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打造“春泥”活动平台 丰富未成年人课余文化生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方位论文,文化生活论文,课余论文,未成年人论文,春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春泥计划”取意于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此为重要载体,以农村行政村(含撤村建居的社区)为单位,依托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文化娱乐和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为丰富未成年人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深化“春泥计划”工作,浙江省永嘉县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与领域,多项并举,多方位打造“春泥”活动平台,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整合学校资源,扎实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永嘉县率全省之先,于2010年秋季开始,有效整合学校场所和师资等资源,打造了4个“春泥计划”实践基地,并将其提升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全市开了好局。
永嘉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山区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十分匮乏。永嘉县因地制宜,精心选择枫林镇福和希望小学等四所小学作为“春泥”基地,开展“才艺扶贫工程”。为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永嘉县将其提升为“乡村学校少年宫”,设立了阅览、周末影院等多个活动室。同时坚持公益性原则,对当地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设了美术、剪纸、舞蹈等课程,在周末集中授课,免费招收当地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优先录取)。并免费提供学习用品,并对成绩优异的学员和辅导员予以奖励。这些举措,丰富了山区孩子们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自我的平台,山里娃都拿到过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拓展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阵地
永嘉县进一步拓展思路,通过融合行政村(社区)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校外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打造特色实践基地。
各“春泥计划”实施村(社区)充分利用村委会办公楼、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创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如埭头村“春泥书屋”、城北社区“红领巾俱乐部”等。此外永嘉县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各类纪念馆、古村落等,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十三军军部旧部,今年上半年接待未成年人就达5000人次。该县充分利用这些场地,拓展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场所,形成地方特色。该县大若岩镇埭头村的“楠风营地”,不仅是温州市首个少年儿童体验教育基地,更是“春泥计划”重要的实践基地。该基地通过四种体验,即触摸耕读文化;体验农事乐趣;感受互助友爱;强化环保意识四种方式,寓教于生活,创新了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进一步打造了全新的“春泥书屋”“春泥农庄”等场所,为外来和本地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校外体验活动和良好的课外活动场所。
三、依托流动平台,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主题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改善山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永嘉县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依托各类流动阵地育人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于2007年启动的“流动少年宫”是由永嘉县文明办和县少年宫联合举办,每年至少举办4场,至今,参与的未成年人数达15000多人次。主要以山区的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让全县各地未成年人尽可能多的享受到集文明礼仪、科技实践等于一体的文化大餐。通过航模、绘画、拔河等系列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才艺才能,更能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春泥计划”的别样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山区未成年人课余文化生活。
成立于2008年的义务宣讲团,是永嘉县“春泥计划”活动的另一块流动阵地。该宣讲团是由县文明办牵头成立,由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组成,重点在学校义务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讲座、展板等多种形式,宣传环保、美德等方面的内容。今年,该宣讲团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先后开展了“春泥计划”关爱民工子女、山区儿童的系列暑假辅导活动,为全县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
永嘉通过多方位打造“春泥”活动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着力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现状,尽可能地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得更加广泛深入,把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化作护花的春泥,培育今天的花朵,明天的希望!
标签:春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