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俗论文,理论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3;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14(2014)05-0013-07 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到来的前后,民俗学的搜集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全球化之前的同质社会搜集阶段与全球化之后的异质社会搜集阶段。两者的区别,有全球化文化传播方式变迁的原因,有多元文化交流的原因,有现代民俗利用网络化趋势的原因,也有民俗学的文学性特征的内在需求;总之不能一概而论,但现在需要统一思考。 首先要思考人类社会两种文化的交替变化,这是我们从事这项研究的背景和研究问题的起点。以全球化为界,人类社会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同质文化,一种是异质文化。什么是同质文化?它是国家社会内部传承的民俗文化,神话、故事、歌谣、珠算都是。以珠算为例,它是中国人发明的口头文学“九九歌诀”与古代运算智慧结合的运算器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怎样复杂的数字,只要打算盘,在人的手和心上一过,就出结果。过去中国人从小背“小九九”,背熟了,会用了,还能把数字和身体打通,做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各种运算准确。那些打算盘的高手还能与计算器的速度PK,把算盘打神,做到在数字运算与人脑和人手的调动之间没有开关,做到两者随时流通。打算盘的人对过手的数据还能同时进行财会分析,从中发现数字以外的社会问题。连拨打算盘的飞速动作本身也能变成一种高级传统技艺和一种美妙的节奏音乐。电视剧《暗算》中就有一个军旅精英打算盘的浩大场面,那简直就像一场珠算技艺文学音乐会。但是,在数字记账发明后,珠算濒危了,一代神算人物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开始用带电池而不需要技艺的计算器记账,不再用背口诀的民俗传统和人体文化了。然而,一旦停电,又什么都没有了:没了数字,人们连基本的心算能力也退化了或丧失了。 我国是盛产没有开关的文化的国家,用口讲神话,用脚踢足球,用信仰念佛经,用手打算盘,本来人体的频道是条条相通的,很多杰作是浑然天成的。把这种文化运用得流转自如,还能产生很多天下第一绝、天下第一算、天下第一唱,足以让从国王到老百姓都为它疯狂。在全球化之前的同质社会中,它的存在是人类一个绵长的知识系统,甚至连工业化的大机器也没有限制到它。它只受本土的文化、社会、地域、民族、民俗和资源类型的限制,它是人的身体会思想的文化。 另一种是异质文化。它是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传输时代的民俗文化。在这个时代,人类在信息网络思维和技术的控制下推行利用民俗文化。在21世纪初,它的发展走高登峰,进入被分学科、分专业、分理论派别、分方法、分资源支配的话语权力系统,这些划分都成了影响民俗发展的各种新开关。 对两种文化的区别,我和一些同行有共同的看法,那就是不能简单地用工业化、雅俗文化和网络开放去解释,也不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因为人类社会早在20世纪初就有关于城乡文化的同质或异质的差异,以及相关研究,而有话语权力、要文化霸权的西方大国更喜欢利用异质文化。当然,各国社会本身也会对这两种文化的运用比重进行调整。在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电脑、手机、互联网、计算器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没有它们的人类几乎不知道怎样生活,多元文化空间下的人们都在不经意间对两种文化资源自我进行再度分配。 在这里,我要强调,异质社会本身无辜,计算器本身无罪。人类只有在两种文化调整中整体反思,在开放中保持自我,在异质社会交流中保护同质社会积累的好东西,才能走向文化成熟。人类终有一天会认识到,两种文化都要,而不是死一个、活一个。民俗文化和计算器,经过改造维修,可以同时为两种文化服务。人类只让它们为一种文化服务,它们就成了另一种文化的杀手。人类让它们为两种文化服务,它们就是全人类的好帮手。全球化时代把人类带入了新的异质社会,其宏观规模和多元冲撞程度前所未有,将之与同质社会产生的民俗文化都加以改造、加工和提升,便可能产生人类的奇迹,这就好像把嫦娥故事与航天器结合的神舟飞船一样,让人类的好梦成真。这就是我们谈数字民俗搜集理论的背景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 今天讲的题目,是我近十一年带领我的同事和研究生从事的一个研究方向,也与非专业的读者都有关系。你会用电脑和手机,你就和数字化沾边,你就容易了解我的问题。 开头谈过,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是数字民俗学的基础部分,在这方面的探索中,要确定理念、建立概念、文理科交叉研究的衔接点、个案对象和方法,以下简要讨论。 一、数字民俗搜集的理念 确定数字民俗搜集的理念,在于基本民俗学研究在全球化时期的发展状况,观察民俗搜集的迫切性与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认识外部异质社会结构与数字化建设并行的时代 在全球化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民俗学的文学性部分,由于世界各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加强,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增强;但是交流的介质和理念需要转变,即要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 同质社会中的民俗学搜集方法是单向式的,是在一国范围内搜集的,这里姑且叫做“母语标准搜集”或“窄口径搜集”。它的搜集理念是由芬兰民俗学者创造的,即民俗学者“不深入实地搜集是无法进行研究的”①,后来我国学者又通过学苏联搜集理论发展了此点②。 新时期要求双向式的搜集,即在世界多元文化开放交流的异质环境中做搜集,这里姑且叫做“母语标准与目标国语标准的共同搜集”或“宽口径搜集”。 (二)认识内部异质社会建设与数字化形势的变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推行农村城市化战略,农村消失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流行,手机通讯发达,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面貌。在同质社会中产生的民俗文化与本民族的思维模式相关,不会轻易改变;但民俗的传承行为和日常使用工具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民俗学是搜集民俗事象的科学,不是搜集整体思维的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民俗事象,再开展研究,分析和描述出思维模式。所以,民俗学的搜集理念,就要随之变化,从同质社会下的原料仓库化,转为异质社会下的信息藏品化。 我国以往同质社会条件下的民俗搜集工具是属于纸介系统的。民俗学者在本土文化内部搜集地方民俗和民族民俗,再按照一定的专业理论框架记录,形成书面资料,钟敬文先生将之命名为“记录民俗志”。 我们现在全球化异质社会背景下搜集传统民俗和现代民俗,并在国际先进同行已经发展电子民俗志的形势下,抓紧建设数字民俗搜集理论,应该说势在必行。它的基本理念是在民俗学理论指导下,在纸介和音视频资源、传输与模拟系统、再现文化空间要素诸方面,运用数字信息理论和数字化技术,改进和延长纸介保存资源的利用寿命,建立新的数字民俗搜集资源,进行整体民俗文化搜集和整理工作,在此,我们姑且叫做“纸介本的数字升级和多媒体数字民俗资源共建”或“数字民俗志”。 (三)认识政府非遗保护与数字民俗搜集的机遇 在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工作框架理念得到广泛推广和执行,民俗中的一部分优秀代表作已获得国家认证的新身份,或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这类民俗搜集的署名方式,也正由同质社会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归属,转为异质社会传播环境中的文化权利归属。不仅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侵蚀多元文化的形势下,民俗事象的传承愈发需要政府公共资金的投入,这样就更强化了民俗搜集成果的国别文化属性。 在民俗搜集资料属性的界定上,要针对这种转变,制定适当的策略。民俗学的搜集理念,需要在国别文化的属性下,由民俗知识系统、专家研究系统和国别代表作系统组成,而对于此点,除了数字化,根本做不到。 二、传统搜集理念的正负观分析及其与数字化的衔接点 民俗学的传统搜集理念,指以纸介形式搜集、整理和分类管理资料的全过程及其理论与实践。从数字化的角度反观这一历史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值得注意,然后我们可以讨论它与数字化的衔接点。 (一)纸介化与数字化 我国农业社会曾发明了最早的纸介文明,堪称世界之最,但纸介文明的功能是将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分开传承。它保管了历史民俗文献,却省略了古代民俗的物质依托,结果在原地社会、原地历史、原地地理地点和原地人群变迁后,这些纸介文明与其物质形式却成了两不相认的隔离物。这种情况,还让现代人失去对以往民俗的认知渠道,也让历史民俗事象失去了被再价值化的利用空间。 在我国这个文献大国,数字化是离不开对民俗史料的处理的。前面说过,数字搜集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改进和延长纸介保存资源的利用寿命;与此同时,建立新的数字民俗搜集资源。前人积累的民俗搜集纸介化成果与数字化的衔接,应该是一种互补再造。在20世纪晚期,中国民俗学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搜集和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开展数字民俗搜集工作,将这套集成纸介著作数字化,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转换。它可以为这批纸介读物提供现代异质社会传承的条件,可以搭建现代研发利用的新氛围,还可以生成民俗资源的物质财富与非物质财富一体传承的现代格式,然后加以展示利用,在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中广泛传承。 (二)分层搜集与层级权利 我国民俗资料的搜集,从中央到地方,分国家级、省(市)区县行政级、村庄或社区级、传承人级,分四层,四层资料的整理性质和结果权利归属也不同。 1.国家级、省(市)区县级政府资料,属于行政资料。它的主管部门既是发布者,也是数据管理者,还是一定保护资金的评估投放者,对这层资料,可向政府直接搜集。 2.国家级、省(市)区县行政级的“档案”和地方史志等。它介于行政管理和非行政使用之间,提倡社会公开利用。很多民俗学者已成为它的搜集利用者。对这批资料,可到国家和省市档案馆、图书馆搜集。 3.村庄或社区级的资料。它是民间资料,是民俗学者大量搜集利用的对象,一些有课题的民俗学者还将之处理为个案。但它的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村志或社区志,从概述、沿革、大事记到人物传记,古往今来面面俱到,主要是写给别人和后人看的;二是村或社区的民俗史,抢救记录当地民俗资料,目的是为了保留村庄或社区的历史;三是村史或社区史的个案研究成果,附带提供搜集整理资料。这种搜集资料都相当具体,覆盖面小,但资料的活力与研究的风险同在;四是带有传统生产技术流程、民间会社和作坊技艺规章制度性质的资料。 4.传承人资料。大都是同质社会中的口头讲述或演唱资料,传承人没有受到现代学校教育,属于同质社会成员,本身既是传承人,也是同质社会整体文化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这批资料中的少部分曾以纸介载体保存,但口传资料更多。对其展开数字民俗搜集,可以将民俗与其传承人的人生口述史放在同一文化空间中共同搜集。 总之,注意我国民俗资料有多层级性,这是数字化要面临的基本问题,我们目前的处理办法是:①纸介资料电子本升级(扫描和录入);②制定资料权属合同与分层署名;③数字化专题民俗资料的分类与保存。 (三)混合整理与简单化利用 由上可见,我国民俗学者使用的资料,在性质、来源和原地利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以往民俗学者对这些资料大都是混合整理的,然后将不同性质和不同属性的资料一律按时间顺序加以整理,然后进行宏观研究。这类工作,在民俗学发展的初期阶段,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但从严格的科学意义讲,它是单一纵向化的资料整理,导致了民俗资料系统建设的简单化和研究成果的单一化,看似占有资料目录庞大,但研究风险不小。 如何处理民俗资料的历史过程兼容与属性差异性,这是数字化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四)文理分科与改革趋势 21世纪的民俗学搜集工作研究,还要反思20世纪高校文理分科给民俗学造成的影响。 第一,在全球化时期,“空间”的概念被学者翻新使用,被各国各民族重新诠释,大家都强调多元文化生存发展的地理地点和历史传统,用以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形象,反对超级大国对中小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文明模式与经济建设的强权控制,这正是21世纪民俗学搜集的大环境变化,它与20世纪不搞异质空间信息的民俗学搜集工作是有区别的。 第二,现代社会对传统能源和不可再生人文资源的过度采掘和消费,已引起高度的关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联手,加强人类地球资源共同保护,推行国家政府可控背景下的资源保护利用,将学者搜集资源与开展资源的保护教育相结合,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贯彻这种意识,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第三,在专业领域内,民俗学与数字信息学的交叉术语最多,涉及人文文化、历史景观、地区特征、区域差异、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等各方面,反映了民俗文化对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多重影响。研究这些术语透镜所呈现的现代全球文化变迁中的复杂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发展民俗学的深层研究,同时推动应用民俗学的发展。这种环境大背景也是数字搜集理论建设的重要氛围。 三、传统民俗搜集方法的正负观与数字化改革 (一)文字搜集的分类与范围 传统搜集方法包括资料搜集、资料登记、资料整理、资料分类、资料保存、资料利用六个环节。以往民俗学都是使用搜集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分类,所产生的资料大体可描述为以下范围: ①调查点的文字资料; ②调查点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资料; ③调查点民俗环境与民俗标志物资料,包括周围环境、祖先祭祀地、寺庙、集市、共同民俗公共地、生态资源走廊集散地、风水建筑的排列秩序资料(可能按其社会地位重要性排列,或按历史顺序排列,或按建造先后时间的排列等); ④调查点的家族组织、社区民间组织与地方社会关系和民俗文化传承资料; ⑤调查点的传承人人名、传承地名的知名度与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资料; ⑥调查者的学术准备资料。 这类资料纸介形式分类搜集,但缺少多媒体资料的补充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验证。 (二)实物搜集的方法与范围 以往配合纸介资料的实物搜集也有相当成绩,这里以照片为例说明: ①无比例尺的地点照片; ②无正统文献记载的历史照片; ③不属于正统家族规范的家庭合作或分家照片; ④属于日常建筑的政治隔离或军事防御碑照片; ⑤没有固定社会分期的原地社会发展变迁照片。 这类资料曾是民俗学搜集资料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含义指向性有时是不确定的。 (三)传统搜集方法的再生属性与数字化的关键问题 传统民俗搜集方法在应用环节中,其资料产生了三个再生属性:一是纸介属性,指在使资料系统化的过程中,一律变成纸介记录稿或整理稿,或称纸介化;二是时间属性,指按照时间顺序,登记、贮存和使用这些资料,并附加时间性说明,将之时间化;三是深度属性,即在个案调查中,挖掘个案的深描含义,却忽略了民俗资料的整体性。这三个属性依次完成,形成一个周期。每次搜集工作都按这个周期形成一个资料属性的循环生成系统。这个循环系统被认为是合理的。 传统搜集方法所产生的再生属性偏差提醒我们,数字民俗搜集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找回被这三化所排斥的东西,即:①被纸介化排斥的声音图像资料;②被时间化排斥的空间信息资料;③被深度属性排斥的民俗文化整体脉络资料。 四、数字搜集民俗研究 在数字民俗搜集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以下做简要讨论。这种讨论也许是不全面的,但都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数字民俗搜集研究的信息类型 数字民俗搜集信息有三个基本类型,即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和专题信息。鉴于民俗学者对时间信息比较熟悉,这里重点讨论空间信息和专题信息。 空间信息,是衡量民俗文化空间研究程度的基本尺度。数字民俗搜集的空间信息,包括民俗的空间统计信息、地理集成信息和音视频实时传输信息,这些都是民俗信息的重要资源,是民俗资料数字化的基础。它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纳空间信息,与原有的时间信息放在一起,会发生新的难题,如纸介民俗资料与数字信息异构的难题,多元民俗文化与统一统计数据异构的难题,技术标准与文化分类异构的难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避免散乱、复杂和多变民俗事象与数字信息集成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 专题信息,指数字民俗学搜集获得的人文属性信息和文化分类信息,它是使用GIS、GPS技术,建立民俗专题数据库、编制数字民俗地图等工作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它不是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的简单附属,而是在民俗学研究基础上提取出来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民俗专题数据是最具意义的人文信息,其时空组织方式和社会结构特征,应该是数字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异构性结构是民俗信息系统的高层结构 我们应该认识到,民俗学者使用的历史文献和口头资料已在以往的方法中生成多种属性,对这些资料,以往学者统统使用“民俗文献”一词去概括是危险的。建立数字民俗信息的异构结构,可以帮助民俗学者研究从简单到复杂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种类的文献传统中所应用、所反映的不同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具体劳作和社会运行系统,观察政府与民间社会运行的有效方式。它能告诉我们,“民俗文献”一词所承载的历代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不是一条线贯穿的,也可能有多种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多民族、多地区多元文化融汇问题;它还能帮助描述政府与民间运行的双向渠道,提供多元语言环境和民俗知识的兼容方式,展现民俗所渗透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界整体性的环境文化景观特征,恢复可视化的民俗传承途径,再现民俗事象变成文化权利资源的过程。 第一,异构性的概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长历史、富于文献的国家,建立数字异构结构,是要建立数字民俗搜集和研究平台所共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在数字民俗搜集的第一步就要想好和设计好。 异构性,是计算机应用科学的词汇,原指信息系统有异构性,包括系统、语法、结构和语义的异构,并由此引起数字网络环境、数据分析类型、数据传输格式和数据模拟模型的差异。在理工科,随着近年各类硬件和网络设备的标准化,系统异构的现象逐渐消失,但语法、结构和语义的异构却很难解决,因为它们的本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民俗文化是同质社会中的同构与异构合成体,这个特征造就了它在同质社会和异质社会都能生存的适应性。民俗学与计算机应用科学交叉,合作开展异构理论的研究,从理论上说,会有互补的前景。其中,在解决系统异构方面,可以借鉴理工科的成果,发展民俗学的方法;在解决语法异构方面,可以利用民俗学基础研究成果,对理工科的成功之处加以改革和创造;在结构异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民俗信息集成数据、专家系统数据、专题信息数据的途径,完成兼容性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再现模型。 第二,建立数字民俗异构信息集成,是成功建立数字民俗搜集理论的关键。它能指出数字异构信息的分布特征,即分析和描述民俗异构数据在不同历史、不同社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分散存放,但彼此又能互相沟通的空间单元或客观因素。它能保证数字异构信息集成系统不影响各具体异构单元的主观认知和自身运行,使原具体微观数据源在进入集成系统之后,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文化模式运行,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它还要具备包容差异的特征,能体现一国多民族民俗信息的异构性和统一性两者,这种数字民俗搜集信息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扩展前景。 第三,异构的难题。首先是技术与文化异构的难题。技术信息异构与文化内涵异构是当代任何学科的数字信息系统建设都要面对的问题,民俗学也不例外。具体如:一是不同数据库中相同的标识存在同名异义的问题;二是各类数据之间的隐含关系难以体现,如故事类型与民俗的关系。我们现在把故事类型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把讲述人和流传地信息也放在同一数据库中,意在体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说明我们有有效的表达手段;三是相同范畴的民俗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自然色彩和词语表达方式,这直接造成了理工科的所谓数据不可比,必须进行语义标准化处理,但在民俗学看来,必须要体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保证民俗信息对比分析的正确性。近年我们一直没有跟着“标准化”的标准走,而是坚持建设兼容、链接和桥接异构的数据搜集信息系统,保持各地区、各民族、各专题民俗数据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同时也在继续探索解决以往纸介民俗异构资料与民俗数据异构信息的内涵复杂性与多变性问题。 (三)数字时空信息是民俗信息系统的方法论核心 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是现代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结合的研究分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时空理念的改变,使用新技术带来的处理时空综合信息能力得到发展,它的时空信息观是大尺度的历史时间与实时传输的现实时间的超逻辑对接体,是国家政府行政空间与微观民俗空间对话。它更强调从多元地方社会的微观社会现实出发,补充国家政府行政空间运行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用于民俗学的时空信息处理,也能用于民间文艺学的时空信息处理。当然,没有一定的高科技手段,这些目标是达不到的。 与纸介民俗资料的时空信息观相比,数字民俗搜集理论在时空信息观上,借鉴现代民俗学、历史民俗学、比较民俗学的成果,在民俗学与数字信息学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专题,实现古今中外资料的异构和查询,增强民俗学研究提炼问题和处理资料的质量与速度;在空间信息观上,与地理学结合,在保持纸介空间信息合理性的基础上,产生四个新的空间信息含义:①公认共享遗产化地点;②综合生态空间;③多元价值化的地方社会空间;④可视化社会共同体的动态文化空间。 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有助于增强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活力。 本文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数字民俗学”课程讲义的一部分,本次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德明研究员之邀在刊物上发表。作者未对讲义内容做任何修饰,也保留了原有讲课的口语语体,以反映作者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广泛征求同仁的意见,一并借此机会向安德明致谢。 ①[芬]马尔蒂·尤诺纳霍:《民间文学的实地采集方法》,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编《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5页。此著未标明芬兰作者的原文姓名,故暂缺。 ②[苏]A.M.阿丝塔霍娃:《苏联人民创作引论》,连树声译,上海:东方书店,1954年。刘魁立:《谈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原作于1957年,《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原作于1990年,收入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7-183页。[苏]B.M.希捷里尼科夫和B.Ю.克鲁宾斯卡娅编著:《民间文学工作者必读》,马昌仪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苏]索柯洛娃等《苏联民间文艺学四十年》,刘锡诚、马昌仪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数字民俗学集理论_民俗论文
数字民俗学集理论_民俗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