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比较法”理论浅析_社戏论文

“接触比较法”理论浅析_社戏论文

“联系比较法”说略及例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联系旧课文有关知识以助理解新课文,进而掌握某些规律性知识。比方讲读《社戏》中描写行船中的夜色,其中写了:(1)两岸豆麦和河底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2)挟带着清香和水气的扑面吹来的风;(3)朦胧的月色以及淡黑的向船尾跑去的起伏的连山;(4)依稀可见的“赵庄”以及料想是戏台的几点火光(其实是一丛松柏林和渔火);(5)似乎听到的歌吹——“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这段景色描写,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精彩文字,为了让学生较深切地领略其妙处,我先要学生回忆朱自清《春》中“春风图”那一段,看看有哪些地方跟《社戏》这段描写相同或相近。由于《春》也是要求背诵的,同学们记忆犹新,很快就指出,《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跟《社戏》的(2)(1),都写了扑面的风和空气里的香味与气息;“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跟《社戏》中的(5),都写了笛子等“乐声”,并用这乐声来烘托、渲染别的景物——《春》中为“轻风”,《社戏》中为“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前者烘托轻风的欢快和勃发生机,后者渲染夜色的神秘的魅力。另外,两者都或多或少写了眼睛所看到的景色,即《春》中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和《社戏》中的(3)(4)。由于讲读《春》时已指引同学们了解“春风图”那段文字是运用了分别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多角度描写景色的手法,因此,在找出它和《社戏》这段文字这么多的相同相近处之后,自然容易推知《社戏》这段也同样运用了这种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并获得了同样“如临其境”的亲切动人的效果。接下去,再要求同学们比较两者不同之处,由于许多“同”处已先找出,剩下的“异”便很显眼了——例如尽管同是写香味、气息,以及笛子等乐声,但《春》是初春特有的新翻泥土和新生嫩草的气息,是百花初放的香味,它们混和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而《社戏》却是接近暮春的豆麦和河中水草的清香,它们蕴含在夜间的水气里;《春》中的乐声是欢快和洋溢生机的,《社戏》中的乐声却是令人神往、充满神秘魅力的……这些不同,来自所描写的景物的不同特点,而由此又可概括出两段文字描写手法上的另一共同点,即都善于捕捉景色的特点,并把它突现出来,收到逼真、简练、给人深刻印象的效果。经过这番联系兼及比较,学生顺利地领会了《社戏》这段描写的手法特点及其表达效果,也巩固了《春》的学习成效,更深化了“抓住景物特点,从多种感官的感觉去多角度描写”这一带规律性的描写手法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发展。

2.联系熟识的事象,以助理解新接触的知识。例如:

(1)学习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时,联系现代口语中相同的现象,不仅可帮助理解,而且可增进兴趣。比方“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为帮助理解和掌握名作动的词义和用法,不妨联系“身边语文”进行比较:当与同学去到河边,别人邀请你游泳时,你说:“对不起,我不会水。”这里的“水”同样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泅水”(游泳)。同理,“洞”的意思就是“打洞”。再比方,教学文言虚词“之”时,指出是第三人称代词,可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中的“之”却成了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学生茫然之际,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点拨:(母训儿)“人家有什么,你也要什么!”这里“人家”是第三人称代词;(同桌甲占了三分之二座位,乙说)“坐过去一点,人家不好写了。”这里“人家”却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了。上面说的“之”变成第一人称代词,也类似这一现象。学生经此一点,“豁然开朗”,难点随之化易了。

(2)学习一些反映古代习俗的词语时,如有流传至今又为学生见过的相同或相近的做法,即可联系说明,学生立刻理解,而且记忆甚牢。比方,“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将以衅钟”(《齐桓晋文之事》)里的“酹”、“衅”这些古代祭奠仪式,就可告诉学生如今扫墓祭祖临结束时,把上供的三杯酒一一洒在地上就是“酹”;乡间建土楼落成大梁时,杀只大公鸡把血涂在梁上也是一种“衅”。不过“衅钟”是把牛或羊的血涂在新铸成的钟上罢了。因是联系熟识的事象解说,印象自然就深刻持久了。

(3)领会某些不易言传的艺术效果时,可联系熟知的类似情境来解说。如讲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里“行不足”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时,联系学生最近从电视里看到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那个小男孩喝完了一碗芝麻糊之后,还在碗底碗沿舔个不停,那情味就与“行不足”诗句颇为相似。当然,广告较俗,白诗高雅,但其技法和所追求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却是相同的。广告由于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由此切入,进而探取白诗的骊珠,自然容易多了。

(4)跨学科联系。学科间互相参证启发,能增添学习兴趣,有益各科共同发展。例如学习文言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不妨引入英语的类似句式,像“吾书之以钢笔”,英语作“I write with a pen”,介词结构“以钢笔”、“with apen”都置于动词之后,译成现代汉语都要把这个介词结构移至动词之前,作“我用钢笔书写”才像话。再如议论文的演绎论证法(表达方式有“引证法”、“分析论证法”等),与几何中解证明题所用的方法,逻辑上是一致的,议论文中的论证能做到几何证明题中那么充分有力,逻辑严密,就说理上讲,可称上乘之作了。

最后再简略说说以比较为主的联系。例如文言中的一词多义和众多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的辨析,就必须指导学生多作比较,才不致互相混淆,影响词义的正确掌握。这种比较大致有“同中辨异”、“异中辨同”、“同异兼辨”三类。同中辨异的,如《石壕吏》中“死者长已矣”的“已”是从“停止”引申出来的“完结”之意。为使学生掌握它的其他常用义,就不妨指引学生去比较《奕喻》中的四个“已”:“客已得先手”(已经),“默坐而已”(与“而”合起来表“罢了”),“无有已时”(停止),“曾观奕者不若已”(同“矣”)。

异中辨同的,如《曹刿论战》中的“公与之乘”的“乘”是动词,(念chéng),乘车的意思。乘什么车呢?这就要追溯到作名词的“乘”(念shèng),指四匹马拉的战车,鲁庄公与曹刿同乘的就是这种战车。由此出发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其他文言课文中还出现过哪些不同的车。比方,《触龙说赵太后》中“恃辇而行”的“辇”(国君乘坐的用人拉的车),《公输》中“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的“轩”与“舆”(轩:有屏蔽的车;舆:一般的车)等等。经过这番比较,上述各词决不会混淆了。

同异兼辨的,如《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乃“驻军”之意;“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中的“军”,却原是古代军事编制单位,有1.25万人,后泛指一国的军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的“军”指“军营”。以上是先辨同中之异。再趁此,就表“驻军”一义的词作比较,如“时先主屯新野”(《隆中对》)的“屯”,“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的“次”,“瑜请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赤壁之战》)的“住”等词,都是“驻军”义。这是辨异中之同。经过如此反复比较辨析,学生对文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就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了。

标签:;  

“接触比较法”理论浅析_社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