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伟波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伟波

浙江仁龙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1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它的使用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符合自身的技术管理策略。为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①基坑深度越来越大,当前地上深度已经得到大幅度的开发,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建筑开发的重点部分,某些大城市寸土寸金已经将地下室建设到了二三层,不仅有利于为人们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还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土地资源;②建筑工程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随着建筑用地稀缺与人口数量骤增二者间矛盾的激化,开放商逐步将目光放在了那些地形繁琐复杂的区域,这就使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施工过程更加复杂,有时施工还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对周围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③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因此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支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问题,一旦出现支护失效问题不仅会造成纠纷,还会降低施工效率并增加资金成本的损耗,更会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2当前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不合理及实际指导作用低

深基坑支护工作影响着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其支护方法的选择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深基坑施工的实际要求,施工地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等。要想保证深基坑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就要保证设计人员根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设计深基坑,并选择正确的支护方法,为实际施工做充分的指导。但实际上,设计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其在施工中的指导作用较低。设计人员对土样的采集与分析工作不到位,导致对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全面,进而降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2 缺乏整体性

不同的区域在地质方面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地质的变化,土层中的含水量与摩擦角等物理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形中增加了实际计算的压力。设计的过程中,不能选用准确的参数,造成设计结果的错误,施工工艺与支护结构也会随着物理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但是,部分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进而影响到施工进度。

2.3勘察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实际的运用中,如果水泥的搅拌不均匀,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在图纸的设计中,往往与实际的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私下偷工减料,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基坑开挖的时候,使用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处理,没有进行适当的调整,导致实际的工程土体无法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3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3.1施工设计方面要点

首先,工程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地进行实地的调研考察,收取合适的土样及相关的数据情报,为深基坑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地依据。其次,对得到的土样及各种数据情报进行严格、细致、科学的分析,确定施工地的土质情况,估测当地地下水水位等,综合考量对深基坑质量造成影响因素。最后,依据相应的分析结果与建筑工程的要求科学设计深基坑的结构及其支护结构。同时慎重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保证支护施工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2做好降水措施

基坑工程最大的风险就是坍塌和淹没,而地下水则是风险的罪魁祸首,事实证明,大多数的基坑事故均与地下水有关。除此之外,还与坑土质有关,若基坑处于砂土或粉土中,又存在大量地下水,则容易发生流沙现象,引起事故,造成事故人员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控制地下水可通过降水、截水或回灌等方式,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采取合适的方法,来保证基坑的安全。

3.3详细分析深基坑结构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深基坑结构,以此来优化施工方安。即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了解,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庆用能够与深基坑结构的支护需求相匹配,并达到理想的效果,为后续施工操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4防止出现极限状态,做好检测工作

当挡土发生局部变形时,周边建筑物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基坑的深度较深时通常采取单或多支点的措施进行基坑支护,对于地下水的检测要有固定周期,并且安排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以此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此外,还应该始终以增强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始终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来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多鼓励开展组织一些关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面的多元化知识竞赛活动。基坑坍塌前一般会有预兆,表现为监测数据的急剧变化,因此必须要及时的进行监测,监测的项目应该全面,以防漏项。地表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围护桩顶垂直位移、建筑物沉降、建筑物倾斜,围护桩水平位移等是监测的重点项目,土体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地表和建筑物裂缝等项目也需要监测。进行系统的监测后,必须对数据及时分析,若发现工程隐患,尽快修改施工方案,情况严重时,及时撤离施工人员,防范事故于未然。

3.5考虑到占地面积、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对于那些大型或者是高层建筑施工,所采用的支护技术,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的。在开挖的时候,地质情况会随时发生变化,随着地质的变化,土层中的含水量与其它的物理参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增加实际计算的压力。所以,在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要对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和边缘距离等进行深入的测量与分析,然后按照实施数据,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注重编制的质量、严格审核的程序,而且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施工过程。

3.6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顾名思义就是地下浇筑的一道道封闭的墙,要浇筑成钢筋混凝土墙,需先进行开挖槽孔,通常用专门的机械按设计宽度和高度进行开挖,为了防止塌孔,工程中使用泥浆进行保护,开挖完成后,将预先制作的钢筋笼放置在设计位置,浇筑混凝土,分段浇筑后,形成一道地下毗连的墙体,作为基坑施工中的有效支护结构,即可挡土又可防渗。由于槽孔较深,在浇筑时要采取措施以防混凝土出现离析等质量通病。此种方法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墙体刚度也大,使用地连墙作为深基坑支护结构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微乎其微,应用身为广泛,但造价也相对较高。

3.7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主要的受力构件是土层锚杆,锚杆一般选用钢绞线或精轧螺纹钢筋,先打入锚杆,再采用压力注浆。锚杆上施加预应力,锚杆通过腰梁及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将压力施加在墙面土体上,锚固在墙后的被动土体中,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土体形成一体,可适用于 12m 以上的深基坑。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工程中重点内容之一,其支护技术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一项重点内容。施工人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把握程度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就当前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要点。基于此,以上内容就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危爱元,张文青.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88.

[2]刘晓兵.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134-135.

论文作者:阮伟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_阮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