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爆炸所致肢体贯通伤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例爆炸所致肢体贯通伤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从而保证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爆炸所致前臂贯通伤6例,爆炸所致双下肢贯通伤4例,1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爆炸所致肢体贯通伤的患者,通过急诊清创、创面负压吸引和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创面,可以缩短病程,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肢的外观、感觉及功能,而精心护理是提高此次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爆炸伤;贯通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17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91-01
爆炸伤指由于爆炸形成的人体损伤,其产生的冲击波可将爆炸物碎片向四周扩散,高速的碎片穿透力极强,极易产生贯通伤。我科2011年至2014年共收治10例爆炸所致肢体贯通伤的患者,取得良好护理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0-60,平均年龄30岁;上肢6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3例,双侧1例。下肢4例,均为双下肢贯穿伤。受伤局部可见明显组织缺损,渗血多,大量坏死组织,部分肌腱外露,创周肿胀明显。
2.方法
在循环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行手术治疗。在全身麻醉下,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创面血管、神经及肌腱进行探查,随后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术,将所取皮瓣血管与受区血管间断缝合,血管吻合后检查血管充盈良好,皮瓣颜色正常。术后常规用抗生素3-10天。
二 护 理
1 术前护理
1.1术前宣教 此类患者多为急性创伤,表现为极度恐惧与紧张。护士用大量的时间深入病房,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信心和疑问,向患者讲解治疗过程及护理目的与意义。解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指导并协助患者训练床上解大小便,纠正其生活习惯,使其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1.2病室准备 为避免感染,为皮瓣成活创造条件,对病室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84消毒液拖地,擦洗病室。控制室内温度,使温度在25℃-28℃,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安排病人在单人房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皮瓣血运,保持室内清洁,严禁病室吸烟.因为尼古丁的刺激会引起动脉危象。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利于静脉回流
2.2皮瓣及负压护理
2.2.1皮肤色泽 皮瓣成活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严密观察皮瓣血运。血运障碍常发生在第一个24小时内及术后3-5日内。若皮瓣颜色青紫,水泡形成,皮瓣创缘渗出较多,则静脉回流受阻或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受阻时,皮瓣无张力,无弹性。肤色由红润变淡或苍白皮肤颜色。因人体各部位肤色不一样,观察时注意既要与供、受皮区周围肤色相比。
2.2.2皮肤温度 在室温25℃-28℃时,正常皮温为34-35℃。游离皮瓣在术后2-3小时,皮温回升到与邻近部位或健侧相应部位相等,或略高1-2℃。若游离皮瓣比邻近正常皮温低1-2℃,或复温又下降2-3℃,提示可能即将发生血循障碍,必须严格密切观察。立即保温护理,皮瓣局部给与红外线持续照射7-10天,烤距为30-4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无菌巾遮盖皮瓣,使之保暖,但要注意烤灯距皮瓣不要太近以免烫伤,夏季间歇照射。
2.2.3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对于特定患者,特定创面,采用最佳调整流速来提高清除坏死组织碎片和渗出物的能力,促进创面尽快愈合。一般直接选用一次性透明引流瓶,容易观察其颜色,引流量。更换引流瓶时,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敷料内。应先钳夹引流管,关闭负压,然后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接好引流瓶防止漏气。调整负压设置好所需压力再打开调节夹。使用过的负压瓶以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盖好,丢弃医疗垃圾。.
2.2.4灌洗的滴速,及时处理灌洗液外渗 早期灌洗创面,要求速度较快,24小时后匀速冲洗。但凡出现灌洗液外渗于敷料,立即停止灌洗,迅速调整负压压力,快速吸出冲洗液,以免影响手术创面。
2.3 引流管护理
正确连接负压装置,妥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通畅。一般引流管长度要求以90-120为宜,过短,沉积在引流管内液体容易倒流而污染创面。过长,以增大引流死腔,影响引流效果。正常24小时引流出血性液200-300ml,生命体征平稳。假如超过300 ml,或发现有更多大量鲜血吸出,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并通知主管医生及时处理。
2.4疼痛护理
由于本组患者创伤重,疼痛及创伤应急会导致精神紧张,恐惧和烦躁不安,因此尽量满足和准确的把握患者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增加患者安全感,最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应认真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深呼吸等各种理疗方法,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神经肌肉兴奋性,从而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物或应用止痛泵持续镇痛。
2.5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都是由于突遭意外致伤而从健康人变为患者,而且大部分为年轻人,往往难以接受现实,产生绝望情绪。加上病程较长,恢复较慢,体位难受,功能受限已产生急躁情绪,不予配合。因此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护士应主动亲近患者,耐心细致地处理患者要求,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争取最大的配合治疗能力,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病房进行清洁和舒适度调整,做好病房摆设,音乐以此来调整患者心情。另外建立心理健康卡,随时观察患者的心情,严格交接班,对出现烦躁心理的频发状况,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进行谈心,保证患者信心的恢复,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 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手术后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无一例患者发生坏死,并且功能良好,取得满意的疗效。
讨论 皮瓣移植术修复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成功与否及后期手功能恢复程度,除合理手术设计及高超医疗技术外,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包括临床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综合因素孕育的结果。面对此类患者,笔者认为:要针对护理患者个体,制定详细、合理的全程护理安排十分必要;同时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结合系统的康复计划,强调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必将在最大程度上恢复伤指的灵活与协调作用。此外,术后严密观察血管危象而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平稳的渡过围手术期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17~519.
[2] 胡大海 周琴 烧伤临床护理实践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3:185-188
[3]葛绳德,夏照帆.临床烧伤外科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7-30.2003,38(11):874-875
[4] 张媛.断肢再植12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3,8:881-882
[5] 候颖.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8:33 第26卷第8期
第一作者:屈艳艳,女,本科,护师。
通讯作者:周琴:女,硕士,主管护师,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伤口治疗,护理管理。
论文作者:屈艳艳,周琴,石雪芹,袁瑞,陈媛,周多,王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患者论文; 创面论文; 病室论文; 负压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血管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