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陈志伟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陈志伟

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风险,对于风险的准确预测和分析是工程顺利建设并完工的基本保障。给排水工程的风险分析涉及到了风险识别、估算、评价以及管理等体系内容,所以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属于繁琐且复杂的工作。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效益,本文详细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管理要点

0.引言

给排水工程的建设特征在于工程规模大、投入资金多、建设周期长以及影响因素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社会风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风险影响,例如城市内涝、管道破裂以及地质灾害等,这一些都会导致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下降。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工程施工效益,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具备显著现实意义。

1.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在市政工程当中,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工程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城市建设效益的关键。给排水工程属于市政工程的重点工程,假设工程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积水、管道位置偏差、回填土塌陷以及闭水试验不过关等工程质量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对此,下面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方面最为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1施工部门技术不过关

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进度不断加快,我国市政部门在给排水工程方面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同时因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方面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也在随之提高,许多分包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转变成为总包的经营模式,这一种环境、工作方式的不断转变对技术方面的限制也比较突出,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控制效果也在不断降低,各类工程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施工技术本身就比较差,为工程埋下许多质量隐患。

1.2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性不足

市政工程当中给排水工程属于特殊性较多的工程项目,其中主管部门一般是政府或行政部门,这一特征也很容易对熬制部门在施工中存在过度依赖自身权力,从而忽略给排水工程中所存在的基本办事流程。与此同时,因为机制与方法方面的缺陷,政府或行政部门作为组织决策与策划者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实现全程化的监督与管理,导致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达到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2.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2.1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技术管理。一方面是图纸的制作与会审管理,给排水工程当中图纸工作属于施工前的基础、重点工作,其会涉及到管线、设备、仪表等因素,在图纸制作与会审过程中应当保障多因素支架不会相互影响,保持有压让无压的原则,保障排水管线可以有充足的坡度。第二方面是做好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承包部门需要及时组织各个施工部门的有关人员勘察施工现场,并按照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文件与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的组织设计工作。第三方面是根据规定的编制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明确检验的方式与程序,在检验记录、报告等方面做好存档管理,保障施工效益。

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属于给排水工程的重点管理环节,其会涉及到材料的检验、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首先,需要做好材料检验的技术管理工作。材料的检验一般需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规格、型号以及材料,在实践操作当中采用符合规定的质量材料,不能应用假冒伪劣的施工材料。充分掌握设计文件与施工管理规范,合理选择材料的样品,并对尺寸、强度以及密封性等进行检验。其次,现场管理的技术要点。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最为重点的任务便是做好统一性组织协调工作,提升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对此,现场的管理技术要点主要涉及到落实施工内容,掌握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施工区域的工作任务,并对施工中的水、电等实行统一性管理与调督,根据突发事件,如雨季的施工采用统一性的预防措施。最后,在施工质量方面做好控制措施,为了全面性保障排水工程质量,施工部门积极配合主观部门,并构建整体性的质量控制保障体系,施工部门需要根据质量体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例如编制质量手册并规划质量控制方针与技术目标,并保障体系本身更具指令性、协调性以及系统性,在施工实践当中,做好材料的现场抽插,按照施工情况明确质量控制与检验点,在施工中对隐匿性工程及时进行质量验收,如在给排水管网铺设完成后及时开展闭水试验,在建立监督下才可以回填土施工。

在竣工阶段,施工部门在施工完成之后及时由主管部门验收并根据整个给排水工程实行检验与验收,根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处理。在竣工阶段中,管线的试验期间应当有专门的试验人员,及时对盲板等进行拆除和安装。在排数管道的冲洗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排水的井壁与井底的水流冲击问题,对于风险较高的节段应当采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措施。在循环水系统与供水系统验收中,务必保障不同系统中水泵的运行效益,促使两项工作可以完成。针对金属管道的竣工验收主要是在于密封性与强度方面的质量检验,针对无法实行强度或密封性检验的管道可以对焊缝实行探伤检验,保障焊接口的质量。根据循环水的管径具体大小,落实人工方式确保管道施工效益,但是务必杜绝担任进入管道的现象。在设计内容完成、技术资料达标以及施工成果满足质量体系后,应当及时采用机械设备完成交接手续。

2.2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而言,也需要从不同施工阶段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主要是由政府或行政部门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部门的安全理事机构实行监督检查,保障其可以正常的落实安全施工人无,落实施工之前的教育与施工过程中的多项安全措施。政府或行政部门需要及时构建安全上报体系,根据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保障安全处理实效性。

在施工阶段中的管理而言,主要是借助指导书的方式完成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指导书需要通过相应的审批管理,在施工之前由施工部门做好指导书的交付与审批,由政府派遣专业人员对指导书进行审批,保障其可以满足施工实际需求。施工阶段需要借助指导书进行施工,例如在管线较多时,可以根据指导书的要求预防管线之间距离不足而导致的管线干扰现象。再例如,管道填埋的稳定性普遍是由管道的性质与土壤变形模量决定,所以可以借助指导书要求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在验收管理方面,需要施工部门验收时由政府或行政部门对验收检验的方案、具体要求等进行落实并监督,保障施工部门的验收工作可以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根据施工部门的验收竣工工作而言,需要采取专业性的分析方式,明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做好重复性的检验,预防问题施工与问题验收的发生。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当中,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属于繁琐工作类型,会直接决定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性,这也是推动城市长远发展的关键。就当前而言,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质量要求、管理全面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显得更加苛刻,这就需要施工部门在理念、技术以及方法等多个方面不断的创新完善,在满足质量控制标准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从而提高给排水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铁磐.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给水排水,2016,42(4):82-86.

[2]张娅.智能茶楼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福建茶叶,2018,14(4):12-13.

[3]张明媚.关于新时期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中的应用,2012年10月9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23(20):233-234.

作者简介:陈志伟(1983_),男,中级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市政排水监理。

论文作者:陈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陈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