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步态分析;偏瘫;康复评定;支撑相;摆动相
偏瘫即人们常说的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舌肌下部协同发生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因为神经功能受损,因此,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后,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早期,我国临床一直无治疗该疾病的显效方案,伴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该疾病患者的预后才逐渐得到改善。但通过实践发现,只有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才能保障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反之则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2]。因此,有必要探索对偏瘫具有康复评定和治疗反应评估作用的方法,以指导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的及时改进和完善。本研究对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偏瘫患者和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偏瘫患者设为偏瘫组,本组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56~81岁,平均(65.20±3.88)岁。将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本组中男女均35例,年龄52~83岁,平均(65.49±3.8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进行。
1.2方法
采用实际测量法对对照组以及偏瘫组(康复治疗前、后)实施步态分析。要求患者穿短裤或将裤腿挽起,充分暴露下肢膝踝关节点,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各启动一台录像设备,要求患者保持站立位后以最快的速度行走,获取患者步行视频及特定姿势的截图,对各个分析参数的数值进行计算和准确记录。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比较偏瘫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步态分析结果以及偏瘫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前、后的步态分析结果,具体量化对比的指标包括步频、步长、支撑相、摆动相。支撑相为一个步态循环过程中,下肢支撑地面并承受重力的时间。摆动相为一个步态循环过程中,足底离开地面向前迈步至再次落地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 23.0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述形式为(±s),差异检验采用t;计数资料:表述形式为n(%),差异检验采用x2;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结果
2.1偏瘫组、对照组步态分析结果比较
偏瘫组步频、步长均小于对照组,患侧支撑相短于对照组同侧,患者摆动相长于对照组同侧,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查阅资料发现,关于步态分析在偏瘫患者康复评定和治疗反应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故对该方法应用价值的认识也尚不全面、系统[3]。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通过对比偏瘫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步态分析结果以及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步态分析结果对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
由本文表1数据可知,步态分析结果能够较客观的反应偏瘫患者的病情,可为偏瘫康复评估提供较多客观信息。由本文表2数据可知,偏瘫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后,步态得到明显改善,表明步态分析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偏瘫患者发病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虽然肉眼观察可发现明显异常,但由于不是具体数据,科学性和合理性欠佳。因此,难以为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信息。而步态分析为进行实际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够将患者部分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信息量化为具体的数据,以数据支持理论,可使理论更加客观,继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及结果本研究得出,步态分析在偏瘫患者康复评定与治疗反应评估中均能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且能够为临床医师判定偏瘫患者病情及改进和完善偏瘫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具有开展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致亮,周艳霞,蒋祥龙,等.Imoove多功能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的疗效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02):155-157.
[2]陈一,施海涛,毛岭.脑卒中患者步态周期各时相中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特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08):956-961.
[3]杜志伟,陈艳,王路,等.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步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康复,2019,34(09):469-472.
论文作者:黄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步态论文; 患者论文; 步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下肢论文; 步频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