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能够把上部荷载传到深层稳定土层或岩石上,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基础沉降以及不均匀沉降,在诸多的工程当中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施,技术强度比较大,也有着很大施工难度,以及有着严格施工要求,对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质量控制
本工程为萧县黄淮区域棚改一期工程,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老城区,施工场地较为平整,施工用水用电少部分已接至场地周边,征地拆迁完成一部分,三通一平工作部分具备施工条件,周围交通方便。工程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35234m2(约202.851亩),总建筑面积为455853m2,包括下沉式生活广场、综合办公楼、酒店、幼儿园、公寓、住宅及商业街区、市政道路。
1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和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
1.1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比较常用的施工形式,有着比较强的适应
性和抗震性,在水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控制其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水下混凝土浇筑是重点,而影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的因素也比较多,灌注桩的上部强度产生影响的的原因中,结合施工的相关规定,钻孔之后就要对孔底的淤泥进行清除,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清理的程度就会收到相应影响,这样在浇灌第一斗混凝土实施封底施工时,这些淤泥就会混入到混凝土当中。采用导管进行灌注混凝土时从下向上灌注的,这比较容易造成桩上的轻度比较低的现象发生,从而对桩上部的强度会产生影响。钻孔灌注桩其他的桩深质量的影响因素当中,在实际混凝土的具体浇筑作业中,如果是把导管插入到混凝土内比较浅,成桩的时候混凝土上升就不是顶升的,泥浆以及泥块就会混杂在混凝土当中,这对灌注桩的质量就会产生影响。在对桩身设计的时候直径相对比较小,混凝土在上翻的时候也会受到孔壁因素制约,造成桩体空洞以及蜂窝质量问题出现。
1.2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注重在准备工作方面妥善处理,保障各方面的应用设备以及施工方案能完善科学,在后续的施工质量上进行保障。施工准备工作中,对导管的准备要完善,下设导管之前要实施质量检测,查看是不是存在着裂缝以及漏洞,以及法兰导管的接头是不是完整的,有没有出现老化的问题。查看橡胶垫片是不是存在着老化以及断裂的质量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就要做水压试验,保障混凝土浇筑前导管密封性。只有在导管的质量上得到了保障,才能有助于后续的灌注工作顺利实施。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土施工准备工作中,在施工材料的质量方面要能保障。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有粗、细骨料,水泥以及水等材料,对每个材料的质量控制就要加强,进行相应试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科学保障,在技术交底工作方面要做好。还要准备上道工序验收,保障孔底沉渣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浇筑中的一些应用设备准备好,并保障设备的应用质量,如对浇筑漏洞的质量以及大小和实际的工程施工紧密结合。
2水下浇筑混凝土工艺
2.1混凝土的运输与拌制
(1)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混凝土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振动现象和把握好时间,如果混凝土受到了振动,那么很容易让混凝土离析,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就会大大减少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同时要确保运输混凝土的道路畅通,及时充足的供应混凝土,以免发生堵管的问题。(2)混凝土的拌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搅拌前,必须按照实验室要求的混合比例进行准确配制,并结合实际施工现场情况进一步确定好比例,并根据最新配料混合比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使用电子测量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使用量表测量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控制好测量误差:黄砂上下误差不超过4%;水泥上下误差不能大于2%;水分的差异不能大于1%;碎石的比例不超过6%;水灰比的误差要控制在0.1%以内。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凝聚力和凝固性都是最好的。
2.2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1)隔水球。隔水球的种类各式各样,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包括木料、麻袋包木屑、混凝土和砂浆等等。采用切割球的方法,球的直径必须比导管内径2~3cm,这样做不但便于隔离管内的浆液和混凝土,而且还能使混凝土沿管壁顺畅流动,而不会出现堵塞导管的现象。现在看来,采用泥浆作为隔水球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如果发现沉积物在合理的范围内,桩顶的混凝土质量一般也非常好。(2)灌注速度。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保持连续性,这样以防止混凝土初凝时产生的破碎桩。但同时浇筑的速度不能太快,如果速度过快很容易将管道埋在混凝土深处,导致钢筋的上升和埋管等问题。
3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
(1)初灌时,初灌量一定要满足一下条件:V=h1×πd2/4+hc×πD2/4式中:V表示漏斗和储料斗容量;hc表示钻孔初次灌注需要的混凝土面至孔底的高度,即导管初次埋深h2,h2至少为1m,h3为导管至孔底的距离,一般为30~40cm,当孔底有沉淀时,就适当增大h3。h1表示孔内混凝土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柱与导管外水压平衡所需高度;h1=hw×Rw/Rchw———孔内水面到初灌注混凝土面的高度;Rw———孔内泥浆容重(t/m3);Rc———混凝土容重取2.4t/m3;D———钻孔直径,当有扩孔情况时,应采用扩孔后直径;d———导管直径。(2)在将混凝土连续浇注到埋入深度的孔底部之后,测量导管的埋置深度,必须确保其有1m或更深的深度,这样做不但可以使混凝土从导管中顺利地流动,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导管内倒吸入一些泥浆,在随后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及时观察混凝土的情况,以及嵌入孔管的埋深情况,并做好记录,从而指导导管的清除工作。移除导管前必须遵守两个原则:①嵌入混凝土中的导管深度不得超过6m,最小值不得小于1m;②不应将导管过快地抬起,否则容易形成空心桩。(3)当混凝土表面快速上升到钢筋笼底部高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放慢灌注速度,这让混凝土钢筋笼应有足够的时间下沉,以保证钢筋笼设计标高位置的准确性;②拆除导管前,确保混凝土覆盖钢筋笼保持2m以上,否则后期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仍然会顶升变形,导管末端进入钢筋笼后,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可以逐渐加快。在浇注过程中随时采集混凝土样本,以保持室内标准来判断桩的混凝土强度。
4桩的保护
桩的保护是指开挖基坑的围护以及开挖土方和桩基开挖过程中的保护。在挖掘土方时,应尽可能不要让挖掘机挤压或碾压、撞击桩头,以防止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导致桩体的破坏。在移除桩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护桩头的混凝土,避免因为凿具而产生松动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人工凿除的方式进行预防。但基坑围护结构和施工的保护是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的,不仅保证施工距离,防止施工对桩体的破坏;同时,还可以保护围护结构足够安全,以防止由于围护结构造成的损坏而损坏桩体。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这些灌注桩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所以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这就对基础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认真对待,做到尽善尽美,确保每一环节能都能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使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为高层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后期保证。
论文作者:侯开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导管论文; 钻孔论文; 水下论文; 就会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