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辅导_心理咨询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辅导_心理咨询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咨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咨询论文,素质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咨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许多高校已取得明显成效;有些高校仍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心理咨询成效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以及发展态势的把握程度。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际,就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心理咨询工作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谈几个个人的看法。

一、衡量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标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否有衡量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尚不一致。因为,心理素质水平,不像测量身体素质(如测量血压、体重、身高等)那样,有具体的、客观的指标。我们认为,事实上,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衡量标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它,进行综合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衡量标准。具体地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教育条件下,青年中、晚期这一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属于青年中期(17、18-21、22岁),有的稍大些,属于青年晚期。有人认为,青年期始于青春发育,止于心理成熟。大学生是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准成人。他们总的心理特征是正在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在思想、观念、行动上有较大的可塑性。当然,也有较为稳定的方面。在思维、自我意识、社会化等方面,其认识、情感、言行应该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才是心理素质稳定的表现。

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也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根据一项比较权威的统计,1986年至1996年,北京市16所高校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总退学人数的64.4%。大量资料表明,在其他地区,因心理问题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一个大学生,如果长期不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被排斥在友谊之外,那么,就应该考虑他的心理素质是否过于低下,心理是否不健康;心理素质高的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新生一般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但是,如果一年过去了,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与心理素质低就有较大的关系。

4.有没有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人格特征是有机统一的,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是一致的;如果一个大学生具有某些特征,一般就可以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怎样行动。如果他的行为表现有反常性,则说明他的人格不完整,他的心理素质是低下的,甚至可能造成精神疾病。这种行为表现互相矛盾的现象在一些高校的学生中是时常见到的。而心理素质高的学生都有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能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二、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综观大量的大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在当前的大学中,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卫生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

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不少在中学是学校的“尖子”,进入大学之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压力;此外,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个适应的问题。(2)学习目标迷失,动力不足,兴趣低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有专业思想上的问题。

2.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障碍。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交往更加复杂,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试图发展交往能力。而且,交往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因自信受挫而陷入苦闷、焦虑、烦恼、恐惧,产生心理障碍。

3.性与恋爱方面的心理障碍。青年中期,是恋爱的季节。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强,对他们来说,性与恋爱的问题不容易处理好,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性关系认识的偏常,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等等。

4.与自我意识有关的心理障碍。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容易把未来设计得很完美,与“理想自我”的实现有距离,多数大学生能较好地处理这一矛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会产生心理问题。有些大学生出现消沉、苦闷、抑郁、冷漠的心态,甚至出现自杀的企图。②自我价值是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学期间,大学生需要完成职业选择,形成理想、目标,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大学生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时,不能找到自己的坐标,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使自己陷入苦闷、绝望的境地。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可能发展为一些心理疾病。例如,神经症。该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在大学生中,发病率最高的主要是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个别的还会引发精神分裂症。身心疾病原因是心理上的,症状表现为生理的。在大学生中,常产生偏头疼、内分泌失调、溃汤病等一些身心疾病。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认识和适应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校园之外的原因,也有校园内部的原因,如环境的变化引起心理的不适应,知识质量观的误导,不健康校园文化的影响,等等。这些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大学生内部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的。大学阶段,是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有的学者对几个大城市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郑日昌,1996)。这些数据表明了一个趋势: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在增加。针对产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教育,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对特殊群体予以“心理关照”。大学生心理咨询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活动的来访者。大连市对14所高等学校的4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81%的学生呼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实际中,有一些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认为到心理咨询中心去是没有面子的事。必须设法改变这种观念。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在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对于大学阶段的一些关节点(如新生入学适应、毕业前的择业指导),更应多加关怀;对于优秀生,要多加心理指导,跟踪研究,特别培训等。

2.正确处理指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在心理咨询的早期,把来咨询的人叫做患者,现来访者这一中性的叫法则被大家所接受,因为,心理咨询的对象扩大了,科学性也在不断地提高。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来访者之间相互的信任关系。这是一切心理咨询工作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工作,要与来访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间的那种信任关系。有的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因此,这种信任关系是长期的。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没有一个指导者敢于宣称他的每一次咨询活动都是成功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指导者的能力外,还取决于来访者家庭以及生活中重要的人的支持,取决于来访者的能力与动机,特别是来访者的信任。当然,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朋友关系,应维持在客观的咨询(或治疗)关系的界限之内。如何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只要符合心理咨询活动规律,都可以尝试,并在尝试中不断完善。这里必须强调保密原则。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必须保密;记录、录音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只有在专业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与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访者的案例。如需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辩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为来访者保密,这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准则。

3.正确处理大学生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的关系。要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必须首先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诊断。心理测量是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不少已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高等学校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原因之一就是停留在一般的交谈,很少借助于心理测量的手段,或者不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手段。心理测量,除用些仪器之外(有些仪器兼有治疗的作用,如生物反馈仪),主要是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所用量表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有人连起码的心理学常识都没有,为了赚钱或其他不恰当的目的,拿几个别人的量表,东拼西凑,很难让人放心;有人故弄玄虚,照搬照套外国的东西,也很难有什么效果。有了适当的量表,要进行心理测量,还要接受专业训练,具备专业资格。中国心理学会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制定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对进行心理测量的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当然,心理测量只是一个手段,只能为心理咨询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要提高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必须有法律上的保证。因此,在我国进行心理咨询不仅讲究科学更要有立法的必要,保证心理咨询的良好声誉。

标签:;  ;  ;  ;  ;  ;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辅导_心理咨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