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帛本《老子》的思想與學術價值——以北大漢簡爲契機的新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子论文,北大论文,思想论文,與學術價值论文,漢簡爲契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出土的各種古本,加上傳世古本以及通行本,一起構成了研究《老子》文獻演變規律的“天然實驗室”,通過這個實驗室可以對《老子》在過去兩千年中的演變作過一個系統的考察。值得重視的是,估計可能抄寫于漢武帝前期北大漢簡《老子》又爲這一觀察提供了更爲完整的研究樣本。 《老子》研究能有這樣一個多種古本構成的天然試驗室是難得的幸運。筆者原來考察《老子》文獻演變所依據的版本主要是:1.郭店竹簡本;年代最早的是郭店竹簡的三組抄本,儘管只有全文三分之一,但其墓葬下限爲戰國中後期,其抄寫年代一定更早,所以歷史價值很高;2.馬王堆帛書甲乙本。此爲兩個古本。馬王堆兩種帛書本大體完整,抄寫于西漢前期;3.傅奕本。此爲傳世之古本,底本爲項羽妾冢本,經過唐代加工,代表著從古本向通行本過渡之階段;4.河上公本,王弼本。此爲兩個流通至今的通行本之代表。本文或以通行本指代河上本和王弼本,以传世本指代此二本和傅奕本。此外,筆者也隨時參照了嚴遵本和想爾注本,因爲此二本都只有半部,所以不能作爲與以上版本全面對照的文本,但從觀察文本演變來說,仍有重要對照價值。此外,我們也參考了另外一些敦煌本和號稱古本的傅世本,如范應元本、景龍碑本等。近來公開發表的北大藏《老子》竹簡本補充、發展、强化了原有的觀察和結論,爲老子思想研究的新觀察、新觀點提供了更有力的根據。 研究《老子》文本長期演變之過程、趨勢和律則不僅有利于《老子》本身的文獻和思想研究,而且可以讓我們觀察和理解一部文獻在流傳中後人加工與完善原有文本的普遍心理。這種普遍心理造成了大量的分散了、無計劃的個別加工中卻出現了有相當一致性的文本趨同的“完善”的過程,當然,實際效果如何,另當別論。文章包括三个部份:一、簡帛本對《老子》思想研究的貢獻;二、關于文本演化中的律则;三、關于文本演化的中的動機與效果。 一、簡帛本對《老子》思想研究的貢獻 (一)關于聖人之“輔”與“爲”的關係 《老子》通行本六十四章之最後兩句,帛書甲本作“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爲”,通行本作“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這一演化過程主要體現在郭店簡甲、丙與帛書甲乙本中。請看表一: 郭店甲本的文字特點有三:一是明確强調主語是聖人;二是“能”與“弗能”構成明顯的相反與對照的關係,三是由此帶來“輔”之行爲方式與一般之“爲”構成對照關係。“能輔”是聖人特有的行爲方式,“弗能爲”否定的就是“無爲”所否定的一般統治者的“爲”。老子一方面否定了一般人的行爲及其方式,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聖人特有的行爲方式。這對全面理解老子之無爲理論至關重要。當然,這裏字面上的爲似乎是任何行爲,但從聖人的角色特點來看,這裏的爲主要應該是治理天下的爲。 這段話說明老子之聖人的行爲原則、目標、方法就是一個“輔”字。從現代漢語來說,輔也是一種“爲”,但是根據竹簡甲本,輔和爲是對立關係;很明顯,在《老子》的語境中,輔不是他所說的爲。聖人不能“爲”,當然不是說聖人没有行爲能力,而是聖人自覺堅持不能象一般人那樣“爲”,而只能對萬物進行“輔佑”,讓萬物實現自然的發展。這裏的爲就是“無爲”所否定的“爲”,而“輔”不是無爲所否定的內容。輔字的意思應該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輔”就不是操縱、控制、統治、壓迫,另一方面“輔”也不是放縱、溺愛、寵幸,或過度保護。顯然,對于在上位者來說,輔不是不負責任的放縱,又不是過度干預,而是較好地爲萬物提供自然而然成長發展的空間。這說明老子之聖人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不采取一般的行動或行爲方式,這裏應該特別指與一般統治者的管理方式、統治原則有根本不同的治理原則。這是老子思想中十分獨特、十分重要的思想。 輔的對象是萬物,這裏也頗有值得玩味之處。萬物是一切個體構成的無所不包的最大整體,所以萬物既是整體或全體,又指構成全體的獨立的個體。所以,“輔萬物”的主張既不同于集體主義原則,也不同于個體主義原則,而是兼顧個體自主與整體和諧的理論。 老子的這一思想內容和特點隨著後來版本句式的改變而弱化消失了。①句中主語“聖人”省略了,“能”與“弗能”的對比消失,“能”與“弗敢”關係不明。帛書甲乙本沿襲了這一變化。推測起來,以“弗敢”取代“弗能”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句子中兩個能字讀起來可能不太上口,二是認爲敢字與全文的思想更能吻合、呼應,因爲其他章節中多有“使夫知不敢”(帛3.9)②、“天地弗敢臣”(竹32.2)、“不敢爲天下先”(帛67.6)、“不敢爲主而爲客”(帛69.2)、“勇于不敢則活”(帛73.2)等等說法。從大量文本演變的資料來看,後來的加工都是用《老子》文本中的常用字取代次常用字,下面要提到的以“常”代“和”即一例,此外還有以“道”代“士”,以“無爲”代“無名”,以“萬物”代“之物”等。 到了漢簡本,“能輔萬物之自然”變成“以輔萬物之自然”,“能”與“弗能”之對比與取捨關係完全不見,“輔”與“爲”之不同也模糊了;而聖人“以輔”卻又“弗敢爲”,其中的關係完全不明,以致有人將此句解釋爲聖人可以輔萬物之自然卻又不敢輔,這樣老子思想就更晦澀難明了。③這樣加工的结果,早期古本中聖人只能“輔萬物之自然”但不能從事一般(統治者)之“爲”的重要思想也變得模糊不清了。後人不解前人深意,以一孔之見“改善”原文,常會有這種結果。北大漢簡《老子》的發表讓我們得知,這一演變在西漢前期已經完成。 (二)關于老子思想中“和”的重要性 下面表二是通行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的演化概况。表二中第一句“和曰常”,郭店和北大簡本以及帛書本一致,其他較晚的版本根據下句補“知”字,与第二句构成排比的四字句。四字句增加是從古本到今本演化的一個重要現象,這裏只是一個單句的變化,和四句以上的段落相比,算不上典型實例,但同属强化原有主要句式的加工原则。 第二句中,简帛本(除帛书乙本外)都是“知和曰明”,但帛書乙本和以後的傳世本都修改成了“知常曰明”。一字之差卻體現了一個從詞句演化到思想演化的過程。 既然第一句加“知”字作“知和曰常”,那麼原來的下一句“知和曰明”就显得太重複了,似乎也必須改了,既然上句强調了“常”之重要,此句改爲“知常曰明”似乎文通字順。但文義已變。 从文意来看,郭店簡、帛書甲本、漢簡本原文都是“和曰常,知和曰明。”前后两句重點毫无疑问都是“和”字,由“和”可致“常”與“明”,即是说,实现“和”的狀態纔可達到常,知道“和”的價值纔是心智之“明”。句子的中心內容和邏輯都很清晰。 通行本改爲“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注重的是句式的整齊,節奏的一致,表面上對文義改動不大,但實際上句子重點轉移了。一方面“和曰常”是客觀的闡述“和”與“常”的關係,强調“和”本身的重要性,不涉及認知問題,但“知和曰常”將問題轉變爲是否“知和”的問題,但不講“和”本身的重要性,將“和”的客觀重要性削弱了,這樣“知和”的重要性也無法彰顯。另一方面將“知和曰明”改爲“知常曰明”再次突出其他章節反復强調之“常”(或恒)之重要,卻將這裏關于“和”之價值的最重要的論述消解了。這種善意加工也是不僅著眼于句式整齊,節奏鏗鏘,也注重用似乎更常用、更重要的詞語代替似乎不那麼重要的詞語,結果削弱了原有思想的豐富性,掩蓋了古本原貌,爲準確理解《老子》的古本原意增添了障礙。 事實上,“和”字出現次數雖然不如“常”字多,但從老子古本思想本身的價值取向而言,“和曰常”已經說明没有“和”就没有“常”,“和”之重要性决不低于“常”。如“冲氣以爲和”、“和其光,同其塵”、“和之至也”都說明“和”之重要。其實,無爲、自然等原則和方法要實現的也離不開一個“和”字,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最高原則也包含了對“和”的追求。所以,傳世本的修改看來是在“改善”句式,實際是在消弱和簡化古本之思想內容,因此是不可取的。事實上,歷來的抄校者多是普通文人,少有思想家,往往著眼于字句表面的整齊或呼應,而對思想內容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理解。④ 從上述對照表中可以看出,此處帛書乙本、嚴遵本已作“知常曰明”,可知《老子》文本的演化開始得相當早。但早期的演化比較分散,到了今天的通行本,這種演化的痕迹幾乎消失,似乎成了所謂一致的定本。今天研究《老子》本身的思想,首先還是應該考慮古本原貌所反映的思想,而不是僅滿足通行本使用上的方便。 (三)关于第一章的思想主题 先來看《老子》通行本第一章的內容。第一章中通行本中有如下兩句: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兩句的通常理解是“無名”在前,是“天地之始”,“有名”在後,是“萬物之母”。這樣讀來,原文就是在講宇宙萬物的生成問題,所以第一章的主題是形而上學,是宇宙論。但是這兩句帛書甲乙本和漢簡本都作: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三個漢代古本都是如此,我們没有理由視之不見(郭店簡無此章)。後人加工修改的原因顯然是避免文辭重複,這種修辭的考慮是後來各本加工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加工者不是思想家,是文人。文人往往看重的是文詞之美,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們要研究古代《老子》的智慧,而不是在歷史上誤傳的《老子》的思想,我們可以藉重簡帛本提供的依據,修正傳世本所帶來的誤解。 按簡帛本,這兩句不是分別講“天地”和“萬物”之始、之母,而都是在講“萬物”如何。“天地”和“萬物”可以有先後關係。“天地”可以是世界之整體,“萬物”則是一切具體的事物。但古本前後都是在講萬物,前後兩個萬物就不可能有前後關係了,隨之而來,“無名”、“有名”和“之始”、“之母”也就不宜作爲時間先後來理解了。有名、無名不必然是時間先後關係,“始”和“母”字也很難講孰先孰後,從《老子》其他地方用到“始”和“母”的地方,完全看不出《老子》對這兩個字的用法有特定的先後的含義。這樣一來,這兩句講的是道的“無名”、“有名”兩個並列方面,即是說道作爲萬物之“之始”、“之母”既有“無名”的特點,又有“有名”的特點。 這兩句前面是通行本著名的開篇之首,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行帛書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漢簡本少兩個也字,詳見下文表四)據此,所謂無名與恒道之不可道、不可名相呼應,所謂有名與非恒道之可道、可名相呼應。而“無名”、“有名”其實是涉及道是否可以認識的問題。“無名”與“有名”分別揭示道有可以認知的一面,又有無法確切認知的一面。這樣,本章的主題就不是關于宇宙生成的問題,而是關于道的兩重特性與人的認知能力的問題。從注文來看,王弼本此處兩句應均做“萬物”。有人論證“始”和“母”詞義不同,有先後之別,但在《老子》原文中並無此證據。⑤帛書本出土似乎並未引起《老子》思想研究方面的足够重視。漢簡本出土再次證明古本上下句均作“萬物”。這對傳統的《老子》思想之解讀來說是一個重要修正。 或許有人會說,按照簡帛本解讀,這一章的思想內容變淺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而且是與實際情况相反的。第一,如果我們的目的是研究古代《老子》的思想,那麽思想的歷史原貌應該高于我們希望如何,或我們認爲應該如何。第二,按照簡帛本,第一章討論的始終是道的特性,首尾一貫。按照通行本解讀,宇宙生成從無名到有名,與前一句是否“可道”、是否“可名”並非直接貫通,其實內容有點突兀。第三,宇宙生成問題在第四十、四十二章已經有清楚交待,這裏把無名、有名當作宇宙生成來講,並不能産生更深刻的含義。道作爲萬物起始和根據既是有名、又是無名,反而是其他章節没有明確講到的,這裏討論道之可知與不可知之兩方面是相當深刻和必要的,是關于道之基本屬性,與認識論問題有類似之處,决不簡單。是通行本將《老子》改得內容單一了,重複了,這種加工可以說是重辭而害義。 (四)文本演變反映了思想聚焦現象 《老子》之文本演變中出現了一個异常規則的有趣的現象,這就是從遠到近或從古到今,無爲出現的次數逐步增加,這顯然是後來的加工者都認識到“無爲”一詞在原文中的重要性,因而一代一代有意識地用“無爲”一詞替换了原來的非概念化的表達,如“弗爲而已”、“不敢不爲”、“無以爲”等。詳情可見表三。⑥北大簡再次印證了這一點,並使文本演化的綫索更爲完整、平順。 表三說明帛書本很可能是七章中有九次無爲一詞,漢簡本略晚一些,很可能是八章中十次,傅奕本是九章中十一次,通行本是十章中十二次,四個版本逐次增加,這種增加的序列性太整齊,太巧合,以致讓人難以置信。無爲一詞隨著時間漸次增加說明後來的不同時代的編校者不約而同地看到無爲一詞在老子思想中的地位,並認爲應該進一步突出之,因此陸續將普通的表達方式改成了概念化的無爲。這既是語言的趨同現象,同時也是思想的聚焦現象。漢簡本恰好填補了這一演化過程中逐步增加的一個中間階段。這樣整齊的變化是意外的巧合,但也反映了後世編校者不約而同的改善文本的加工原則。 二、文本演化中的律则 以上討論的是簡帛本對思想研究的啓示。這一部份藉重漢簡本進一步討論文本演化中的一些律則。用律則一詞而不用規律一詞,是因爲變化中類似規律的現象並非純客觀的,而是由後來的加工者决定的。這些律則也不能在特定條件下反復出現。這裏的所說的律則在漢簡本發現以前就在舊作中提出,這裏結合漢簡本做一些補充和印證。 上面提到的無爲一詞的使用次數逐漸增加可以稱之爲思想聚焦現象,這裏要討論的主要是語言趨同現象。 (一)删減虛詞 版本演變中一致而明顯的律則性變化是删減虛詞。在這一點上,新發現的漢簡本提供了一些從古本到通行本逐步删減虛詞的中間過渡形態,是一個典型實例。請看表四。 從表四中不難看出,帛書本中每行都有一個或兩個虛詞,而傳世本每行都没有虛詞了。而漢簡本正處于虛詞在減少、但尚未完全删去的中間階段。在1、2兩行中,帛書本每行兩個虛詞,漢簡本一個虛詞,三個傳世本没有虛詞。在3、4兩行,漢簡本與帛書本一樣有虛詞,通行本皆無虛詞。在5、6行,帛書本有虛詞,漢簡本與通行本一樣都没有虛詞。漢簡本恰巧處于逐步删去虛詞的中間階段,故出現或與帛書本同,或與通行本同,或與二者都不同的情况。從帛書本句句用虛詞,傳世本删去所有虛詞的對照來看,漢簡本恰巧補上了一個中間過渡的樣本,這进一步說明文本演變是一個分散的逐漸演化的過程,不是有人在重寫《老子》,而是很多人在不斷加工同一本《老子》;雖然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是同一個文本的演化過程,不等于出現了很多可以稱爲作者的思想家。將《老子》看作没有作者或者有很多作者集體創作是没有根據的。⑧ 這樣逐漸演變的典型實例很多。當然也有少量反例。反例的存在,恰巧說明這種演變來自于歷史長程中整體的自發性,不是統一規劃的結果。當然,就加工者個人來說,他們個體的修改和加工當然是有意識的。 (二)增加四字句 第一章删減虛詞並没有造成典型的句式整齊的現象。句式整齊化、變成四字句的典型實例是第二章。這一章在郭店簡本和帛書甲乙本中都是六字句,每句中都有兩個虛詞“之”和“也”,如“有無之相生也”。到了漢簡本,删去句中虛詞,變成了五字句;這一變化過去以傅奕本爲代表,發生年代不詳,現在以漢簡本爲代表,可以斷定加工年代在西漢,很可能晚于帛書本的年代。到了河上本和王弼本,句末的虛字也删去了,變成了整齊的四字句。這一過程,從下表(表五)可一目了然。 次頁表五反應在《老子》文本演化過程中,後人進行加工的最明顯的兩個原則,一個是增加四字句,一個是删減虛詞。在很多情况下,這兩個原則是一致的,本章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但是,有時這兩個原則會有衝突,當兩個原則發生衝突時,偶爾會以删減虛詞爲主,破壞了四字句結構,偶爾也會爲了構成四字句而增加虛詞,下面就是一個實例。 (三)加虛詞湊成四字句 上面講的是主要的一般情况,這裏再介紹一個特例。句式整齊化的一種形式是爲湊四字句,在句中加虛詞。如第五十四章,郭店簡本、帛書甲乙本中、漢簡本,和傅奕本一些三字句,如“修之身”、“修之家”、“修之鄉”、“修之國”,在河上本和王弼本中,增加“于”的虛詞,變成了整齊的四字句。這一過程,從表七可一目了然。 上文說過,句式整齊化的加工原則有二:一是删去虛詞,二是增加四字句。二者多數情况是一致的;但也會有衝突,本章就是一例。是以删虚词为主呢,还是以保四字句为主呢,在文本演化的實例中找不到绝对的规则。這一章以加虛詞造成四字句,但第十八章卻删去虛詞將四字句爲主改爲三字句爲主。竹簡丙、帛書、漢簡本中的一些四字句,在後來的傅奕本和河上、王弼本中删减为三字句(見表七)。如:“故大道廢”删去“故”,在傅奕和通行本中变为“大道廢”;“安有大僞”、在傅奕本中变为“焉有大僞”,通行本删为“有大僞”;“安有孝慈”在通行本中删为“有孝慈”。这个反例(表七)说明虽有大致规则,但仍然存在反例,因为这是文本演变中的律則是分散形成的共同趋向,並没有一個統一規劃。 (四)排比句式的强化 以上通過加減虛詞造成三字句和四字句都是語言趨同現象。语言趋同的另一種表现是排比句的强化。第四十八章(見表八),最早郭店简乙本中“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在帛書中为对仗工整,增字为“爲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在漢簡、傅奕本中变成排比句“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通行本則减为排比句式的四字句“爲學日益,爲道日損”。变成四字句,对仗更工整。从语言學的角度来看本來是講人的,现在变成講事了,变化很大。但從思想内容來看,則变化不很大。 (五)重複句子增加。 语言趋同的另一個表現是重複的句子增加。一种是章内重複(見表九),另一种是章之間重複(见表十、十一)。古本以不同句式表達類似思想,通行本儘可能將其句式統一起來,造成相同句子、段落在章内、章之間重複出現。 章内重複可以五十一章爲例(見表九)。這一章可分爲甲乙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甲1)帛書本作“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下面第二部份(乙1)是“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漢簡本句式類似,第一部份作“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熱成之”。第二部份作“故道生之,畜之,長之,逐之……”,帛書和漢簡本甲1句都是“道生之,德畜之”,乙1句都是“道生之,畜之”。兩部份內容一致但句式不同。但是,到了傅奕本和通行本第二部份(乙1)都改成了“故道生之,德畜之”,加了“德”字。與第一部份的甲1句式重複。這是章內重複,爲了上下一致,章內一致。 下面來看章與章之間重複的增加。五十一章下面一段話(乙2-5)“生而弗有也,爲而弗恃也,長而弗宰,是謂玄德”四句在古簡帛本裏連續出現僅一次,在第十章重複其中三句,在第二章重複其中一句,即是說,古本中没有四句在不同章節完全重複的情况。但是通行本第十章增一句“爲而不恃”,變成四句完全重複(見表十),通行本第二章增加一句“生而不有”,變成兩句連續重複(見表十一)。後世傳本中不同章節的重複增加了。這顯然是爲了體現各章之間的句子的一致性,但從修辭的角度來看,過多重複有些冗贅;從思想內容來看,文句重複並没有增加任何新內容。 章與章之間的重複又見于五十二與五十六章(見表十二),表中有些無法辨識的古字以英文字母代表,可以暫不理會。可以注意的是,郭店簡甲本五十六章“閉其兌,塞其門”在乙本中没有,而乙本五十二章“閉其門,塞其兌”甲本没有。簡本不同章中有類似但並不重複的句子,但帛書本以後,這兩章的之間的字句改得完全一樣,只是不同版本用字稍有不同。古本字句比較自由,常以不同句式表達類似思想,通行本則將類似字句完全統一起來,造成相同句子、段落,在章内或章之間重複出現。 三、關于文本演化的中的動機與效果 下面我們來探討造成這些文本演化的動機是什麼,及其效果如何。 一種情况是補足省略的文字。《老子》郭店簡第二章(見表十三)有:“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己;皆知善,此其不善也。”帛書甲乙也爲“皆知善”。“皆知善”就是“皆知善之爲美”的意思,但省略“之爲美”。在古文中有這個習慣,到了漢簡和通行本,就把“之爲美”寫出來了,這並不違背古人文法。古人寫字麻煩,寫在竹簡上,能不重複,就不重複,要重複就點兩個點,叫重文號,後人將之寫出來,便于閱讀。 其次看强化排比與對仗。表十四是《老子》三十八章文本演化。此章也包括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1、2兩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下德”爲對應的一組。下面是A、B、C、D四句,以“上德”“上仁”“上義”“上禮”爲主語,構成一組。到漢簡(見表十五)補A’下德一句,即“下德[爲]之而有以爲”⑨,這顯然是爲了重複1、2兩句“上德”與“下德”的對仗。但這就出來個問題,這新的一句與下面“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重複,結果“下德”與“上仁”没有區別。後人爲解决這個問題,王弼本、河上本就把下句改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但這樣一來,“下德”與“上義”都是“爲之而有以爲”,造成“下德”與“上義”没有區別。顯然又不對。這就是加A’“下德”一句引出的麻煩。這樣改對思想內容有意義嗎?豐富了嗎?深刻了嗎?都没有。徒添困擾。後來的加工者想摹仿和强化原有的排比與對仗,但效果不好。 現在來看後人對第十九章的“强化”或“篡改”。十九章帛書本和竹簡本原文如下: 十九章通行本: 絶聖弃智,而民利百倍。 絶仁弃義,而民復孝慈。 絶巧弃利,盗賊無有。 十九章竹簡本: 絶智弃辯,民利百倍。 絶巧弃利,盗賊亡有。 絶僞弃詐,民復孝慈。 以上可以看到,通行本是中“絶聖弃智”、“絶仁弃義”、“絶巧弃利”在竹簡本是“絶智弃辯”、“絶巧弃利”、“絶僞弃詐”。“詐”字有不同讀法,古文字界有人堅持原字應該讀爲“絶僞弃詐”。裘錫圭先生曾有前後兩種不同說法,他先根據古文字寫法,認爲應讀爲“詐”,後同意思想史研究界的意见,認爲應讀爲“慮”。做思想史研究的許抗生、龐樸等,認爲在古書中,“僞”和“慮”常對讀,所以這裏也應讀作“絶僞弃慮”。這个争执与本文主题无关,不赘述。不過這章是我们目前所见版本流传中改动最嚴重的一例,值得討論一下。古本是“絶智弃辯”、“絶巧弃利”、“絶僞弃詐”,没有明确批判儒家的基本概念,而后来的版本改作“絶聖弃智”、“絶仁弃義”、“絶巧弃利”,就直接针對儒家的主要思想概念,直接否定儒家思想的意味很强。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可不可以算篡改呢。似乎可以。不過,也應該看到,這也不是任意歪曲,根據其他章節的內容來看,這種“篡改”也可以看作是對原有思想傾向的過度强化。 比如,上面剛剛提到的三十八章對德、仁、義、禮都有某種程度的限定或貶低,十八章有“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邦道昏乱,有正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见表七),对儒家仁義道德也是某种程度的批評。那麼,第十九章的修改是否可以看作是對十八章和三十八章之批評儒家之傾向的過度强化呢?是故意歪曲,還是過度强化,還是可以討論的。 總之,文本演化中的歧變在大多數情况下都可以歸之爲文本改善的願望,比如使句子文意完整;强化句式排比與對仗;强化文本原有主要思想内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文意的改變,在某些情况下有過度强化原意而失準的情况。所以,我們在使用通行本的時候對此應該有所了解,避免完全按照通行本的文字誤解《老子》原文。 四、幾點結論 《老子》從古到今的演變可以給我們很多啓發,這裏作一個簡單小結。 第一,文本演變中出現的共同律則說明對一部文本的理解是有某種程度共同性的,也就是存在某種程度的共同理解。大量歧异産生于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中的個別人,但這些分散的加工者在修改文本,表現出不約而同的趨向,即對原來文體的形式語言結構,或思想主題有某種程度的共同理解。這與現在流行的後現代理論和文化批評理論,以及某些人理解的詮釋學理論觀點是不同的。他們認爲一百個人看《論語》就有一百部《論語》,一百個人看莎士比亞就有一百個莎士比亞,似乎暗示對《論語》和莎士比亞不可能有共同理解,或者不必探究共同理解。這種說法當然有一定道理,有一定根據,但有些過度誇張。《老子》演變中的律則對此提出挑戰和批評。在《老子》文本兩千年的流傳中,雖然没有統一的總編輯或總體例,但是共同的編輯趨勢和模式說明不同編者、學者對《老子》的基本思想、基本風格有共同理解,因此後人分散的加工表現出共同的趨勢和律則。 第二,理想的或合乎邏輯的字句不必然是古本原貌。理想文本,也即我們認爲是好的、對的文本不等于古本原貌。校勘學中長期奉行的原則恰恰認爲原來的或最早文本一定是合乎後人邏輯推理的文本。作校勘的人會根據這一假設加工原有的文本,以爲這樣可以還原古本原貌。但我們從《老子》文本演變看到的情况與之相反。加工者從上面提到的合理推論出發對原本作修改,結果卻跟簡帛古本差距越來越大,比如“無爲”出現次數越來越多,章節之間和章節之內重複越來越多。雖然經過理性思考與合理推論,但不斷對文本增删加工的結果離古本卻越來越遠。合乎邏輯、前後一致不等于符合古本原貌。今天讀起來通順和探索經典原貌是兩回事。做校勘學的某些人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此如此,則文通字順,古本必當如此”。《老子》演變的大量實例說明這個原則是不可靠的。 第三,文本歧變主要源于校勘中改善文本的願望(見下面示意圖)。按照後人的邏輯和標準“恢復”古本原貌往往是南轅北轍,原因是將後人自己的邏輯標準當作了古人的寫作習慣。要糾正這種情况,就要區分兩個標準:一個是現代人的思考習慣和邏輯原則的標準,一個是如何符合古本原貌的標準。這兩者有衝突,不一致。在校勘中,特別是進行理校時經常根據我們的推理認爲古本應該什麼樣,陳垣早就提出使用理校時應非常慎重。 版本歧變分類示意圖 第四,對《老子》兩千年的加工過程是分散的、個別的群體活動,但不等于集體創作,也不等于没有作者。有人認爲《老子》是集體創作,有人認爲老子没有作者,没有主題,象是在網絡流傳中由衆人書寫而成。但是流傳的最初應該有個核心,比如原來“無爲”一詞重要,後人加工就增加“無爲”一詞的使用;原來四字句比較重要,就增加四字句。對文本的加工是在原有核心文本上增加的。假定此核心部份有一個作者和大體一致的觀點是合理的,也符合《老子》文本的實際情况。如果說《老子》是滚雪球那樣滾出來的,那也先要有一個小雪球,小雪球也是要有作者的。《老子》中獨特的思想觀念、大體一致的立場,不可能是無數人没有依據地拼湊而成的。 《老子》簡帛本的不斷發現决不僅僅是增加了一個個《老子》的不同版本,而是爲我們理解《老子》一書演變的原因、律則提供了極爲難得的原始資料,並爲我們理解一般文本演化、加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參照和契機。我們應該善于開掘這些資料中隱含的文獻學、文字學、版本學、校勘學,以及思想史方面的寶貴資源。 本文以在人民大學國學院一次演講的記録稿上修改、補充而成。人大國學院柯昊同學參照筆者關于漢簡的一篇文章整理出記録稿,林光華博士閱讀了紀録整理稿並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修改意見,特此致謝。 ①郭店簡丙本字體較甲本稍晚,雖然這不足以證明丙本內容晚于甲本,但從《老子》文本演變過程中的律則來看,假定“弗能”演化爲“弗敢”有大量文獻演化根據,而支持相反假設的文獻資料很少。 ②括號中數字爲《老子古今》所用的編號。 ③比如,D.C.Lau(劉殿爵)將帛書本此句翻譯爲"Is able to help the myriad creatures to be natural and yet dare not do it",見Tao Te Ching:A Bilingual Edition,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1.p.235. ④筆者無意貶低普通讀者或編校者在文獻流傳中的作用,但本文的目的在于追溯《老子》思想可能的本來面目,因此必須區分原來的文本和後人的加工,以及後人加工的局限及其後果。 ⑤參見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頁223~224。 ⑥表格中列出參照的有郭店簡本,帛書甲乙本,漢簡本,嚴遵本,想爾注本,傅奕本,以及王弼本與河上本。其中不完整的郭店簡、嚴遵、想爾本的數字只有參照意義,没有統計意義,故其數字置于方括弧中,帛書本、漢簡本的數字包括四十八章的兩次,這兩次都没有直接出現,但是根據空缺字數、參照郭店簡內容推測這殘缺處應該就是兩次無爲,故數字置于圓括弧中。在總計欄中的數字分兩部份。斜綫前面的是無爲一詞出現的次數,在斜綫後面的是出現無爲一詞的章數。 ⑦漢簡本第三章“使夫智不敢弗爲”,其中“弗爲”二字不是單獨使用的術語概念,明顯不同于傅奕本以下:使夫知者不敢爲,爲無爲,則無不爲也。故不作“無爲”統計。 ⑧這裏批評的主要是一些西方學者的觀點,如Hang-Georg Moeller:The Philosophy of the Daodejing.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pp.1-3; A.C.Graham:"The Origins of the Legend of Lao Dan",In his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pp.111-24.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⑨句中爲字原缺,根據上下文和其他版本補。标签:老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