新进行配置,所以这个方式也是有不利于系统运行的地方,这种装置如果采用了多家的设备,会导致实际操作与理论定义不匹配,这也是问题之一。设备与后台控制的关联问题需要解决,如果多厂家进行配置,就出现多个客户端,导致工作的复杂性,不能达到一致性。

三、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具体方案

在设计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具体的流程就是设计蓝图、验收测试与实施。其中,设计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开发软件来绘制出蓝图,并且借鉴工程实例的智能装置模型来配制出在特定环境之下的测试指标,最终利用输入和输出把各个智能装置的对应法则映射至实际的图纸设计当中,进而更好地完成构建装置联系的工作任务。

(一)软件架构

在设计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应用软件通常是AutoCAD,而且,将相关控件进行了整合。而这些控件所依托的就是SQLite数据库,其中主要包括11个模块,这样一来,就有效地确保了设计与配置的一致。

(二)设计的过程分析

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经历7个步骤:第一,图模库的创建;第二,配置装置;第三,设计通信网络;第四,设计拓扑图;第五,虚端子映射表的生成;第六,获取光缆清单;第七,严格检查图纸,重复进行第四至第七步骤。在完成上述流程以后就相当于完成一个流程,也就完成了设计智能变电站的工作。以上设计步骤之间环环相扣,所以,必须要保证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的设计水平,进而确保设计的质量。

(三)辅助设计内容

第一,通信线的绘制。要想实现虚回路可视化,最基础的元素就是虚端子映射表。所谓的虚回路可视化就是要多次地复制拓扑图当中两装置的通信联系。而对这种联系的反映仅仅是一根通信线。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完成布局的管理,在图纸中合理地设置可视化装置的位置,并且保证布线线路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布线的过程中,如果线路的种类比较多,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布线混乱,所以,应该谨记,不应该过多地使用虚回路的种类。

第二,光缆清册的导出。通信图当中,在规定要求下,仅仅包括网络与直连两种传输的模式,所以,在相同的交换机装置中,连接线并不一定会始终存在。而连接线的作用只是显示逻辑定义。在定义通信线的背景下,如果增加屏柜装置与交换机和装置间的通信线,就能够更方便地导出光缆清册。利用连线方式取得了光缆清册,要比常规人工计算与统计更加优越,可以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地节省。

第三,间隔等价映射。装置的型号不同,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了确保不同种类文件当中的虚端子中文表达更加准确,那么,设备生产厂商就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标准来增加中文描述,而是要保证其针对性的特征。然而,因为在此方面的规定并不成熟,所以,厂商难以严格地执行,要想实现设计的标准化就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在二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典型设计与配置,并且利用间隔等价映射的方式,使得虚端子映射表能够完整输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设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保证虚回路自身对映射正确程度的自动检测。

第四,共享设计信息。实现设计信息的共享,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开展后期维护工作。在智能变电站设计与配置信息的帮助下,充分利用DXF格式文件,将拓扑信息与虚端子装置命名进行准确地记载,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推动虚回路可视化运行的正常,而且可以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尽快解决问题,保证设计信息可以实现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计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使得实际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然而,要想保证设计和配置的一致性更高,就应该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地优化,保证其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且重点阐述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内容,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变电站运行的正常。

参考文献:

[1] 张锶媛.浅析智能化变电站配置一体化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5(22).

[2] 贺中桥,权继红.浅谈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J].电子世界,2012(24).

[3] 孙一民,裘愉涛,杨庆伟,刘明坤.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4).

[4] 杨臻,赵燕茹.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05).

[5] 蒋宏图,袁越,杨昕霖.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8).

论文作者:张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分析论文_张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