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找出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安装管理问题解决措施,抓住管理要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全面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应对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有系统性特征,又有复杂性特征。因此,为了实现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应重视对各项质量控制技术要点的控制,以便确保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1 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
1.1防雷接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
在防雷接地的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有四个问题。①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焊渣的情况,避雷针上也没有涂抹防生锈的油漆。②用螺纹钢代替圆钢在钢筋上搭接,这样就会导致焊接长度不够,焊接面规格不达标。③没有按照要求操作就直接把对头焊接时用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④电线管敷设有问题存在。管道不进箱,或者进箱了盒内长度又不够。管口有瑕疵,导致管道阻塞。管煨弯和焊接处没有做防腐处理。弯曲的半径太小,有裂开,凹陷的情况。
1.2 室外进户管预埋未达到标准要求
针对室外进户管预埋工作主要存在四大问题:①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例如,没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检测实验报告等必不可少的文件材料。②采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例如,较薄的电线管壁,质量差的锌镀层。③室外管线埋的不深,弯曲度不够。④工人技术不到家,不懂这当中的知识,管理层也没有进行相关培训。
1.3 室内敷设钢管未达标准
室内敷设钢管是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存在着四大问题:①施工人员技术不够格,态度不端正,做事马马虎虎不认真,导致管道不能正常进入箱盒,盒内的长度不符合标准。②在建筑设计的布局和电气专业合作上缺乏沟通,导致多条线路从一个平面穿过,给施工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2 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培训力度
施工单位应重视对安装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能够满足相关要求,避免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对于上岗的安装工作人员资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安装工作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其二,定期对单位内的安装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完善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其专业技能。其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考核,检验安装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并将其与岗位绩效挂钩,以便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2加强对安装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控制
其一,依据安装材料与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与质量标准来制定材料设备在采购、订货与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划,避免因细节把控不足而对电气安装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其二,还应重点检查进场的安装材料与设备,应对安装材料与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并通过进行电气性能检测与分项解体检查等来作为判断安装材料与设备进场的依据,避免质量不达标的安装材料设备进场。其三,还应重点对安装材料与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主要包括装配书、说明书与合格证和测试报告等,以便实现对安装材料与设备质量的有效控制。
2.3促进施工过程中各专业队伍的配合
为了不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必须促进各专业队伍的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队伍完成各自部分的项目之后,应该及时办理各种手续,以方便尽快完成下一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争执,应该先完成其他部分,对于有争执的地方,应该召集负责人,电气工程师等相关人员,一起商量并做出合理决策。
2.4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质量控制
建筑物内部需要供电干线,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供电供水的管网,建筑五金等要与施工主体的结构钢有机连接,构成完整的防雷接地网。保证正常活动中使用不带电,但当发生绝缘掉落或损坏时,可能会带有有害的金属体外壳。钢管的螺纹保护,机电设备外壳以及电缆桥架等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接地设置处理,与接地网的建设相互联系。在建筑电气系统接地体搭接焊接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标准,确保镀锌接地扁钢焊缝长度不得小于其宽度的两倍,并且三方面提高焊接技术,要保证接地体和架构在接地网之间具有很强的电气连接。对镀锌圆钢的焊接,焊接长度要保持圆钢直径的六倍以上,双重焊接技术。接地线应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的部件和建筑物进行有效连接。在配电箱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保留60×6 和镀锌扁钢应作为变电站主接地线的分支节点,同时通过变电站主接地体后的网络核心部件要跟建筑物接地网是有机互连的,采取合理的焊接技术措施,确保建筑电气系统具有完善可靠的接地性能,防止建筑电气系统的各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
2.5 电线电缆及线管敷设
电线和电缆暗敷管线的表面要与地面深度以及距离墙面应保持在20mm 左右,应尽量避免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出现交叉现象,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排列应保持一定距离并禁止使用捆绑安装。对于现浇混凝土墙体,板材,电线电缆保护柱内,保护管线应配置在两层钢板之间,以避免沿管道方向的地面以及墙面不出现裂缝等一些问题,避免管道保护线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电线电缆铺设安装过程中,特别是在电缆竖井和桥梁内安装时,电力线路排列要整齐,并提前对电缆的布局进行规划,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电线和电缆大量重叠打架等安装问题。在电线电缆的安装过程中,为了避免漏敷,错敷等现象,仔细记录好安装信息,并要进行动态的跟踪检查,提高电线电缆安装质量水平。
2.6 配电箱、柜安装
配管在进配电柜,配电箱,配电盒的过程中应直线放置,并将所有管道排整齐,进配电柜和配电箱的长度约3~5mm,管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若需要开孔应通过钻孔器来开孔。禁止用气割器进行开孔,直径小于40mm 的钢管应用套丝连接到配电柜内,直径大于40mm 钢管可采用与箱身焊接的方式进行牢固,PVC 管,要锁紧“纳子”和箱柜连接进行固定处理。配电箱,机柜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平稳,稳定,安装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控制配电箱方向的垂直度误差,即:配电箱柜的高度为50cm 以下,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1.5mm 以内;分配箱的高度大于50cm 时,垂直误差应在3mm 以内。安装人员在配电箱,柜体安装后,应根据箱体安装规格清除箱体和柜内滞留的铁屑,以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杂物废物,确保箱体,柜体置于内外部清洁效果。严格根据相关施工技术规程,标准,对配电箱,柜体等电气设备的施工要安全文明。
2.7加强建筑电气施工后期检验控制
通电灯亮是建设电气工程项目后期要进行的第一项检查工作,配电箱应贴上标签,明确控制对象。按照产品规格和相关的标准要进行设备调试工作,对各项性能逐项检查,特别涉及设备的安全控制和运行,一定要仔细检查和调试,确保符合设计图纸的相关年要求。所以在设备检查过程的几个调试单位中,有必要邀请有关人员参与,对设备的安装以及运行方面的情况和内部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通过后期检查对未来安装施工管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电气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到施工到检验,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细心谨慎地对待,如此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又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吕学红. 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 轻工科技. 2017(12)
[2] 卞静涛.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安装管理要点阐述[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03)
[3] 范蕴秋. 浅析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技术[J]. 四川水泥. 2017(07)
论文作者:莫少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过程中论文; 电气论文; 设备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配电箱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