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园林绿化;乔木;栽植技术;养护管理;成活率;
1 选择树种时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1.1 气候
园林绿化施工中,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尤其是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在我国,大部分属于温带地区,推荐选择优良落叶树种,其中乔木类可选择榉树、朴树、水杉、悬铃木、垂柳、白玉兰、桢南、含笑等,灌木类可选择海桐、木槿、八角金盘、南天竹、园艺八仙等。常绿树种中,乔木类可选择天竺桂、香樟、桂花、广玉兰、猴樟等,灌木类则选择石楠、女贞、西洋杜鹃、红花檵木、大花栀子、月季等。
1.2 土壤
选择园林绿化的树种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土壤环境。以酸碱性为例,喜酸性的树种有杜鹃、金叶女贞、玉兰、苏铁、栀子等,要求土壤的pH值在5.5—6.6之间,且铁铝含量较高。喜碱性的树种有黄杨、紫薇、槐树、海桐、夹竹桃等,要求土壤的p H值在7.5—8.5之间,且钙质含量较高。此外,黑松、白蜡、无花果、胡杨、石榴等树种,其抗盐碱能力强,适合盐土或重碳土。
1.3 光照
树木花草的生长离不开光照,应根据光照需求强度,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原生于森林边缘或空旷地带的树种,大多是喜光性树种,例如落叶树种中的桃、梅、杏、杨树、刺槐等;针叶状树种中的马尾松、五针松、花柏,常绿阔叶树种中的海枣、银杏、榆树、桂花、丁香等。而耐阴性树种,可和喜光性树种套种在一起,能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2 园林绿化工程中乔木的栽植技术
2.1 选苗
乔木选苗时,既要结合设计要求,也要综合考虑苗木属性、栽植条件等。例如,为了保证景观效果,缩短苗木的缓苗期,选苗时一般会选择移栽苗。因为移栽苗的须根发达,栽植后成活率高、缓苗期短。选苗时,其一应观察乔木苗的外形美观度,看树冠是否完整,树杈是否均匀分布,树干树枝不能出现损伤。其二对移栽苗断根处理,第一次断根后进行固定,防止风吹拔起。为了保证养分平衡代谢,还应该适当修剪枝条和叶片,留下的冠幅和根系外围一致。其三,必要时可选择部分植株试种,如果植株的长势良好,即可大范围移栽。
2.2 起苗
乔木起苗的技术要点如下:第一,对于裸根苗,合理设计挖掘土体的大小,一般以苗木的胸径为准,控制在胸径的8~10倍。然后选择起苗工具,保证挖出的根系切口顺滑。起苗时,按照垂直方向挖掘,遵循由外到内的顺序,先挖断侧根,后切断主根。起苗完成后,应尽快移栽,否则要对根系浇水。第二,对于带土球乔木苗,挖掘时按照胸径的10倍进行控制。挖掘出的土球,表面应光滑,包扎好防止漏土,避免伤害枝干。
2.3 运输
乔木运输过程中,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和时间,圈层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树冠、根系的完整性。第一,乔木苗要轻装轻卸,对苗木进行检验,确保参数和设计要求一致。装车时,乔苗木的根部放在前方,树梢放在后方,防止受到重压。第二,装车后,及时捆绑固定,如果运输距离较远,应对枝干、根系进行洒水湿润。第三,带土球乔木苗的运输,可采用立装或斜装,其中立装高度在1.5m以内,斜装高度在2m以内。第四,乔木苗的土球直径小于40cm,堆放时要小于3层;直径大于40cm,堆放时要小于2层,同时预留出间隔距离,避免发生剧烈摇晃。
2.4 栽植
乔木苗的栽植,首先挖掘树穴,保证深度、大小合适,还要整平树穴底部,清理杂质杂物。其次在栽植前,了解乔木的栽植难度,确定栽植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常绿树种的成活率低,对栽植时间的要求高,一般在栽植前1—2天,就要对树穴灌水渗透,从而提高栽植后的成活率。修剪后的乔木苗,要求剪口平整,放置树穴后调整树苗形态,保证位置准确。最后,栽植完成后,及时固定树干,可使用木条进行支撑,并在支撑部位垫上衬垫,防止损伤树皮。
3 园林绿化工程中乔木的养护管理
3.1 修剪
在冬季休眠期,应对乔木进行修剪,培养树木的骨架,及时清除冗枝、病虫枝、藤蔓,以及下垂后影响人们观看和活动的枝条。生长期内,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树形,保持树干自然优美。修剪操作时,切口尽量靠近枝节,剪口呈现45°倾角,并且涂抹防腐剂;如果枝条比较粗壮,应该分段截枝,防止大面积扯裂。此外,冬季还应该设置防风障,可在枝干上涂抹防冻涂料,或使用草绳包扎;容易受冻的乔木,实施根际培土,及时清除枝叶上的积雪。
3.2 浇水
综合分析环境、土壤、乔木的生长特征,适时适量浇水,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栽植成活的乔木,以雨水浇灌为主,如果连续1个月出现旱情,则人工取水浇灌。在夏季,浇水宜选择早上和晚上;在冬季,浇水宜选择在中午;浇水时,保证一次浇透,避免断续多次浇水。
3.3 除草
乔木在生长期间,应该及时去除野草,尤其是危害乔木生长的藤蔓。除草时,松土避免过深或过浅,过深可能伤害乔木的根系,过浅不能达到除草目标。在乔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一定要保证疏松性,将松土范围控制在树冠覆盖面的2/3,深度控制在20cm左右。此外,除草时间要选择在晴朗天气,不能在土壤潮湿时除草,否则会影响除草效果。
3.4 病虫害防治
针对乔木病虫害,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发现病虫害现象,要及时下药,保证喷洒均匀。经常使用的农药,有百菌清、甲胺磷、乐果、多菌灵等,一般按照1:800~1:1000的比例进行稀释使用。此外,如果发现钻心虫,应该先钻洞、后治虫,对于严重虫害,使用农药时按照1:2的比例稀释。
4 提高乔木栽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4.1 做好准备工作
乔木栽植前,首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具体分析如下:一是考察地质环境条件。工作人员应该全面了解乔木的生长环境,控制好栽植时间和生长时间,提高园林绿化效率。考察期间,重点是土壤的成分和排水情况,如果此处土壤不适合栽植乔木,就要更换地点或改良土壤。二是制定栽植管理方案。乔木的栽植环节比较复杂,只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才能明确栽植、浇灌、养护、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实现全程化监督管理的目标。这其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是一个关键,应该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性能检测,确保满足乔木的栽植需求。三是提高人员专业水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乔木的栽植效果,一方面应该变革人才聘任模式,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4.2 选择栽植时节
合理选择乔木的栽植时节,才能提高成活率。考虑到不同的乔木树种,其生长环境条件、养护管理需求也不同,必须结合生长习性,才能准确选择栽植时节。举例来说,6个枝干以下的阔叶类乔木,可在春季栽植;6个枝干以上的阔叶类乔木,则要在春季到来前挖出幼苗,此时土壤尚未完全解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气候、土壤、光照等要素。文中从选苗、起苗、运输、栽植四个方面,介绍了乔木的栽植技术;从修剪、浇水、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介绍了养护管理要点;并指出提高成活率的相关措施,为实际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剑.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及其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9(6):178~179.
[2]安纯阳.乔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3928.
论文作者:黄荣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乔木论文; 树种论文; 土壤论文; 成活率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根系论文; 生长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