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莲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东圳小学 527523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单纯的通过成绩已经不足以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大环境下,对学生感恩精神的培养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指导核心。感恩思想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思想与品行,还符合现代社会环境的思想趋势,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注意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利用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能力,对学生的感恩精神进行培养。
【关键词】感恩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016-01
虽然根据新课改中提出的指导思想,我国的教育系统已经开始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但感恩教育在我国因起步时间较晚,现在还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初级阶段。相比于数学等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和情感特质,对感恩教育的培养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对这些文章的学习除了能让学生的遣词造句等能力进行成长,文章中蕴含的正确思想也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需要去学习的内容。
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部分教师忽视感恩教育等精神素养建设的情况。迫于学业的压力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更看重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能力,甚至在大部分家长的心理也觉得感恩思想是学生自然就会形成的,不需要对其进行着重的教育。这种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会导致学生越发的变得自私冷漠,严重的干扰了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
1.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卓越的品德情操,并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积极乐观和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通过课堂上常见的写作、阅读和语言表达等方式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德行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有着很多天然的保护和关心,但学生从小就享受着良好的生活品质和教育水准,对这些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倒是觉得理所应当。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会让学生无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有让学生了解到父母的辛苦,社会的关怀,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感和健康的精神素养。
1.2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在现代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感恩题材如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等文章。教师在安排教学方案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让学生对作者和当时的写作环境有了切身的体会。在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学习中,也可以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不同感恩教育的标准获得文学素养和知识阅历上的进步与发展。语文学科课堂本省就是学生得到道德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师通过对教学方式上的完善,可以将学科的正向引导力量发挥到最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1.3符合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在这些标准当中,首要看重的就是一个人的德行。正因如此,国家才会制定并实施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为原则,造就德行优异,学识过人的学生培养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当中,人们习惯性的“一考定英雄”,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才导致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日渐下降。而在众多的优秀品德当中,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感恩不仅仅是指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来自教师的教导之恩甚至来自于社会及国家的保护之恩。学生只要时刻将感恩精神放在心中,整个社会的风貌就会焕然一新,这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2.1结合教材进行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名篇,都是经过许多专家和学者经过长期的调研从文学历史的众多文章中筛选出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除了对语文教材中文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用文章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启发教育。这些文章无论是从写作手法还是思想内涵角度来说,都是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将感恩意识的融合进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在实现学生语文文学素养增长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2.2在写作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当前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会带领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来了解文章的内涵。这种阅读不应该是简单的对文字的表达,而是应该在朗读的是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受到感恩教育的核心要素。但学生因为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对感情的理解和认知层面比较薄弱,很可能无法准确的对文章中的感情有正确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能完全对教材进行领悟,做到能带领学生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章节时,就可以根据文章中部分语言的反复阅读父亲在月台送别的段落。通过对“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等极富有感情的语言描写,带领学生去感受作者在和父亲分别时父亲表达出来的浓烈父爱。然后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感情趋势,及时地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引导和培养。
2.3教师以身作则引领感恩教育
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很大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也会不自觉的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因此,教师除了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引导效果。教师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健康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丰富的人身阅历,将自己知道的有关于感恩的故事在日常的交流中和学生们进行探讨。高风亮节的师德师风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这不仅是为学生带来感恩教育的前提,也是每个教师的自我修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感恩思想教育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已经变得十分重要,而语文学科在感恩教育培养上的发挥空间更是十分广阔。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家庭教育,对感恩思想的认知在不断加深的同时,对学生个人品德的看法也更加的重视起来。作为教育系统中更多担任了传统育人能力的语文教师,更要肩负起社会和国家寄予的重任,在尊重学生感受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春英.注重渗透感恩教育 发挥语文育德功能[J].黑河教育,2019(04):30-31.
[2]张平禄.浅议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9):27-28.
[3]吴丹丹.试论语文课堂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7(01):32-33.
论文作者:廖木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社会论文; 文章论文; 思想论文; 教学工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