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是目前农网配电的一个重要改造方向,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同时参考现有研究理论,对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进行了探究,同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配电结构;电力系统;电能需求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供电设备紧密联合起来,并结合现在的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网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但是这种智能化技术在实际的开发和应用中涉及到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内部组成逻辑也非常复杂,在该农网配电智能化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该智能化技术在配网运行中的效果达不到足够的保障,所以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严格分析并解决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现状分析
1.1 无法准确预测农网配电负荷
现在是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高科技时代,对于农网配电来说,它的配电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农网配电负荷无法准确预测的问题给供电系统供电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在农网配电负荷预测中有很多预测方法,但是由于一些预测方法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得不到准确的预测结果。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电力弹性系数法,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因素也比较多,所以应用该方法对农网负荷进行预测是非常不准确的。为了提高农网配电的负荷需要加强农网配电智能化的改造,改造中由于农网配电系统的一些设施不完善,智能化系统管理也不严谨,所以使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不能在农网配电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应用比较陈旧的农网配电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步伐。
1.2 智能化硬件设施支持较弱
对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来说,它的改造必然需要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而硬件系统支持薄弱的话,农网配电智能化在发展和改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中硬件系统支持如果不加强,很难提高农网配电智能化水平,进而也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电能供给的要求,在农村电力系统长期的供电过程中,配网智能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改进,就会降低电力系统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造成农村停电现象频繁发生。
1.3 配网中供电设备管理不当
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近来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在对电力系统中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过程中,新旧设备的更新换代管理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新旧设备的更新管理不到位,新旧设备难以整合,时常有供电信息不对称、网络传输能力差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了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和发展,所以在面对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时,一定要解决好新旧设备的整合问题,以保障电力系统供电的正常运行。
1.4 供电能力不足
农网配电中存在的供电能力问题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因为在农村各级变电站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并且由于农村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电压等级也不高,随着农村用户家用电器以及一些耗电设备的增加,配网负荷严重不足,较长的输送距离和较低的电压,超负荷使得农网供电能力严重受到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农村用电时间比较集中,所以在农网供电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停电跳闸现象,虽然随着我国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网配电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在农网配电智能化供电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欠缺,影响农村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1.5完善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设施
对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来说,借助计算机技术能更好的分析用电数据,尤其是对于用电负荷的测量,这也为后续的电力市场发展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数据支持。对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所需要的设施来说,单纯的从技术层面,不进行相应的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很难达到预想效果,所以不能只从成本来考虑,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不太理想的农村,更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设施的灵敏度,以便能满足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要求。
2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中采用的相关措施
2.1 提高农网配电智能化供电能力
提高供电能力,保障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停电频率,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是现在供电企业发展的目标,对于农村供电水平的提高更是重要,所以在加强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尤其是供电能力改善的过程中要注意供电负荷的预测,各级供电站之间的最佳建设距离,减少因距离和超负荷给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保障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尤其是要加强对农村用电高峰期的智能化管理与调控,要考虑日后负荷增加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还要一直把握住负荷增减的动向并加强用电情况的检测。
2.2 完善配网智能化设施
在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加强对供电系统以及用户用电情况的数据分析,获得较为准确的用电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变化情况,同时也给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及电能的分配提供了数据理论基础。对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要加大投入,对于工作性能落后、操作灵敏度较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改进和更新。
2.3积极使用分布式发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是指将发电功率在30-50兆瓦之间的小型发电站分散式、模块化的直接布置在用户的附近以实现就地发电和使用的高效可靠的用电。分布式发电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分散的能源,包括本地的方便获取的煤炭资源或者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实现多种能源的入网,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农村地区,用户一般分布较为分散,比较实用的分布式电源是风能和光伏发电,作为在农村地区较为丰富的资源,合理的开发不但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长距离输电的难题。目前国家对分布式发电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并大力提倡,光伏发电入网运行已具有可能,分布式发电在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中将大有作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配网智能化改造是现在电力系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电力系统智能化改造的水平需要强力提高,电网智能改造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电网结构和能源特点,结合新型的计算机技术,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的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广志,董华强,姜国瑞,杜凯,高晶.智能配电台区典型模式[J].农村电气化,2017,(04):5-6.
[2]古丽克孜・苏拉依曼,阿达来提・买买提.农网营销中配电调度模式优化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4):66+68.
论文作者:张文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农网论文; 农村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施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